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章借用幹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那時候人們視線裏的劉克服很平常,砂粒一般沉落於湖窪地。他從縣城地勢最低的地方向天上張望,覺一定格外遙遠。世事自有玄機,命運難以捉摸,沒有人可以先知先覺,沒有誰知道劉克服的低地生涯會跟一起意外有所牽扯。

意外是一起事故,發生於湖內鄉山前村,涉及一個農家小男孩。小男孩小名阿福,時年六歲。事發那天下午,阿福跟幾個年歲更小的孩子在村外山坡上玩耍,帶着兩條狗。他們去的那片山坡種有若干果樹,是龍眼樹,種下不幾年,還沒長高。時令不到,果實尚未長成,果樹上掛的小果個個生澀,有如一粒粒青紐扣。小男孩發現了一件怪事:滿杈青紐扣中竟有一粒大紅果,圓潤飽滿,紅豔豔亮閃閃,在風中招搖。小男孩很好奇,很興奮,當即了鞋子,光着腳上樹。那棵樹不高,樹幹也不,小男孩踩着樹幹上的節眼疙瘩,一忽兒就上到樹杈,他用‮腿雙‬盤緊樹幹,探身,拿雙手抓住樹杈上的大紅果往下揪,東西揪下來那一刻轟隆一聲巨響,果子在他手中猛烈爆炸,巨大的聲響嚇得樹下兩條狗狂奔逃命,尖聲驚吠,有如天塌地陷,時小男孩已經直從樹上掉下來,血模糊。

事後判斷,幸好小男孩當時用的是雙手,頭部前方被有效阻擋,爆炸衝擊力略有消減,因此雙掌炸爛了,滿頭滿臉又是血又是,斑斑片片有如一個血葫蘆,卻沒有致命傷,送醫院塗了一臉藥水,包了一頭紗布有如傷兵,僥倖撿回了一條命。

但是他的兩手沒了。醫生鋸掉了小男孩兩上肢各半截小臂,讓他從此只剩兩子在兩個袖筒裏晃盪。小男孩手臂斷處長出了兩坨疙瘩,顏發紅,平滑柔軟,怪異猙獰,讓人觸目驚心,不忍再看。

肇事的大紅果原來不是果子,是俗稱的“掛炮”掛炮為此地一種民間非正式爆炸物品,類似於早年間抗遊擊隊手工製作,用於對付侵華軍的土造地雷。不同的是地雷埋於地下,以敵人為襲擊目標,掛炮則懸於空間,以小野獸為對象。活動於這一帶山林間的小野獸很多,它們大都身手捷,來去如風,個頭較小,不易準確殺或佈網捕捉,格外讓人垂涎三尺,因為其皮可以賣好價錢,且味鮮美。人們為捕殺這類小野獸想出了許多辦法,掛炮為其中之一。把炸藥裝填進合適的小容器,安裝極的觸發機關,做巧妙包裝,塗以鮮豔顏得像個香噴噴的大果子,然後掛在樹上,這就是掛炮。這種裝置不為法律接受,卻容易被小野獸接受,它們很輕易就被人忽悠了,它們上樹覓食、休息,一看這玩意兒不錯,拿嘴去咬,轟隆一炸,其小命及身上的和皮就另有歸屬。

這種掛炮除了惑小野獸,對小男孩也具有殺傷力。它眷顧的小男孩多在十歲以下,五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鄉間小男孩已經能夠笨拙地抓着樹木的枝杈,蹬着樹幹爬上一株小樹。因為閲歷不足,這些孩子還比較愚鈍,不知道分辨真偽,容易為外包裝的鮮豔顏惑,於是他們就慘遭暗算。

小男孩阿福穿上一件舊襯衫,家人把他的兩個袖筒捲到肩膀下邊,出他斷臂上觸目驚心的兩坨新,供過往者閲讀。好端端一個男孩如此成為殘人,後如何生存立足?對小男孩本人和他的長輩來説,這是一個天大的事情。他們要討一個説法,小男孩的鉅額醫療費和今後沉重的生活負擔應當有人負責,製造並放置肇事掛炮的那個人難逃其咎。但是這個人卻拒不承擔罪責。他説自己的掛炮炸野獸不炸人,如果小男孩乖乖的跟那兩條狗在地上玩,不去爬樹摘果,他那兩手該在哪裏還在哪裏,怎麼會飛到天上去?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十個指頭一不少,偏偏就是這個阿福血模糊?只能怪小孩自己賊皮,還臭傻,怪不得別人。這就像小孩下河溺死,只好怪他自己貪玩,哪裏能去找那條河索取賠償?

