分卷閲讀94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要別人信了就行,大秦霸業已經初現雛形,等拿下齊國之後,只剩下一個趙國,那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他這麼想,趙王也是這麼想的。
在消息傳過去之後,原本剛將銘文廣告天下的趙王頓時氣了個半死。
他心裏不服氣啊,憑什麼秦國事事壓他一頭?他本來還覺得順順利利祭祀完畢已經是上天眷顧,畢竟他這是假冒偽劣的山河鼎。
結果沒想到隔壁出現異象了,而且在短短几天之內,一傳十十傳百。
當然,很多秦國普通百姓和趙國的普通百姓還是不知道的,可這不是早晚的事情嗎?
趙國丞相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哆哆嗦嗦的來見他了,憋了半晌才説道:“王上,秦王……莫非真是天授?”趙王沒説話,他不想承認,但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在原地踱步半天之後,趙王一咬牙説道:“去將那人找來,問他此事是否為真,他又能不能幫我度過難關!”趙國丞相聽後有些遲疑:“王上,與此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趙國亦有傾覆之危,那與降秦又有何區別?”趙王冷冷説道:“區別很大!以秦王之小肚雞腸,就算我們降秦,你覺得他會給我們留活路?”趙國丞相頓了頓,想起當年他們派人追殺顏徵的事情,不由得嘆了口氣,誰能想到呢?
趙王見丞相不説話便又説道:“更何況寡人尚有一搏之力,怎能就此認輸?”趙國丞相只好説道:“臣這便去找那人。”趙王嘆了口氣説道:“先搞清楚山河鼎到底能不能出現此異象。”這一刻趙王很希望這個異象只是因為山河鼎受到祭祀就會產生,這樣他就能鬆口氣——當年周國持有了那麼多年山河鼎,若是每次祭祀都有這個異象,到最後不還是滅亡了嗎?
不過他自己心裏也很清楚,這樣的異象此前沒有任何記載,很可能就是沒有出現過,否則他連山河鼎上的銘文都能找到,又怎麼會連這個都找不到?
趙王的一系列反應都是在私下,表面上趙國依舊歌舞昇平。
是的,哪怕那些奴隸還沒有被剿滅,但只要沒有打到王城,在王城生活的人就不會有什麼改變。
實際上韓熠也沒指望着就憑着這一次異象把趙王嚇破膽。
這一次不過是在爭奪民心,順便給趙國從上到下施加壓力,這樣的施壓現在看不出什麼,等真的打起來,對士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過這就跟他沒關係了,因為他準備回到韓郡,接下來無論是齊國還是趙國的事情,他都不想再手。
找回山河鼎已經讓他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峯,再下去只怕秦國只知有晸悦君而不知有秦王了。
當然這樣的説法有點誇張,但他再立功,顏徵或許不頭痛,下面的人卻會十分頭痛——沒辦法再繼續給他什麼封賞,可是他這樣的功勞都不封賞的話,那麼其他人也不好意思要封賞啊。
顏徵也沒説什麼,他現在的想法就是韓熠想做什麼做什麼,怎麼高興怎麼來就好。
不過對於韓熠要回去的想法他還是勸到:“等到天涼一些再説吧,現在暑氣正濃,萬一趕路生病了怎麼辦?”韓熠卻説道:“熱着誰也熱不着我啊。”當初為了運輸海鮮搞出來的車現在這不派上用場了,只不過這次運的是他。
當然,他做的車肯定比運輸的車輛做工更細,也更舒服。
至於路上會耗費很多冰這種事情,韓熠並不擔心,他有錢啊,那麼多錢不花留着幹嘛?
顏徵眼見勸不回韓熠無奈只好同意。
韓熠這一路回去卻也沒有閒着,基本上到一個地方就讓人傳播祭祀出現異象這種事情。
要不然以這個年代人口動的速度來説,很可能許多地方過多少年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畢竟這時候好多人生在哪裏就老在哪裏,終生都可能不會走出那一片地方。
至於外人到那裏幾率也很小,這年頭能四處亂逛的基本上都是家境不錯的讀書人或者江湖人士,這兩種人一般都會往更繁華的城鎮扎堆,誰會跑小山村去啊。
韓熠就這麼一路走一路散播,等他到韓城的時候,基本上半個秦國都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並且議論紛紛了。
對於韓熠的歸來,韓巖總算是鬆了口氣。
韓熠不在韓城的時候,從上到下都覺彷彿沒有主心骨一樣。
偏偏韓熠經常東跑西跑,哪裏都去就是不回來,搞得韓巖亞歷山大,生怕有哪裏做的不夠好。
韓熠回來之後第一件事情不是過問政務,而是去看他的那一雙兒女。
這一對龍鳳胎今年已經三歲,等過生就是四歲,能跑會跳,雖然説話還不是很利索,卻也不是在説外星語了。
長時間的分別讓這兩個孩子對於韓熠已經變得非常陌生。
韓熠心中也有些愧疚,決定以後都不再涉險,如果去別的地方就儘量帶上這兩個孩子。
隨着孩子漸漸長大,家長的引導和教育變得尤其重要。
只是韓熠也是第一次當家長,育兒知識基本上等於零,饒是他的知識儲備超過這個時代許多人,但面對小孩子天馬行空的問題還是很頭痛。
遇到困難就跟顏徵商量基本上已經是他下意識的選擇了。
只不過等寫完之後他才想起來顏徵……也沒有孩子啊,跟他説有什麼用?更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