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人劍合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功力修為已經達到先天之境的人皆,具有收天地之元氣的能耐,差別只是在於收真氣的速度及體內丹田氣海的真氣儲存量多寡。
烈風致回想着當時師傅觀苦所傳下的金星七式心法並不齊全,幾乎可説是隻有説明到如何運用經脈以及凝聚金星真氣的法門,並沒有凝練體內真氣的方法和快速汲取天地之氣的方式。
且就連金星七式開宗明義所提到的、金星七式最高可七星齊發,威力奇大,足可排山倒海,翻江攪,但此類的行氣法門卻也沒有齊全,目前能夠發出四顆金星已是心法的極限。
可,這還是多虧了異劍心法中的氣貫百脈,及降龍伏虎心法裏的龍虎相生、內外並濟之功效壎uㄐa讓體內存放真氣的氣海不在只限於丹田一處,而能夠廣佈於百脈諸,才能有這等的修為,有大把的本錢來施放金星。
要不然若是以半年前剛下山時的修為,只要連放兩顆金星大概自己就已經虛倒地了。
但是┅┅要如何加快回氣的速度?
平時練氣時都是凝出金星,藉以收天地元氣再轉化成金星真氣,逐漸增加體內真氣的存量,若是在消耗了大量真氣時,施用此法,回覆真氣的速度確實很快,但在與敵人手時卻是無法運用此法。
而之前為了因應此狀況,便想出了其他應用的替代方法,先在體內存著一道金星真氣,藉以回回發出的金星真氣,及相似的天地元氣。
不過因為這一道金星真氣含量較小,所能收回來的真氣也較少,而且也無法快速轉化天地元氣化為已用,功效實在是有限的緊。
想要擁有以上兩種的優點,除非自己能悟出如何使金星自發地在體內運行、化天地元氣,而又不會被自己發出的心法了。
再不然就是┅┅┅┅┅是呀!就是在體外有另一處、可存放金星的地方,隨時能夠輸出大量的金星真氣以提供自身的所需,自己現在正好有──斬屍劍。
烈風致飛快地拿起放置在牀頭的斬屍劍。
就在握上斬屍劍的劍柄時,烈風致赫然發現,竟然由劍上傳來一股活潑的真氣。
烈風致呆愕了一會,懷疑是否是自己的錯覺,再次握緊劍柄,仔細察看。
沒錯!確實是一股活潑的真氣,而且還是金星真氣,覺一下金星的含量、其含量之大足可供給烈風致一次發出兩顆金星沒問題啊。
真沒想到斬屍劍竟然擁有自行收天地元氣化為金星真氣的功用。
烈風致差點就高呼三聲萬歲!然後抱著劍狠狠地親它幾下,用以表達對斬屍劍的敬意。
趕緊收起過度亢奮的情緒,立即握劍盤坐,運起金星心法,調息納氣,原本以一顆金星作為媒介轉化天地之氣歸於己用的效果便十分驚人,現在以斬屍劍來施用,其速度更是隻能用火速二字來形容。
才經過二、三個時辰,烈風致便威覺得功力已經恢復到原來的水準,若是以前至少得要調息個二天二夜才可能修練的回來,不過┅┅現在丹田裏的真氣似乎仍未飽和,還能夠繼續納。
烈風致沒有遲疑立即下定決心繼續納天地元氣。也就是因為烈風致所下的這個決定致使自己身體內所有的經脈能有進一步擴張的機會,原本在烈風致的體內各處,不論何時何處,都會有觀苦所傳授的降龍伏虎真氣保護著體內經脈的完整,這是龍虎心法的特也是優點,但也因此妨礙經脈的擴張及成長。
而此次戰鬥使得烈風致體內所有真氣完全耗盡,一絲不剩,就連降龍伏虎真氣也完全用盡,無法再發揮維護經脈的功能,使得這次的調息不但是能夠恢復真氣,又能達成擴張經脈增厚內力的效果。
不過,若不是此次是使用斬屍劍來調息的話,也無法有此種效果,主要的原因是在於烈風致的武功主體是由降龍伏虎真氣構成,想要產生金星真氣,必需得先修回龍虎真氣,才能轉化成為金星真氣,過程是十分的麻煩及困難,也就是如此,不管烈風致再怎麼納金星真氣用以擴充經脈,其效果都是十分有限。
也不知過了多久的時間,烈風致才覺到體內的真氣似乎已經飽和了,入的天地元氣由斬屍劍轉化為金星真氣後,擠入經脈之後隨即又曳開了去,這現象是平時練功培養元氣的極限象徵,也代表這是目前功力的最上限。
烈風致起身離開牀鋪,活動一下身體,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息,不但是內外傷全愈,就連功力也有極大的進展。
略一估量,之前的內力若是直接換算成金星的話,約可發出十六發上下,而現在┅┅烈風致緊閉雙目凝神細查體內澎湃的真氣藴含量,以現在的功力至少可以打到四十發!增強了幾乎三倍。
除此之外,烈風致更發現到自己原先體內並存的龍虎真氣及金星真氣兩種不同的內勁,竟然混合為一,成為另一種新生的內力。這內力本質上與金星真氣相同,至烈至極,極強霸道,擁有能克盡天下所有歹毒、陰狠功的特質,因為金星真氣依循著之前龍虎心法的路徑行走的關係,也因此兼具了降龍伏虎真氣剛柔並濟的特。
這樣一來,不但是內力上增強,就連招式的運用也更添靈活度,不在像以前只能直來直往而是多了幾分變化和柔軟。
烈風致內心的喜悦,已不是興奮兩字可以形容,有一種想要連發他二十來顆金星的強烈慾望。
烈風致持著斬屍劍,新生的金星真氣運行通體經脈,渾身上下竟泛出一層淡薄而朦朧的金芒,且是與斬屍劍上的那一層金芒極為相似,完全分不出有什麼不同之處,這似乎已經到達師父所説過的“人劍合一”境界。
這個發現讓烈風致更是高興,就連斬屍劍也發出代表喜悦的“嗡嗡”脆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