明擺的強詞奪理。這位事主不是正經農人,遊手好閒,不事農活,卻擅長掏鳥捉魚。敢在樹上掛炮,炸飛人家小孩的兩手還不想出錢,真是十足賴皮。小男孩一對殘手觸目驚心,旁人看了尚且不忍,家人哪裏能夠接受!肇事事主卻不管,他口氣很大,説賠錢不必找他,到鄉政府和縣政府要去。

原來這事跟頭頭腦腦有些關係。縣裏有一位大領導要到湖內鄉來,鄉里頭頭代該事主點野味以供招待,所以人家掛炮炸野獸是奉命行事,有如埋地雷炸鬼,哪個鬼踩中哪個鬼活該。

這道理哪裏説得過去!阿福是個六歲小男孩,不是野獸。一些人要吃野味,就可以把一個小孩的雙肢炸成一對筷子嗎?

事情由此發端,越鬧越大,直到把相隔極其遙遠的劉克服也捲了進去。這是後話。在龍眼樹上的大紅果突然爆炸之際,劉克服一點也不知道該事件,甚至不知道“掛炮”是什麼樣的土製炸彈。那時他無聲無息還待在縣城湖窪地,是本縣第二中學一位非常普通的青年物理教員。

那天下午劉克服在教室裏上課,校辦一個頭頭跑過來,在教室門外招手,把他叫出門去,告訴他:“校長找,有事。”劉克服指着教室説:“上課呢。”校辦頭頭説佈置兩道題讓學生自習,回頭補補就行了。劉克服問什麼事急成這樣?下課再説吧。頭頭説可以拖還用得着這麼請?快走,是大事!

這事能怎麼辦?劉克服把學生安排一下,收拾起教案往腋下一夾,身匆匆往辦公樓走。校辦頭頭在後邊喊,讓劉克服掉頭,到禮堂那邊。

“去教工活動室。”劉克服納悶。

他到了校禮堂,進教工活動室一看,心裏有數了。這活動室裏擺有一張球桌,時有一干人等聚在裏邊,包括本校校長,教務後勤各部門頭頭,還有幾位陌生者。一夥人聚一塊,圍觀球桌旁的兩個人打乒乓球,一起很投入很努力地熱烈鼓掌,使勁大叫好球。打球的倆人一箇中年,一個年輕,年輕那個是本校的體育老師,擅長田徑,球技一般,另一頭揮拍的中年人看起來四十上下年紀,劉克服不認識,不知何方神仙。

校長一見劉克服到,喜出望外,連聲叫喚:“來了!來了!”打球的中年人把拍子一收,抬頭看。校長趕緊介紹。劉克服這才知道此人不尋常,姓應,是本縣縣長。這天下午應縣長駕臨湖窪地,率數位隨員下來視察。在辦公樓聽完彙報後,由校長陪着在校園四處查看,最後進了禮堂。本校禮堂設施相當陳舊,並沒有多少看頭,縣長站在前廳看了兩眼,轉身要走,突然有一粒乒乓球咚咚響着,從樓梯上滾了下來,一直滾到了縣長的腳邊上。原來有兩位老師在禮堂前廳二樓的教工活動室打乒乓球,兩位打的球都臭,一個球沒扣準打飛了,越出大門,直撲樓梯口,滾到樓下縣長的腳邊。這球如此之巧,簡直有如老天爺暗中為劉克服安排。當時縣長一見有球自樓上來,不亦樂乎,問那上邊怎麼回事?執意上樓視察。隨員裏有好事者,一看活動室裏乒乓球飛來飛去,即請示縣長要不要打一場?校長一聽,知道這位領導會幾下,連忙擺手,讓桌邊人暫停,請縣長親自下場。恰逢該縣長高興,真就接過一隻拍子揮了幾下,一屋子的人臉頓時有變:原來不是會幾下,是厲害得很,球路刁鑽,扣殺兇猛,闆闆凜冽,對手本就擋不住。

