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24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局,也為了保全自己,情急之下閉門不令關羽入城,迫使關羽被迫向北突圍。
那天躲過一劫後,魯肅冷靜下來就開始擔心,萬一關羽沒能突出重圍,有個三長兩短,以劉備與關羽的兄弟關係,縱使自己乃是以國之大局為重,劉備又豈能放過他。
看了今這道檄文,魯肅才知道,關羽竟然真的戰死了,而劉備,也正如他所擔心的那樣,因關羽的死而遷怒於己,完全誤會了自己的意圖。
此時,那一隊輕騎已離去,沿城一線的燕軍,紛紛的將箭上的書拆開來看。
幾乎在轉眼間,沿城一線,萬餘號燕軍,都看到了他們大王的這道王令。
那一雙雙的眼眸,不由自主的便望着了魯肅,眼眸之中,暗藏着複雜的神。
魯肅只覺如芒在背,心中暗自發寒,他知道,劉備的那道王令,已然在燕軍將士心中起了作用,這一刻,恐怕不少人都在權衡着,是否該誅殺了魯肅。
驀然間,魯肅的腦海閃過一個念頭:此必顏良之計也!
郯城被圍,關羽到底是突圍成功,還是戰死,郯城方面本就沒有確實的消息。
而那一隊輕騎,又如何能突破鐵桶一般的圍陣,輕易的將這箭書入城中?
魯肅思來想去,只覺這其中破綻太多,便隱隱覺得,這必又是顏良在施離間之計,目的顯然是利用關羽之事,偽造劉備的王令,好讓郯城守軍自相殘殺。
想到此節,魯肅騰的站了起來,大聲叫道:“郯城被圍得水不通,我軍如何能突入重圍,此必顏賊偽造的王令,只為離間本將與眾將幹,爾等萬不可中了顏良的
計!”魯肅的一番警醒,並未能打消眾軍的疑慮,那一雙雙眼睛中,狐疑與陰冷依舊存在。
這個時候,魯肅也沒有辦法,他只能下令將那些書收繳,以免其擴散出去,蠱惑更多的將士之心。
只是,魯肅的努力,卻很快顯得那麼的徒勞。
城頭的那些燕軍將士,早就把王令的內容記在心裏,入夜歸營後,彼此間口耳相傳,很快就遍傳全軍。
未到一天的功夫,整個郯城中兩萬多的燕軍,便統統都知道了書之時。
私下的議論,一時風起。
儘管有人質疑那王令的真實,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魯肅的智謀,大多數的燕軍將官士卒,都堅信那道王令是真實的。
關羽已死的消息,很快亦傳遍全軍。
關羽平素傲慢無禮,得知他死了,這些守軍也沒多少人到可惜,但劉備素來善長收買人心,郯城的這些守軍們,對劉備的尊敬與忠心,還是存在的。
不少人都害怕劉備因關羽之死,會遷怒於他們,同時也因郯城被圍,固守的希望着淼茫,害怕死於楚軍之手。
於是,議論來議論去,眾人便開始達到共識,覺得應當遵從王令,殺了魯肅棄城突圍,如此,一來可以抵消前罪,二來也可不致於與郯城一起覆滅。
暗中議論之下,未及數天,一場針對魯肅的兵變,便已經開始暗中醖釀。
魯肅這些年在關羽的手下,也不是白混的,那兩萬的燕軍中,至少有一兩千人是忠於他的。
心腹耳目,很快就將這些風聞報知了魯肅,這些令人震驚的消息,無疑是將魯肅入了絕境。
顏良啊顏良,你的計策好生歹毒,你這是把我魯肅往死路上呀。」堂中的魯肅,口中恨恨自語,滿臉的憤怒與無奈。
焦慮不安的魯肅,卻只能踱步於堂中,苦苦的思索着應對之策。
郯城守軍中,忠於他魯肅的不過千餘號人,以這千餘人來對抗近兩萬想殺他的燕軍,顯然只有死路一條。
又或者,搶先一步離城向北突圍,親自去面見劉備呢?魯肅很快又想到,城外被圍得與鐵桶一般,自己僅憑千餘人就去突圍,無異於去送死。
苦思冥想,無計可施,魯肅的心情是越來越焦慮沉重。
驀然間,另一個念頭閃過腦海,魯肅突然間停下了腳步,眼神中湧動起復仇的神。
沉良久,魯肅暗暗一咬牙,無奈的嘆道:事到如今,或許只有這一條路,可以保全
命了,唉」城外,楚軍大營。
時近黃昏,顏良正與龐統在行帳中,圍爐取暖,品嚐着温酒。
帳簾勐然掀起,周倉大步而入,興奮的拱手道:啓稟大王,那魯肅率千餘兵馬逃離了郯城,目下正在寨外求降!」魯肅求降!周倉原以為,這個大好的消息,必會令顏良欣喜不已,卻不料,顏良如同早有所料一般,只是冷笑了一聲而已。
軍師,看來你的離間計果然是妙啊,這位魯大都督終究還是個怕死之徒。」顏良讚歎道。
耳聽此言,周倉卻才驚喜的意識到,原來自家大王早就設下了計策。
龐統微微一笑,説道:魯肅一降,城中餘下燕軍必是人心瓦解,多半會選擇在今夜棄城向北突圍,還請大王早作準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