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24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舞技上場跳起來,清揚的絲竹之音配着擲地有聲的鼓聲,中間夾雜着渾厚的號角,登基儀式正式開始。

在眾人目光中,同樣身着華服,頭戴玉冠的唐鈺緩緩走上祭台,微笑任由殷禹握住他的手,一同走到祭鼎之前,做禮誦讀祭文:“羣生總總兮,悉蒙始恩,人物盡囿兮,於帝仁,羣生荷德兮,誰識所從來,於惟皇兮,億兆物之祖真……今殷氏十三代子孫殷禹,協後唐鈺,登基禱告,以求先祖庇佑孤王,殷禹起誓,定在有生之年領我秦國百姓走向繁榮昌盛。”(注1)唐鈺同隨,高聲朗道,“鈺,願輔大王以建我朝千秋江山。”祭文誦讀完成,投入祭鼎焚燒。

嫋嫋之煙飄起,升入半空散去,眾人本以為祭典就此完成,卻就在祭文焚燒的嫋嫋煙燻散去後,天空忽然風雲變

*******

145.天命所歸眾人只見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雲層湧動,金光隱顯,龍鳳鳴之聲響起。

一條帶着冠冕黑龍和渾身金光的鳳凰,從雲層中飛躍而出,在天空之盤旋,頸飛舞,氣勢威嚴駭人,震撼人心,端的又是一副龍鳳和鳴之象。

最後在高昂的鳴叫之中,冠冕黑龍和金光鳳凰從天空俯衝而下,幻影分別鑽進祭台上的新君和男後身上。

這畫面別説普通百姓,就是朝臣和將士們都看得目瞪口呆,驚駭不已。

自古龍鳳就是皇室帝后的象徵,登基大典,祭天焚文,龍鳳俯身,此番畫面除了天命所歸,還有什麼能夠解釋!

百姓們再次跪拜,高呼萬歲;朝中本對新君強硬手段還有質疑的臣子頓時渾身發軟,所有疑慮質疑紛紛煙消雲散,趴在地上磕頭呼喊。

而本就擁護新君的將士更是一個個動得臉紅筋漲,一邊跪地,一邊舉起手中兵器,齊聲高呼,“天命所歸!天命所歸!”見此,唐鈺狡黠一笑,再接再厲繼續添上一把火。

只見繼龍鳳幻影消失後,祭台四周的泥土之中,以眼可見的速度鑽出芽,然後飛速生長成一簇又一簇鮮花繁枝,形成充滿着希望和生命的繁花似錦之象。

百姓再次被震驚,有人驚呼,“龍鳳共鳴,繁花似錦,這是上天在慶祝我們秦國新君登基!”

“大王萬歲,唐後千歲~”

“天佑秦國,大王是真龍天子!”

“大王!大王!大王!”百姓再次歡呼起來,動萬分。

而與此同時,登天台的神奇景象,也在秦國各地投出海市蜃樓般的畫面,見到的百姓也不紛紛跪地叩拜,心中生出無限敬畏。

這番海市蜃樓的畫面足足在秦國各地投放了一分鐘之久,裏面百姓叩拜呼喊的聲音也從其中傳出,讓人彷彿置身其中。

如此奇特景象不僅被秦國百姓銘記於心,代代相傳,更是載入史冊令後世人都足以驚歎,不嘆殷皇絕乃天命之人,且讓後世科學家追求科技的同時,也不僅保留着對神學的敬畏。否則如何解釋這數千年之前出現的神奇景象,豈能用巧合二字形容?

之後,新君只要勤政,在百姓中的威嚴形象就必將屹立不倒。

在這般高呼聲中,殷禹最後趁熱打鐵宣佈事先準備好的登基第一道聖旨:推廣紅薯土豆種植、開辦朝廷公立私塾、大赦天下以每家每户送孩子進朝廷的公立私塾為條件,減免三年賦税。

雖然有些奇怪,但是總體來説對百姓並沒有害處,甚至惠顧遠比任何一代秦王登基的歡慶聖旨都要多得多。

百姓們喜不自勝,五體投地跪拜,頭一次對大王這兩個字產生出了強烈的擁護之意。……繁瑣的登基封后大殿完成,唐鈺下來之後累得都快癱了,雖然沒做什麼劇烈運動,但是大典之時卻神極度緊繃。

從審查罪證、斬殺士族,最後再到大典開始,看似順利的過程實際並沒有那麼輕鬆,此番舉動固然一勞永逸,可也極為冒險,不僅他,暴君心中也是警惕得很。

終於順利完成大典,神放鬆下來,唐鈺只想癱着不動。

殷禹看得心疼,遣退伺候的太監,親自端了水餵給他,待他緩過勁兒來,才將人扣到懷裏,“鈺會有一天忽然不見嗎?”莫名其妙的話,但唐鈺卻能夠聽懂其中表達的意思。

一直以來不管他拿出再神奇的東西,暴君看在眼裏,卻都從未糾結過來歷和緣由,他的奇特暴君都知道,只是並未放在心上。

但是今天不同,他今天做的已經超出了人力範疇,甚至所謂的‘道法高深’,召喚龍鳳虛影為己所用,逆天使繁花同時盛開,甚至讓王城景象如海市蜃樓般投放秦國各地,如此能力在這個時代人看來簡直如同神仙!

他出現得突然,行為神秘,能力詭異,饒是並不在乎的殷禹也不得不開口一問。

倘若鈺真是那等神仙之人,他不過凡人帝王,若有天鈺悄然離去,他亦無可奈何……

唐鈺聞言鼻子一酸,牢牢抱住對方,帶着鼻腔肯定,“不會,我陪主子相守,白頭到老。”他其實也是個情鋭的人,他能夠清楚的覺到暴君的害怕,他亦知道這個男人對他的在乎。

他不是沒想過告訴暴君他來這裏的真相,也相信如果暴君知道真相後,定會答應成為系統的永生員工來與他在一起。

可那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