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26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君心莫測!比起他與紀翁集,趙輔更信任王溱、蘇温允這些年輕官員。

王溱:“因為子豐向來只信任一樣事。”王詮來了興致:“哦,何事?”王溱伸出手,手指向天,他微笑道:“我信,那位。”王詮雙目一縮,良久,他道:“先前有個李肖仁便罷了,現在又多了個善聽。太后崩了後,聖上的改變你也瞧着了。”聲音忽然頓住,王詮神驚愕,接着他驀然一笑,他無奈地搖首:“到底是天子近臣,如今在揣摩聖意上,我已不如你。”王溱:“侄兒只是猜測罷了。”王詮搖搖手,他朗聲笑道:“不説那等事了。家中已經為你備好了飯菜,都是你喜愛吃的蘇幫菜。對了,你何時將那唐景則帶來家中瞧瞧?”王溱哭笑不得道:“為時尚早!”王詮:“夜長夢多!”當王溱在右相府吃着山珍海味、玉盤珍羞時,唐慎正獨自在家中,剛剛才吃了一口飯,姚三便突然回來。他立即放下筷子和姚三去了書房,餓着肚子,聽姚三彙報。

“小東家,我都打聽好了,那崔曉確實是金陵府飛騎尉。”唐慎:“你確定,確實是此人?”姚三:“極其確定。為此,我特意花費銀兩,請了一位金陵府衙的官差去酒樓喝酒。我告訴他,我曾有位遠房親戚,也在府衙當差,是金陵府的飛騎尉。他要我仔細描述那人的相貌,我按着崔曉的説了,那官差直接便道,這不是崔大人麼!”這些年來姚三跟在唐慎身後,走南闖北,辦事也越加妥當,讓唐慎非常放心。

唐慎點點頭:“你可查到他犯了什麼事?”姚三苦笑道:“既然那崔曉能千里迢迢地來盛京,求見小東家,自然他犯的事還沒有鬧到滿城風雨的地步,我也查不到。不過我打聽到,崔曉是個貪官,一等一的貪官。只要給他錢,他什麼都可以做,從不含糊。所以若是他犯了事,或許和錢財有關?”這麼一説,唐慎恍然大悟,他已經猜出崔曉是為了什麼事來找他,也猜到五年前崔曉是怎麼和梁誦認識的。

五年前,梁誦突然得了消息,説在天牢中關了二十多年的鐘泰生患了重病,恐怕不久於人世。若是不趕緊救治,只怕很快會送了命。梁誦遠在姑蘇,哪裏能知曉盛京的事。他只能數次前往金陵,想探聽消息,找法子救鍾泰生一命。

梁誦是天下四儒之一,但這事他不能大張旗鼓地做,必須悄悄地做。所以他沒有去找自己往裏認識的那些高官權臣,反而私下打探消息。如此,他花了錢買通崔曉,想從崔曉那兒得知什麼內幕,也並非不可能。

唐慎當年壓沒參與過這件事,他唯一一次手,就是梁誦的侄兒徐慧找上門,請他幫忙調查一個回姑蘇府探親的道士。

這事只有徐慧一人知道,打探消息的唐氏物夥計也早早被唐慎送出姑蘇,如今不知身在何方。

也不知道這崔曉從哪兒聽説的唐慎和梁誦的關係,但他並無真憑實據,只憑他隨口一説,絕對無法撼動唐慎如今的地位。

唐慎放了心,他笑道:“既然和貪墨有關,那還能有什麼事,無非就是被人告了一筆,告到了盛京,那崔曉壓不住了!”他想了想,“這事容易,但我為何要替那崔曉做事?”唐慎淡然道:“便讓他待在大理寺吧!”第117章八月十五,工部右侍郎蘇温允回京述職。

唐慎早已不在勤政殿當差,但因為金陵飛騎尉崔曉的事,他特意去了一趟大理寺。崔曉只是個六品小官,彈劾他的摺子前幾就從金陵府送了上來。原本這種小事需要審上三月之久,那崔曉也需要在牢中關押三個月。但唐慎特意囑咐了,大理寺的官員便將此案提了上來,當即審了。

離開大理寺時,唐慎碰上了蘇温允。

蘇温允瞧見唐慎頗為驚訝,他抬起頭看了看大理寺府衙的門匾,道:“還以為是本官走錯了地兒,來到御史台了。未曾恭喜唐大人,擢升諫議大夫。多不見,唐大人似乎容光煥發,怡然自得。”蘇温允的話中全是濃濃的諷刺意味,唐慎完全不知道自己又哪兒得罪這個瘟神了。

他老老實實地作揖行禮,道:“下官見過工部右侍郎大人。”蘇温允:“外風沙吹面多了,回了盛京,本官便覺得神清氣。唐大人可有此受?”唐慎抬頭看他,良久,他道:“下官也同身受,不知下官走了後,幽州城外那攪亂時局的匪徒,如今如何了。”蘇温允挑挑眉:“萬事順遂。”

“下官先行告退。”説完,唐慎拂袖便走。

這是兩人回京後第一次見面。

等唐慎走了後,蘇温允先處理好事務,等過了幾他才想起唐慎來。他喚來大理寺的官員,詢問道:“前幾唐景則來大理寺是作甚的?”官員自然言無不盡,將崔曉的事抖落出來。

蘇温允一愣,他思索片刻,忽然笑了:“金陵府飛騎尉?將人帶來給本官瞧瞧。”官員抹了把額頭上的汗:“那犯官崔曉已經被押去刑部大牢了。”蘇温允皺起眉頭,他走了幾步,驀然又停下腳步。他望着窗外湛藍的天,又想起兩年前在刺州衙門,唐慎與他針鋒相對的模樣。他冷笑一聲,抬步去了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