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7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教案和教具衞舟便先着手做了,若縣學那些人不能理解後世前衞的教材用具,他先墊錢也可付的起的。

凌嬸子打聽了木匠所在,家裏的傢俱慢慢添置,衞舟原還想叫木匠把教具一併做了,一同跟來的熊、陳兩位郎君不樂意了:“不過是些巴掌大的木頭,哪裏還用得着外邊人做。”熊大郎道:“老爺放心,我們兩個在村裏什麼活都能做,您此前教馬二的手藝,我們也見識過,您只要一畫圖,我們保證就能給您做出來。”陳三郎也道:“熊大説的是,您把這事給我們,我們就是專門做活的,不然當初老爺帶我們來做什麼呢?”想當初,石頭他爹馬二也不知走了什麼運道,得了衞老爺的指點,做出來的傢俱又緻好看又方便好用,一些子就把兒子娶媳婦的錢攢足了,可把他們一眾人羨慕的。

衞舟便從善如,把要用的東西畫出來,算盤、尺子、圓規都是本就有的,現在他還要做一份大款式的用來教課,再做十幾套給學生用,另外還要做些三角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等。

還得再做幾塊小黑板,一些輔助用具,可以沒有磁鐵,很多東西只能找板子立着。

忙忙碌碌之際,師爺總算來了,這位師爺和衞舟想象中的不大一樣,並不是那種留着長鬍須搖着扇子穿着文士服裝的,反而是個面無鬚髮有些消瘦的沉默青年。

鄭藴後來跟衞舟解釋道:“這位鄒先生因家裏一些事,不能參考,後來便輾轉做了幕僚。”但便是這樣犯了事的人才,他自己也是尋不到的,還是依仗袁先生才能把人請來。

衞舟便以為他家裏有人違法或得罪了權貴了,這也是時下寒門學子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師爺來後,鄭藴與他商議了,便很乾脆利落的與劉大人接,劉大人赴任前,鄭藴還特地和衞舟去送行了,還送了些家鄉的禮品,香皂啊什麼。

衞舟思忖,他現在手裏能拿的出手的還真只有香皂了。

此後兩人工作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赤、畿、望、緊、上、中、下,即便是延南一州治所之第,也只屬中等,延思縣説是下縣,實則比之其餘下縣還有不如。”縣衙之中,鄒師爺跟鄭藴商議道:“3000户以上為中縣,不滿2000户為下縣,延思堪堪五百户而已。”鄭藴緩緩點頭:“其中必然存在隱户。”

“這是常有的事。”鄒師爺道:“此地百年前本就是胡族居所,現如今依然是胡、漢雜居,邊境要之地,大人還是蕭規曹隨,不好得罪本地大族,不然他們起反心,倒是大人罪過。”

“雖考評升遷多看錢税案卷,實則最看重的還是人口,自那一戰後,大週一直人丁不興。”鄒師爺與鄭藴商議,如何與本地人盤桓結鄉里,好平平順順度過三年:“袁先生已吩咐,到時候大人‘大考’後,便能調任他處。”袁先生統共才幾個弟子,各個都很看重,他絕不會讓自己的弟子就這麼折在這外之地。

另一邊衞舟花了幾天時間,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詳細瞭解,包括姓名長相的核對,知識文化的程度,還有家庭狀況等等,可以説是很負責了。

於是那些延思縣屬官還等着新來的縣令怎麼出招,他們已想妥當了各種應對之法,或賄賂、或美人計、或威或利誘,其中種種不一而足,但新來的縣令很沉得住氣,一門心思在查户口卷宗,新來的縣令大人的契弟卻先上門了。

衞舟查詢各學生狀況,瞭解家庭和家庭地址後,便很負責任的做了個家訪。

本地的學生和家長哪裏經過這個,這時候的讀書人調子可高了,別説是官學的先生,便是私塾甚至是家教也沒有這麼降低身份去主動學生家裏去的,大多是要學生三請四請才肯上門呢。

衞舟本着負責任的態度,對每個學生都要進行考察,那學生是真生病還是在裝病,成績不好事因為資質不好、頑劣還是教學問題,家裏人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嚴厲、溺愛還是沒所謂,這些他通通都是要考核。

還別説,到底有過多次家教經驗,且教導的還都是青期有些叛逆的孩子,衞舟是什麼孩子家長都打過教導,總能把話説到點子上,説天賦、説前程、説夢想、説未來,總而言之,將家長們糊的一怔一怔的。

那些本地官吏之家,本來還因他上門而故作冷漠、和煦甚至鄙夷仇視等各種姿態,最後都通通化作了企盼孩子能考個好學生的家長心態。

而最後,衞舟走前還奉上一大殺器,各位考生摸底考試的成績單及排名,可以很惹學生仇恨了。

統共才十二名學生,全部家訪完畢,也不過花了一天時間,衞舟走的心滿意足,連家長要送的禮也是拒絕的瀟灑。

學生們回家就各有境遇了,或吃了槌或跪了祠堂或打了手板,等等不一而足。

縣丞、縣尉、主簿、錄事幾家主事人,雖依然害怕新來的縣令會搞事情斷了他們的財路生計,表面上對衞舟也是斥責假惺惺,但背地裏都把孩子一頓猛捶,叫他們下次考試決不能比別家孩子差。

雖然在本地混了個官職,甚至把好些縣令都架空了,但他們這樣的這輩子到頭了也升不了更高的官職了,誰不想子孫比自己更出息呢,萬一他們的孩子能通過科舉考個進士,到時候能做京官也未可知。

書學先生也滿訝異衞舟這一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