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6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連淳鋒最先提出的,起先遭到的許多大臣的反對。
那些大臣認為,在對方還未答應議和時便急着提出通商,只會讓蒼川處在弱勢。
尤其在戰爭之後,兩國關係仍處在十分緊張的階段。若冉郢扣下蒼川送出的戰馬,用以攻打蒼川,那麼對蒼川來説,將會是一場災難。
但蒼川的饑荒正在不斷擴大,受戰爭影響,國庫中的糧食也十分有限,不足以用來賑災,百姓又急需糧食續命,在如此情況下,若非要等冉郢先表態,耽誤的不是幾個月,而是蒼川數萬百姓的命。
最後赫連淳鋒力排眾議,仍是堅持向冉郢送出戰馬。
若他沒有記錯,此時的冉郢也剛經歷完一場內亂,並不適合再貿然對鄰國發起戰爭。
他賭得是冉郢那位君主對子民對將士的仁,也是冉郢永安王當初與他議和時的信。
這種將全部賭注都壓在他人身上的覺並不好,輸了很可能便會賠上整個蒼川。
直到派去商談的大臣帶着糧食返回的消息傳回宮中,赫連淳鋒一直緊繃着的神經才終於稍稍放鬆一些。
他將連同祿廉木在內的幾位心腹大臣召入宮商議,打算在糧食抵達鳳臨城的後,立刻派人將糧食運送到災區。
此次賑災後,百姓對朝廷的信任該會有所回升,也正因為如此,赫連淳志一定會千方百計地阻止他們的行動。
派去賑災的官員便顯得尤為重要,武將方面,赫連淳鋒打算派康奉去,至於文官他心中的人選其實的祿廉木。
一來,他軟太后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祿廉木曾派人入宮探望,被他尋了藉口推過去,祿家必然已經起疑,祿廉木若再留在鳳城內,之後只會愈發麻煩。
二來,比起目前朝中其他大臣,祿廉木的確是最不可能為赫連淳志所用的,是他可以全然可以放心的人選。
三來,派出當朝相國親自到地方賑災,更能體現朝廷對災民的重視。
但讓祿廉木去賑災一事,他不便自己開口,便在商討時,安排由胡鴻風來提議。
祿廉木聽聞後略有些詫異,看了胡鴻風一眼,但在沉過後,還是點頭應道:“若陛下需要,微臣願意效勞。”赫連淳鋒沒有立刻表態,認真思索後也只是道:“相國確實是朕可以全然信任之人,但此行艱險萬分,還是容朕再好好考慮考慮。”幾人又討論了災情,直到天暗下,才起身告退。
待眾大臣陸續離開,祿廉木卻是仍坐在位置上,赫連淳鋒便讓徐六帶着其餘人等都先退到門外候着。
“舅父可是有事要説?”
“陛下,君臣有別,後還是勿喊微臣舅父了。”祿廉木面上笑着,笑意卻未達眼底。
“舅父可是想問母后之事?”赫連淳鋒心知其中原因,嘆出口氣,“朕不是有意不讓舅父的人見母后,實在是……”那中秋家宴,赫連淳鋒並未出現,之後祿廉木再派人入宮,便無法與太后聯繫上,實在令人不得不懷疑。
祿廉木微微皺眉,問:“可是太后娘娘身體不適?”
“母后身體無礙。”赫連淳鋒頓了頓,起身走到祿廉木跟前,“舅父乃是自家人,朕也不想有所隱瞞,便直説了吧,其實是朕與母后之間起了些爭執,您也知曉,如今的後宮並不安全,多少雙眼睛盯着看着,朕也是生怕母后一時衝動,讓外人看笑話事小,抓住把柄對祿家以及朕不利事大,因此才派人嚴加看守。”祿廉木很快明白赫連淳鋒話中之意,沉聲問道:“陛下,太后縱然再不是,那也是您的母后,您怎麼能如此對她?”
“那依舅父之見,朕便該由着她與朕作對,讓外人坐收漁翁之利?”赫連淳鋒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着上位者不容質疑的威嚴。
祿廉木沉默了許久才開口道:“容微臣多問一句,陛下與太后之間的爭執,可是因為小女?”
“是,也不是。”赫連淳鋒的語氣緩和了一些,自嘲,“朕與母后素來不和,朕有時甚至在想,對母后而言,朕到底是她十月懷胎的親生骨,還是隻不過是幫助她獲得身份地位的一個工具。”祿廉木聞言立刻想要出言反駁,赫連淳鋒卻快他一步繼續道:“舅父不必提她多言,母后待朕如何,朕比任何人都看得清。至於立後一事,也不瞞舅父,朕那之所以不願出席母后準備的‘家宴’,也是考慮到平的心情,不想讓她對朕抱有什麼希望。”
“陛下心中可是已有人選?”這點上祿廉木倒不意外,畢竟赫連淳鋒已經將自己的態度展現的十分明顯,讓他意外的是,赫連淳鋒會選擇如此直白的告訴他。
赫連淳鋒點頭:“朕打算與冉郢國和親,娶冉郢國公主為後。”第45章煩憂赫連淳鋒的雙手在衣袖下緊握成拳,他幾乎是用盡了渾身的力氣,才着自己説出這句話。
和親,這是他目前能想到唯一的辦法,既能穩住祿家,又能將婚事再拖延一段時。
畢竟兩國路途遙遠,再者,冉郢的永安王邢辰修那似乎已經看出了他與華白蘇的關係,他提議和親,對方心中必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換言之,赫連淳鋒這樣做相當於把難題拋給了邢辰修以及那位素未蒙面的冉郢君主,所説並非是萬全之策,但總也好過娶祿平,如今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陛下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