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7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危險之刻,陛下攜援軍而來,改變戰策,避開突厥軍隊的優點,扳回幾局。
皇地與突厥對陣十數年,知彼知己,出手迅猛,打得突厥突然懵了頭。
收復失地後,皇帝不願就此放過突厥,與戰將制定戰策,越過沙地,繼續追擊。陳晚辭當即就要請命,皇帝未曾應允。
沙地之後是何模樣,至今還沒有人知曉,輿圖往北,就沒有沙地,再無記錄。
將士士氣大盛,猶如當年一般,皇帝面對輿圖時,總是想起當年洛家來求救的事。
二十年前,突厥氣勢比起現在更勝,兩軍對峙,主將離開,會引得將士恐慌。她無奈,寫信回洛陽,祈求母親徹查此事,替洛家昭雪。
她對母親抱着希望,鎮守在這裏,後來才知,縱她命人快馬加鞭,也晚了。信回洛陽,洛卿早已自焚。
洛卿並未給她留一字一語,哪怕一句話都沒有,甚至都沒有向她求救。或許洛卿明白,她趕不回去。
明知結果,何必徒惹傷心。
洛卿不做沒有把握的事,她太懂洛卿的心了。
她望着輿圖,久久無法言語,指尖拂過沙地:“突厥不能輕饒,必要使得他們曉得大周的厲害,不敢再輕易越過沙地。”心中的執念,一旦紮,如何也無法除。
營帳裏燈火亮着,陳晚辭捧着熱茶走進,注意到輿圖前寂寥的身影,抿走近:“陛下。”
“你來了。”皇帝沒有回頭,望着沙地道:“朕有一計,引出突厥主力。”突厥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主力當在城外,只是具體在何處不知曉,唯有引出來,全部殺盡,到時突厥元氣大傷,必會夾着尾巴躲回去。
皇帝固來自信,屢出奇策,陳晚辭是由衷敬佩,對她的想法也未曾質疑,道:“如何引出?”怎麼引出是個問題,尤其對面都是沙地,周軍不懂,突厥躲進去就不出來,周軍不敢肆意進入,在外苦等,也是不便。
且皇帝在外,最忌諱拖延。若皇帝一走,突厥又來,又是麻煩。
洛陽局勢尚可,文官都安分了些,太后大喪,長公主去皇陵守孝百。消息一則一則傳過來,太子監國,並沒有出現差錯。
皇帝得知消息,心中大安,一想到眼前的戰事,也是焦灼不安。
她何嘗不想回洛陽,奈何突厥不定,前面的大勝不易,若是在此時放棄,與當年情形又是一樣的,她已吃過一次虧了,不會再信突厥。
苦思許久,都沒有想出如何引出突厥主力。突厥極為狡猾,捨本求末,斷不能在此時放棄。
僵持數後,八王來了,帶着太子的親筆書信。
八王被引進營帳,見到陛下安康,眉眼染了幾分殺氣,他心裏鬆了口氣,屏退其他將士後,才出口道:“太子之意,戰況扭轉,邊境已定,懇求陛下回洛陽。”他將書信遞給皇帝。皇帝接了,認真去看,細細問起朝堂上的事,八王答得很細,並無不妥,太子處理得好。
皇帝大為鬆了口氣,為難道:“眼下不能離開,朕引出突厥主力,一網打盡,他們並未離開。”
“太子道窮寇莫追。”八王轉達林然的話,他掃了一眼輿圖,太子猜得不錯,陛下執念很深。
皇帝斂目,微微一笑:“她是擔憂我,無妨,朕又不親上戰場,怕甚。八王既然來了,不如説一説你的想法。”八王苦惱,他是來勸陛下班師回朝,不想違背太子意思,話沒有説完,卻被陛下拉着分析戰局。他不敢不應,等陛下喚來主將,聽過戰局後,也陷入沉思中。
帳內無人敢説話,陛下威儀赫赫,都不敢隨意發表意見。
陳晚辭見到八王過來,皇帝的眉眼温柔了些許,不再那般冷硬,她微分神,就聽到八王開口:“眼下怕是引不出來了。”
“何意?”皇帝回神,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屏退眾人,才道:“八王有什麼話直接説。”
“陛下坐鎮,突厥心有恐懼,不敢出現。不如您虛設一計,班師回朝,等待他們自己送上門。”八王提道,他懂突厥的心思,懼大周皇帝威儀,不敢輕易冒頭,但她一走,突厥自認有了機會,就會趁機而為。
畢竟主力軍猶在,不會輕易死心。
八王建議依舊不離班師回朝,皇帝沉思後,改了他的想法:“不如明面上班師回朝,令將士們埋伏在城外,守株待兔。”八王同意,沒有多話,他來時信心滿滿,眼下被陛下拉着分析戰局後,滿腹的話都説不出口了。
既已定下來,翌吩咐大軍,班師回朝。
大軍收拾行囊時,洛陽傳來急報:“長公主歿了。”信內寫得很清楚,林然知此事嚴重,不敢隱瞞,甚至將趙浮雲與長樂的籌謀都一併寫上。一紙千斤重,皇帝旋即明白過來,長樂是存了死心,秦宛死後,她便失去求生意志,在東宮內‘失足’,不過是讓朝臣誤認是穆涼所為罷了。
加之她死後傳來的謠言,只怕東宮險矣。林然執着的子,只怕會與朝臣起衝突。她愛護穆涼,超過她的太子之位,朝臣一旦迫,她必會下狠手。
事實證明,皇帝猜得不錯,林然命大理寺徹查後,朝臣亦有微詞,她也非泥巴捏的子,打了朝臣不説,貶出洛陽城。
她有監國權,皇帝不在,有權力貶斥朝臣。
東宮送禮一事,她本就有心結,是穆涼不讓她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