那時有老師提起劉克服。説應縣長這種球肯定是打遍全縣無敵手。咱們學校裏,恐怕只有小劉老師可以抵擋幾板。

縣長有覺了,問:“那個人還行?”大家説全校老師沒有誰打得過他。

縣長説:“叫他來。”於是劉克服被傳喚到場,沒待氣即披掛上陣。那縣長拿眼睛審了他幾眼,點點頭問:“小夥子會幾下?”劉克服那時比較謙虛,他説自己打着玩的,不怎麼樣。

然後開動。劉克服一握拍子,縣長就搖頭,説了一句話:“左手啊。”他的意思是左撇子。老師們都知道劉克服是左撇子,人家縣長不認識劉克服,他不清楚。劉克服憑什麼能在學校稱高手?左撇子是一大理由。一般人跟左撇子打乒乓球彆扭,總覺得對方反着來,不好適應。左撇子不一樣,他們總跟右撇子打,知道怎麼對付,格外佔便宜。所以劉克服才有幸被隆重推薦給縣長,當眾抵擋他幾下。那時候可沒誰知道這幾下要緊的。

兩人開戰。應縣長果然高手,各位老師怕左撇子,他不怕,頭幾板就壓着劉克服打,左右開弓,噼哩啪啦又又扣,打得劉克服左奔右竄,應接不暇。忽然縣長大人把飛過來的小球用手接住,緊握在掌心,不打了。他指着對面劉克服説:“你搞啥?怎麼看怎麼彆扭。”場上人人吃驚,不明白縣長説的什麼。劉克服也一樣,茫然失措。

“把胳膊抬起來。”縣長下令。

劉克服抬起胳膊,把乒乓球拍高高舉過頭頂。縣長搖頭,説不對,不是這個,舉那個,右胳膊。

劉克服把那胳膊抬到齊肩高。

“再抬。”不行了,只能到那裏,再也抬不上去。

無需本校師生告發,人家縣長自己看出破綻了。劉克服左撇子只是表面現象,他的病卻在右胳膊上,那條胳膊最高不能抬過肩膀,是所謂“瘸手”左撇子從來不奇怪,世間多有,不説美國某位總統拿左手敬禮,大家身邊街坊鄰居小舅子從小寫的漢字螃蟹似的滿紙爬,那都一樣,左撇子,人家左手有氣力。劉克服這個左撇子與眾不同之處不在左手,卻在其右。所謂“瘸手”是本地土話,用法與“瘸腿”相通,指的是四肢部位的病。瘸腿是下肢殘疾,瘸手則特指上肢。

縣長問他:“那怎麼回事?”劉克服説沒什麼。

“不對勁嗎?”劉克服笑笑,還説沒什麼。

誰説沒什麼?一個人吃飯時用左手還是右手拿筷子,那多半是天生的,劉克服是個例外。他的右胳膊不利索,只能藉助其他,這才成了左撇子。劉克服的瘸手隱蔽很強,平時不易為人察覺,例如走路時胳膊腿配合協調,邁左腿時甩右胳膊,通常不會同手同腳如狗熊般笨拙。但是一旦進入運動狀態,例如猛烈擊球,其馬“手”便暴無疑。人在劇烈運動時相關肢體會本能地配合動作,以保持身體平衡,到了大家都要高抬右胳膊時,劉克服的瘸手抬不到位,就會變得很古怪,讓旁人看了彆扭。劉克服打乒乓球能在本校稱雄,除了左撇子優勢,右胳膊的不規則動作可能也略有作用,起碼擾亂了對手的視線和心理。

這回他碰上高手了,人家一眼看穿其中的不對勁,喝令劉克服舉起手來。這一舉就讓劉克服喪失了神秘。但是應縣長有所不知,劉克服的右胳膊是不好碰的。縣長問他怎麼回事時他説沒什麼,還笑了笑,那笑容其實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