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4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煩,也省的別人背後説自己沒骨氣,身為文臣的驕傲已經被正德磨得幾乎乾乾淨淨,他要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皇上隆恩浩蕩,老臣涕零;老臣自然願意將畢生付大明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老臣卻不得不説,皇上這一次是傷了臣子們的心了,老臣一度認為,皇上已經視我等外廷官員為廢物,無可無不可,我等都是渾噩混祿之人,留下來又有何用?”李東陽難得會説出這樣的話來,這種當面毫不留情的埋怨有不敬的嫌疑,但在外廷文臣們聽來那是説出了心聲説出了心中的塊壘。
殿上鴉雀無聲,等待正德如何應對這番言語。
正德緩緩道:“朕錯了。”羣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句話能從正德的口中説出來簡直意外,今的正德給了大家太多的驚訝,給人覺像是換了個人一般。
“朕此次出巡有欠考慮,朕身為大明天子不該倉促行事,險些釀成大禍;今凌晨,宋楠進宮來跟朕談及此事,朕才赫然發現,如果在新平堡中朕為韃子所擒獲,我大明江山如今該是何等摸樣?雖然朕並不害怕韃子,但朕的行為險些釀成社稷動盪,朕確實錯了。”正德話語低沉,十六歲的少年皇帝顯得成了許多。
李東陽眼角濕潤,正德能認錯這是何等難得,一年了,先皇去後,新皇即位,外廷遭受了多少委屈和風雨,如今總算是換來了正德一句“朕錯了”,雖不知是肺腑之言還是形勢所迫之下的不得已,但起碼已經有了個小小的勝利可做寬。
李東陽了口氣平息情緒,他沒忘了自己今的目的,今可不是來聽這句‘朕錯了’的話的,藉此機會恢復外廷地位和聲望才是李東陽所最希望達到的,皇上少年人心思,下朝之後或許轉眼便會拋之腦後,今後依然如故,又能耐之若何?
“皇上能自省其身,臣等甚是欣;但朝廷有朝廷的規矩,皇上之過便是臣子失職,老臣斗膽,今便要追究某些臣子的責任;皇上出巡之事到底是何人所奏,何人唆使,還需要皇上對此人嚴懲,不然這等佞臣不加以懲罰,難免會再唆使皇上做出不當之事,請皇上明確告知?”李東陽靜靜道。
劉瑾面上變,這幫傢伙果然還是將火燒到了自己頭上,若不是自己提議倒也罷了,偏偏這件事便是自己開的頭,當在萬壽山滑雪之時自己親口提及此事,當時在場的除了皇上還有公主和宋楠;對!一定是宋楠,這廝定是將此事告知李東陽,李東陽便藉此來找自己的麻煩了。
想到這裏,劉瑾怒目朝宋楠看去,宋楠眼睛看着別處壓就沒往他身上瞟;劉瑾又將一雙利目看向焦芳,責怪他身在內閣,李東陽等人有這番動作為何不來稟報自己;焦芳面對劉瑾的目光一臉的無奈,他壓就不知道李東陽會有這麼一出。
“臣王鏊附議,請皇上重責提議之人,這等禍國之臣必須受到懲處。”
“臣楊廷和附議。”
“臣曾鑑附議……”
“臣……”文官們紛紛出列附議,大有揚眉吐氣後的洶洶之勢,宋楠蹙起眉頭,文官們確實有些得理不饒人的意味,好了傷疤忘了疼,非要人於絕境。宋楠算是明白了,這些文臣其實本不必同情他們,因為他們委實不懂進退,皇上既已自承己過,卻偏偏要人太甚,光是這種動輒蜂擁而起的咄咄態度便足以讓人生厭。
宋楠知道李東陽等人的目的肯定不是對着自己,自己也壓沒有告訴別人這是劉瑾的主意,但外廷眾臣似乎知道此事是何人唆使,如果真的能將劉瑾拖出來痛打一番,倒也是個好結果。只可惜,宋楠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劉瑾在正德心目中的位置極為重要,當初正德為了他不惜黜退內閣劉健謝遷等重臣,現如今又怎會讓文官們得逞。
第一卷第二八六章加官進爵第二八六章一片羣情奮之中,焦芳咳嗽一聲施施然出列,焦芳如今已經是外廷中的實力人物,在劉瑾的支持之下,焦芳自去年十月任户部尚書之後不久便被薦入內閣,後加封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馬文升致仕後,焦芳又得劉瑾之力拿下了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職位,原户部尚書的職位則被另一位劉瑾看中的文官顧佐升任。
外廷六部之中的兩大實力部門均入劉瑾掌控之中,可見劉瑾勢力之大。焦芳和顧佐在文臣中招兵買馬已經頗有勢力,在內閣之中和首輔李東陽經常意見相左,成為劉瑾深入外廷的兩隻有力的雙手。
“諸位大人,朝堂之上吵吵鬧鬧作甚?此事有何吵鬧之處?”焦芳搖晃着棗核般的腦袋高聲道。
“焦大人,我等是在奏議大事,何為吵吵鬧鬧?”李東陽吹着鬍子淡淡道。
焦芳撫須道:“李大人,皇上適才已經真心自責,咱們做臣子的豈能咄咄人,難道要皇上下罪己詔貽笑天下不成?簡直不可理喻。”
“焦大人,你這話便錯了,我等只是追究唆使皇上出巡之人,又非為難皇上,難道説這個唆使之人不該加以懲罰麼?”焦芳道:“那要看從何角度來看了,皇上此次出巡遇險,差點為韃子所虜,按説該追究奏請皇上出巡之人的責任;但事實上皇上受皇天護佑絲毫未損分毫,相反,利用此機會我大軍殲滅韃子騎兵近兩萬,從此韃子如驚弓之鳥再不敢犯我大明邊鎮,從這個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