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狀態。
陪都無望了,侵略國現在拿刀背敲打、封鎖了平京。不過好賴是沒食言,平京裏並無戰爭。因此,單志寧替平京百姓與自己退而結網的忍辱負重,安了心。
可平京百姓漸空了的肚皮,又替腦袋清醒了過來,侵略國沒給他們放出刀刃,卻是實實在在地收了他們活命的口糧——平京百姓再不能自由買糧,每户的定量口糧,都要憑號排隊取。可熬着北風等來的口糧米麪,又是遇水不成麪糰、蒸煮又全不見了蹤影的混賬,本就不是給人吃的!
一個冬季,沒有戰亂的平京並沒能苟安,且無故餓死了一半的老人與小孩。
那麼滬城呢,屋裏晚起的女人在怪丈夫剁菜的聲響,吵醒了人;樓下的住户趕着太陽高而好,抱出大衣曬,被樓上住户亂扔下來的柿子皮貼髒了,當下,樓上樓下正極費力地擱着一層陽台,一個教做人、一個犟嘴呢,看着怪深情的;堂裏的娃娃互贈因過年而新得的特供糖果,你別看糖果小而不值錢,設若哪天孩子們突然打架了,這些糖果還是要要回去的;門前的老太太們從這家的兒媳新裁的旗袍叉開得過高,説到了那家的老太早上還吃了兩籠蒸餃,中午就吃了鼠藥,誰曉得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
孩童、老人、家長裏短、有傷風化……這些竟然都是太平年月才會有的。
又過了幾,九道江上漂進來幾具發源平京的屍體,可一江水不該向東的麼?滬城的百姓,因此設或關緊了門,設或站在九道江橋為同胞淚、誦經、哀默,設或請求王八蛋方市長,救一救比鄰。
陪都敗了,下一個就是平京,平京敗了,又是誰了?那滬城還在等什麼!
正月十五燈節,滬城的百姓要來慶安寺燃燈供佛。今年常坎坷,他們想向神明佛祖求的,比往年多得多。
慶安寺的寺門還沒開,方達曦已裹着大衣立在了寺外,預備藉着自己這個不那麼香噴噴的市長身份,安撫子民的心。
等方市長手裏頭香香頂燃起嫋霧的綢帶,領着百姓們往慶安寺進時,十九顆申幫義士的人頭,從慶安寺的琉璃頂上滾落下來,砸在了慶安寺的青磚地上。
仇恨無可醫,十九聲悶響令方達曦絕眥裂,倒地不起。
另一位義士宋戈,歪在偏殿的佛腳下,枕骨後着一把削過牛耳的刀。
申幫的這二十位義士,早在正月初九便就偷偷翻過了平京戒嚴崗。只是單志寧倒沒失言,他的確算得上方達曦的好對手。他做的防備,致使二十位滬城義士終究沒能如願殺成侵略軍的大將。
依滬城百姓的説法,是上元天官化作的名醫做了保佑,長年跟在方市長身後的那位俏石佛才能活得下來。只是俏石佛的腦子裏,以後都得鑲一把刀刃在裏頭了——醫生説了,沒法子的,刀取不出來,取出來,人立即死。
宋戈成了真正的俏石佛,剃禿的頭皮又青又白,上頭描的細長刀口已成了淺。設若他的身體是冊汗青,那麼這道淺,就可算作他自己的史書上的絕唱伏筆!
如今,宋戈還總鼻血,頭也總是頂要命的疼,他開始大煙、打嗎啡,手上要沾血的事,他做的也比以往更賣命。
猛虎落難前的山呼最響徹、洋火熄滅前的照亮最光輝。
大爺算不上個好人,卻是個善心英雄。宋戈也曉得自己為大爺做的,不如小爺做的那麼周整與遼闊。他能為大爺做的,就這麼窩起手心的一小捧。手裏的刀去了腦子裏,他怕哪天自己陡然連這一小捧都做不成了,以至如今他總怕自己沒時間了、他總要自己“趕緊!再趕緊!”阿西來了:“宋哥……”阿西給宋戈換了一身不怎麼鮮亮的衣裳,另找了堵白牆,叫宋戈拎着一份報紙,給拍了張照。
方公府裏頭的過期報紙都是吳嫂收着的,好生火着呢!宋戈照片上的那份報紙期,頂醒目的,正好是正月十五,他們落難的那天。
又過了一,宋戈的照片登上了滬城報紙。
滬城的百姓讀着,不少都落了淚。
他們想着,方市長的幫派兄弟為平京討公道的這事,大略原先是沒打算對公的。雖然刺殺失敗了,可方市長是真憂國奉公、埋頭苦幹。還不知道已吃了多少話太少、做作為卻不願聲張的悶頭虧呢!
原來的老市長,是到了五六十歲就自覺地燈草再不拿,活氣事業再不用做、多走一步都不成的老稀泥。滬城的百姓跟着他,怕當真永沒指望!
可新走馬的方市長呢,倒也真是個幹黑事的方家逆子吧,卻真是個低頭邁步、抬頭追太陽的夸父。打從那兩千多隻翠鴨,不就早顯真身了麼!
方達曦的名聲,因此成了被丟進鍋裏細火煮的骨頭,越熬越有了些饞人的香氣。
方市長欣啊,辱我、助我、惡我、敬我、謗我、譽我,何如我?
滬城的冬季與季打了一架,季輸了,因此今年的天比往常晚了好些子。滬城的百姓是好容易才耳朵聽着冬季的北風改刮成了季的南風。
有名的墓碑前,花圈褪沒了顏,無名的荒冢前,小野花上浮着頂像眼淚的水。
今年的清明前夜,方市長與滬城的百姓一同來祭奠英靈。
百姓手裏的蠟燭設或是橘子皮、設或是蘿蔔皮、設或是報紙做的燈罩。他們跟着方市長踩着月亮影子,一路跨過九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