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五章行路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蔡邕早年喪,只有一個女兒。而去年女兒出嫁後,家裏也就沒有什麼人了。

除了那些家僕奴婢之外,諾大的宅院中,倒是董俷的地位頗為超然。而蔡邕也很率,在回家的第一天就對家中的奴僕説明:我不在時,有事可以向董家賢侄稟報。

儼然成了蔡家的主人,讓董俷哭笑不得。

董俷沒有雖蔡邕去出席各種應酬。那些之乎者也,詩作賦北窗裏的快樂他更無法理解。蔡邕有時還會奏上一曲,但對於董俷而言,那錚錚之音,無異於對牛彈琴。

所以去了一次之後,他就堅決不再去了。

當然,董俷的行為在眾多名士眼中,無疑是鄙不堪。再加上他相貌醜惡,更令人有一種掃興的覺。董俷不去,他們也都高興,拉着蔡邕更是不肯放他回家。

閒來無事,董俷除了練武之外,就是幫助蔡邕整理車仗上的那些書簡。

滿滿騰騰的足有數百斤重的書簡,要想整理下來,的確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作。至少對於董俷而言,絕對是無比的艱鉅。而這個時候,黃劭的作用也就顯現出來。

他對整理書簡的工作頗有條理,家奴不識字沒關係,他也會安排的很得當。

董俷倒也非常樂得清閒,他知道自己過去也是添亂,索在一旁觀察黃劭的表現。

一天、兩天…

董俷和黃劭並沒有什麼談,卻發現此人的才能長於治理。再繁瑣的事情,他都能想出最簡單的應對之策。若是放在地方上,想必也是一個能吏。沒錯,就是能吏。

相對而言,黃劭的謀劃和佈局,就要差一些。

對黃劭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董俷還是很開心。有時候更主動和黃劭説話,讓這個出身落魄低下的寒門士子頓時生出的之心。到了第三天,書簡大都整理完畢。黃劭趁此機會,從蔡邕的藏書中翻出了一部五經之一《尚書》,津津有味的閲讀起來。而董俷呢,在練武之後,則會抱着一卷司馬遷的《史記》吃力啃讀。

第四天的時候,顧雍告辭離去。

董俷代蔡邕送顧雍出了圉城,臨別更是依依不捨。

此時的顧雍,聲名並不彰顯,甚至有年少輕狂的味道。見董俷如此重情意,他也非常的動。若非身後有家族困擾,倒也真的想要留下來,為董俷出謀劃策一番。

“阿醜兄弟,今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雍有一言,願送於賢弟。伯父位高,卻又出身鄙。為六郡良家子,卻不得士大夫所看重。更兼主掌河東與司隸…遲早必為他人所嫉妒。賢弟,你董氏一門想要出人頭地,任重而道遠。”董俷點點頭。

回想評書中的董家,也確實如此。

董卓一生起起伏伏,可以説是經歷忐忑。在評書出場時,就被黃巾所敗,險些丟了官。後來雖然帶兵入京,卻成了千夫所指。一個家族的崛起,果然堅信。

“元嘆兄長,可有化解之策?”顧雍説:“兄雖不才,願為賢弟謀之。賢弟在西涼頗有勇武之名,而董氏在雍涼兩地,也算是大家。若有危險時,可以暫避雍涼,靜待時機…若雍涼不可留,則可西出武威,圖謀西域。總之,我與賢弟之策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忍’字。”董俷思忖很久,自言自語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嗎?”顧雍聞聽不由得一怔,驚奇的凝視董俷半晌,突然笑道:“賢弟這句話,大善!”大善?

董俷心裏暗自苦笑。

忍,忍,忍…

卻哪裏是那麼容易?他老子董卓的情之中,又豈能用‘忍’字來化解?不過顧雍之言,倒也的確是頗有見地。雍涼之地嗎?董俷的腦筋開始運轉,盤算起來。

顧雍看看天,握着董俷的手説:“賢弟,天不早,我當啓程趕路。他有緣法,你我自當能夠再見。”

“元嘆兄長,前途崎嶇,還望兄長珍重!”

“珍重!”顧雍説完,翻身上馬。

一騎向遠方行去,但聽得從官道盡頭傳來顧雍的歌聲。

董俷站在路上,手牽着馬。董鐵和黃劭默默的站在他的身後,誰也沒有開口説話。

許久,當顧雍的背影在官道消失,董俷這才長出一口氣。

“我們回去吧!”他跨上了戰馬,忍不住又朝遠方看了一眼,然後神情落寞的對董鐵、黃劭二人道。

前途崎嶇…

這不僅僅是對顧雍的贈言,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珍重吧,兄長…你我共同努力。他待董俷能有所成就,定然再登門拜訪。元嘆兄長,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