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8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那種深山老林的偏僻落後村子。
本來以她的長相是可以賣到繁華城市女閭做美姬的,但也正是因為她長得太漂亮了,那些地痞氓擔心她是大户人家小姐被找回去惹上麻煩,索賤賣到深山村子一輩子出不來更穩妥。
以至於最終趙王派出來的人並沒有找到她,而當她自己從深山逃出來的時候,趙國已滅,得知滅國禍起開端是她的趙國百姓無一不想找到她啃喝血憤,以平國破家亡之恨!
曾經高貴風光的公主,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街頭老鼠。
-而相比趙國百姓的哀怨,秦國這邊百姓就是歡天喜地。
在通過熱鬧和公正的投票之後,秦國各村鎮、城郡等等全部都選出了相應的百姓代表。這些人裏面有老有少、有識字的有不識字的,有商賈貴族也有白丁,但無一例外都是當地非常得民心的人,是百姓自己選出來的。
其中不是沒有心術不正的人想作弊,可都被揪了出來,輕者判刑入牢,重者直接斬殺沒有商量餘地。
而伴隨着不斷有微服私訪的欽差懲戒各地貪官污吏,也讓當地官府當差的人戰戰兢兢,不敢再做以前的小動作。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公正之舉,百姓們頭一次對君王產生了打心底的尊敬和維護。
在身後百姓們的歡呼目送中,這些承載着百姓希望的代表們也都起膛前往王城,心中也帶着期望和興奮。
唐鈺和殷禹對此次“百姓大會”也非常重視,早早的就安排人準備接待和會議的工作,光靠軍隊是無法長久壓制住朝廷**的,想要秦國更好,百姓和官員之間需要一個制衡。
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不僅僅只靠官員就可以,只有國民齊心,才能創造更加強大的未來。
殷禹登基之後製造了不小動靜,雖然是在秦國境內,但各國也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
雖然暴君所下的聖旨全部都是為民,看起來似乎只想一心提高百姓生活而無其他想法,可其他各國的人怎麼會放心?真的相信殷禹沒有擴展疆土的念頭。
更重要的是高產量的紅薯土豆消息,才是其餘六國最關心的。
解決百姓温飽乃現在所有國家共同的難題,秦國想獨佔紅薯土豆怎麼可以?必須分一杯羹!糧食也是國力的比拼之一。
因此,在秦國第一屆百姓大會開始之前,他們就先來了六國使者的拜帖。
是來要好處,也是探虛實,秦國新君上位連番大動作什麼意思?暴戾如殷禹真成了愛民如子的仁君?
唐鈺對六國送來的拜帖並不擔心,“他們要來看,咱們就讓他們看。不怕他們關注防備,就怕他們不上心……”事實上他還很高興,未知是最可怕的,六國越是對他們情況模糊,戒心就越重。秦國本來就已經強大到足以和姜國爭奪第一國家的地步了,他們不需要其餘國家再恐懼。
只有六國越‘瞭解’他們,才會越放心,才會把目光轉移。
想要紅薯土豆可以啊,秦國是個非常‘樂於分享’和‘幫助’的國家,反正大家以後都是‘一家人’,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不是?
仿效教育和其他的也行,只要你們國家大王有膽子像暴君這般血洗朝堂,不怕觸動國家本壓制得住內亂就頭鐵的上,咱們不介意相互學習!
作者有話要説:-暴君:老七,戰忽局全面開工準備。
江戲:是,王兄!
第88章戰忽三人組170.六國來意此次六國是打定主意要來秦國‘拜訪’的,前腳拜帖送過來,後腳各國使臣就出發了,完全就沒想過,也不給秦國拒絕的機會。
因此唐鈺這邊前腳收到拜帖十天都不到,六國使臣就已經同時抵達了王城,看得出來這絕對是約好的。
唐鈺和殷禹心知肚明,心中鄙視這羣人的強盜行為,面上還是派人招待,並且當晚就設立了宴會給六國使臣接風洗塵,態度不過於熱情也不冷淡,所有規格程按照正常走,讓人挑不出錯。
雖然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熱情,但是秦國的接待也不算失禮,各國使臣也沒什麼意見,安安心心吃喝,等到第二拜見時,才説出關於紅薯土豆的來意。
話裏話外都是求證紅薯土豆的畝產量真的能夠上千斤嗎?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種好事你們秦國不能獨佔,如此好東西必須大家分享,不然我們六國可就不要臉圍攻你了!
當然,這是唐鈺的總結,大家都是要面子的政.客,説話還是得委婉,不過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這麼強盜。
但是事關全國百姓温飽問題,這種時候大家也講不了那麼多臉了,他們不能放任秦國獨佔,一旦秦國解決了糧食問題,而他們六國沒有,那麼七國的仗本不用再打,下面的百姓怕是就是舉家搬遷過來當秦國人。
這沒有開玩笑,現實就是如此,天大地大沒有吃飯大。
所以打算全國種植紅薯土豆的時候,唐鈺和殷禹也沒想過獨佔,這個事情本沒法遮掩,別以為古代通訊落後各國之間就封閉,打探敵國情況是最基本的常。
“紅薯土豆的畝產量確實非常高,耐寒耐旱,只要好好種植收穫不小,再搭配其他的糧食解決百姓温飽完全沒問題,我們已經嘗試種植過兩年了,摸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