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0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顯得一意孤行,笑話,這點東西都怕,還算什麼蕭家好兒郎。□□以力與智搏來的江山,當年金戈鐵馬大漠黃沙才贏得天下,後世卻只會深居皇宮之中,再不有祖上風姿。
皇帝對這些東西很好奇,而且他看得出,這是一種不易生鏽的好鐵。當然,這並不是他此刻的重點,其他事,可稍後與易三私下再談。
皇帝示意易之虞來詳細説明一下每樣東西的用途妙處,易之虞道:“皇上請恕罪,此事小民無法辦到。”皇帝皺眉,易三在搞什麼。他獻上的東西他自己怎麼會都不知道。
緊接着,易之虞便立刻道:“皇上明察,這些東西並非出自小民之手,而皆是后稷荊大人手中,自然該由其來説明。”荊照秋因易之虞改口的太快,突然從他嘴裏冒出的后稷荊大人幾個字對於荊照秋來説十分陌生,荊照秋本沒反應過來這是在指他。
因為他愣了一下,才意識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荊照秋。皇帝先是一愣,隨即高興地拍拍手,荊愛卿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學,實為朕之幸。
荊照秋這下不能再推半個字了,只看向易之虞的眼神稍稍惱怒,一隻魚你死定了!來這麼一出,都不事先通知他一下。荊照秋趕鴨子上架,便向皇帝開始説明起來,好在所有改良農具都是他畫下圖紙,再與工匠一一商議修改出來,期間有好幾版廢品,每一版荊照秋都親自試驗過去,最後才與工匠和老農人商議出這一版,是在符合這裏的科技水平下所能達到的最佳程度。
因為,沒有人比荊照秋更瞭解這些改良農具了。
荊照秋一旦沉浸在自己的發言當中,便會極其的自信洋溢,身上散發着平見不到的光彩。易之虞看到這樣的荊照秋就知道自己的決定沒錯。
或許一開始還有自己做好一切的想法,在看到荊照秋因為馬鈴薯而變成全場焦點甚至因此被賜官的那刻,易之虞改變了他一開始的想法和決定。
也不算完全改變,只是個小小的修正罷了。
或許一開始他的目的是贏得皇帝的滿意,並請皇上賜婚,如此天子金口玉言賜下的姻緣便再無人指摘半分。可一炷香時間前,易之虞變了想法。
荊照秋被賜了官身。
現在的位置上來,他不過一介商户,而荊照秋已是三品官員,一般人眼裏便是他高攀了荊照秋。易之虞不介意,他甚至由此想到了更好的事。如果身份顛倒,照秋愈加尊貴於他,那麼這天下悠悠之口對上的就不是荊照秋——而是他了。
大抵是他這個商户高攀的意思。可易之虞不但不會惱怒,反而還會高興。
縱天下人非議指責他,又如何。他易之虞並不是會懼怕眾口鑠金的那種人,那些俗人的口舌,於他而言,不過是細雨飄窗。但荊照秋不一樣。
因為這功勞他要讓荊照秋全部攬下,榮譽加身,愈多愈好,易之虞不介意當個“吃軟飯的小白臉”。
而這時的發展也朝着易之虞想要的方向展開,皇帝對這一件件都大加讚賞,連連説了七八個好字,足可見皇帝的滿意程度。
易之虞也很滿意這個發展。
講到最後一樣,皇帝照舊誇了一句好字,這回卻支着眼裏出幾分奇怪。
“從犁地到谷,幾乎樣樣都有,但朕瞧着似少了一樣,”皇帝一一數過來,半晌才恍然,“荊愛卿,唯獨缺了灌溉農具,這是為何啊?”陳朝現今使用的仍是翻車,以橫軸藉助人力或者牛力,將溪水導入田中。雖然在幾次改革當中,已經改得十分妙,即使是六歲孩童也能輕易踩動,但仍舊有不足之處。
荊照秋道:“啓稟皇帝,此物有,但由於體型過大,且需實地啓動,才能見其真貌和效用,因而並未將其帶出。但臣已在易家莊子裏安裝試驗過幾架,情況十分良好。”
“哦,果然如此?”皇帝愈發好奇。
荊照秋從懷中取出一張畫着畫的白紙,給皇帝,言明,這是灌溉農具的圖紙,請皇帝過目。皇帝抖開來看,看明白後眼睛都直了。
按照圖中所展示的,引水將完全不需要人或畜生出力,自己便能自行運轉起來。他立即追問,“圖上之物在何處,快帶朕見識見識。荊愛卿,朕有你可謂幸甚至哉!”最後,皇帝又重複了這句話。
荊照秋勾勾易之虞的手指,心裏覺得這皇帝真是太誇張了!
皇帝確實誇張,沒辦法,他太興奮了,甚至剩下的商户也不再看,只讓懿貴妃代為主持,自己卻帶着侍衞非要讓荊照秋和易之虞帶他們去現場直接看。
皇帝雷厲風行,説做就做,絕不拖拉,當場就到了易家的農莊。
第58章大賞皇帝的衞軍跨馬被甲似黑雲一般壓向城外。莊上的莊稼人被湛湛長空下忽湧來的排排鮮衣怒馬驚呆了,手裏正揚起的鋤頭,半晌沒有落下,直到手腕酸到再也舉不起來,噹啷一聲摔在田間的石塊上。
這才清醒過來,看清了是什麼人,紛紛跪了下來行禮。
皇帝的車輿正停在外面的大道上,再往裏田間小徑狹窄,再不能通行,遂下馬步走。皇帝揚了揚手,讓衞軍都留在外面等待,只帶着幾個人輕身而入。荊照秋不太懂功夫路子,但也跟着易之虞有了點見識。那幾個侍衞,看着似乎不起身,但腳下虎步生風雙臂強勁有力,能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