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7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軍方他們是爭不過了。
在內,浩海阿兄剛被擢升軍統領,護衞宮城,清之阿兄掌管京城巡防,自是固若金湯。在外,北地九州自不必説,其他地方的駐軍,但凡和陳家有絲毫牽連,主將都被換成陛下身邊的近衞將領,同樣忠心耿耿。
如此一來,他們只能文鬥。”
“他們?”張河疑惑,“除了安平侯、鎮南王這一派,還有別人?”李文武點頭,“在京宗親,各地藩王,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
“你想啊。這些宗親,不説這些年幹過什麼好事,就説當年陛下被貶為郡王,他們都沒放一個。哪一個和陛下同心?
這些,他們自己心裏都有數,知道自己不討陛下喜歡,保不齊收拾了陳氏,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至於藩王,陛下在軍方隻手遮天,他們豈能不怕?
如果能絆住陛下的手腳,不去找他們的麻煩,他們當然願意推波助瀾。
京中局勢更是複雜。
且説安平侯和鎮南王這兩位異姓王侯,百年大族,都有實權在手。
歷經天齊朝的舊臣裏,屬他們兩個職權最高,身上的污點最重,也是陛下最看不順眼的。
可是當初沒有這兩顆牆頭草幫忙,把陳禎和他的心腹扣下,又暗中遊説,百官也不會那麼快就倒戈陛下。
新立之事就要費上許多周折。
如此説來,他們也是功不可沒,於公於理,陛下都得忍着他們……”説着,李文武壓低聲音道:“林軒懷疑,陛下和他二人應該早有盟約,聯姻就是其中一個條件。”張河一驚,“可是陛下不是一直沒有理會他們上諫納君妃的奏摺嗎?莫不是……陛下想反悔?”李文武搖了搖頭,沉道:“反悔不至於,只是今時不同往,現在是陛下佔了優勢,當然不會聽之任之。”頓了下,他靠近張河耳語道:“你沒忘了聖慈太后是怎麼死的吧。”聞言,張河微微了一口氣。
他當然沒有忘記!
聖慈太后,也就是天順帝的生父。
當年先帝駕崩,第二,他就被發現在自己寢宮“懸樑自盡”了。
先太皇太后對外宣稱他是對先帝用情至深,為先帝殉葬,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件事和大陳氏、小陳氏不了關係。
李文武見他有所明悟,繼續道:“陛下對他們恨之入骨,想必也十分厭惡後宮手朝政。”
“他們想送哥兒入宮給陛下吹枕邊風,這算盤就打錯了。
何況,貴君是什麼?
位同副後,生下的皇子,只比嫡子次一級。如今皇后殿下身體欠佳,不説陛下願不願意納貴君,軍方將士首先不會答應。”張河點頭,“這事,我倒是聽阿爹説了。”高皇后是高將軍之後,不説他本人的戰功和風采,他父親和兩位戰死的兄長在軍方受萬人敬仰,擁護者眾。
而今皇后病重,安平侯等人巴巴地讓皇帝推選貴君,還不是打着取而代之的主意?
陛下年輕力盛,若讓貴君誕下皇子,只要嫡出的皇子不在了,貴君所出便是繼承大統的第一人選。
一旦皇后有個萬一,難保他們不會出昏招。
如此一來,三位皇子殿下的處境非常危險。
這就是張家人為什麼反安平侯和鎮南王,連帶着張河也對那二人嗤之以鼻的原因。
張河疑惑道:“可你剛才又説陛下有言在先,不會毀約。那現在是?”李文武:“這些都是林軒跟我説的。他的意思是,陛下其實也只是在討價還價,貴君的身份他不想給。但答應納入後宮的某些人,還是會收下的。”張河一聽便覺得鬱悶,“當皇帝也不容易啊。到這個份上,反而連娶誰都不能自己做主。”
“那不然還能如何?”李文武嘆了一聲:“帝王嫁娶,不僅是家事,也是國事,豈能憑喜惡而定。”張河點點頭,接着一拍腦袋,道:“怎麼説到這上頭來了,這些和林軒入朝為官的事有關係?”
“當然!”李文武道:“你細想,陛下和這些臣子的拉鋸戰已經打響。”
“這第一局,陛下納妃勢在必行,但也收回了貴君尊榮,算是平局。
往後,這樣的爭鬥少不了。
安平侯他們有什麼依仗,你都看得出來,那陛下有什麼呢?他憑什麼去鬥這些滿嘴禮義道德,動不動就來個死諫還軟硬不吃的文臣?”張河掰着手指數了數,發現皇帝果然不佔優勢。
陳禎被處死後,宰相之位懸而未決。而六部中,户部尚書之位空懸,吏部是何諺,刑部是秦老的長子就職。
這兩位都是新官上任,在朝中基尚淺。
但另外三部的尚書卻是由侍郎晉升而來,不是宗親也出身高門。
不説他們本身浸朝局之深,就是他們背後的宗族也不容小覷。
要知道,這些人可是歷經陳氏動亂,在天齊帝這十六年間夾縫求存,即便有些污點,最終還是保全了自己,贏得新帝啓用的臣屬。
不論是陛下提拔上來的近臣,還是新科將入朝廷的天子門生,哪裏鬥得過這些官場上的老油子!
張河越想越心驚,“不得了了。這哪裏是榮華富貴,分明是火坑!那林軒還要往裏頭跳?咱們不摻和就不行嗎?”李文武又是一聲長嘆,“躲是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