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死亡荊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風歷107年,1月1。
石容海率軍三萬與淺水清決戰藍草坡。
此役戰果再度震驚天下,石容海三萬大軍為淺水清所敗,最後只剩下五千人跑了出來,餘者皆戰死當場。
一時間,淺水清的不敗聲名再度轟揚,世人都知道天風人又出了一位蓋世英雄,常勝將軍。
而這位將軍顯然與以前的將軍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比任何將軍都更殘忍,更狡詐,更兇狠,也更無所不用其極,他的戰術多變,思維奇特,用兵詭詐,狡之處令人砟舌。
藍草坡一戰,淺水清大獲全勝。
此戰,既是新年第一戰,同時也是他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大規模野戰。
同時,在這一戰裏,他接連創下了幾個記錄,為後人所知,為史書所記錄。
淺水清不是歷史戰場上第一個以少敵多正面擊澇手的將軍,也不是第一個以少數兵力包圍多數兵力的將軍,但他絕對是第一個以少數兵力擊對手,且採用四面包圍戰術試圖全殲對手,同時還沒有主力全出的將軍。
他的熊族武士,自始至終就沒上過戰場。他們作為震懾力量和最後的預備隊,始終都處於旁觀狀態。
同時,淺水清也是第一個以少敵多,在面對非潰敗戰鬥的正規軍隊裏,打出無損狀態的將軍。
無損的概念,就是沒有成建制的士兵傷亡,幾乎每個戰鬥單位在戰後都依然保持着基本的戰鬥能效。除受傷之外,其死亡士兵不超過總兵力的百分之一。
在以往,以少敵多的無損戰爭,大都是建立在對手士氣嚴重不足,一戰即潰的情況下。
但是石容海的部隊,卻在藍草坡一戰中發揮出無畏的戰鬥神。他雖然敗了,但是止水軍在最後時刻發出的戰鬥豪情卻令所有人到驚訝。
淺水清的血香祭大旗,震懾中遼,嚇倒投降派,同時也怒死忠主戰派。
所以,他的部隊,要麼是一仗不打,直接下城,要麼就是血戰連連,絕無取巧。
這和他這個將軍的特有關,也和他們打得是侵略戰爭有關。
侵略戰爭本身,就極容易引起對手的強力反彈。
而在這種情況下,淺水清竟然能取得一場戰事里正面對決中的無損型勝利,就令人不得不歎服,也難怪他敢有如此作為,不怕怒對手了。
此外,淺水清還創造了一個歷史的記錄,而這個記錄,其意義遠超過前兩個記錄。
那就是他是第一個在冷兵器時代,真正大規模使用弓箭殺傷對手的將軍在這一戰裏,淺水清所使用的弓手數量比和出的箭支比,高得驚人…
藍草坡一戰,無雙的三千名手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功效。平均每個弓箭手出大約一百二十支箭,差不多是常規戰爭中弓手箭的十倍量,以至於戰爭結束時,這三千名弓箭手累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了,許多士兵甚至手指都被弓弦刮爛。
整整三十六萬支箭,一戰空,這在古戰爭史上三萬人以下規模的戰鬥裏,是極其罕見的。小説如此大規模的使用弓箭戰鬥,製造種種形勢保持距離,甚至不惜貼身近戰,充分利用厚盾戰甲優勢進行戰鬥,可以説是淺水清的一大發明。
三十六萬支箭,總計發一百二十次,每次覆蓋面積為2200平方米,累計覆蓋土地面積高達2萬4千平方米,幾乎囊括了整片戰場面積,將所有的土地,都狠狠地刺上了一遍。
這些弓手就象是季播種的農夫,不放過每一寸土地,有些地方甚至要反覆耕耘上數遍數十遍。據估計,死在這些箭下的止水戰士,差不多有足足一萬五千人,佔據了止水軍傷亡的絕大部分。平均每24支箭就奪走一個敵人的命,一輪箭雨擊,平均倒下124人。
大地上密密麻麻滿了的黑羽白杆,就象是秋成的稻穗,在風中搖曳晃動,那些鋒利的箭頭,散發出清冷的寒光,照人心魄。
此次大戰,石容海的騎兵,弓箭兵盡歿,兩萬餘步兵方陣在接受了箭雨的瘋狂洗禮後,更是所剩無幾。
短短數百米的道路,硬是被淺水清打造成一條佈滿了死亡荊棘的血腥通道,每一個從這裏經過的戰士,都註定了要被這片荊棘刺傷,刺中。
藍草坡之戰後,無雙的弓箭手部隊名氣大增,由於當時那片土地上密集的箭支實在是太多了,給人以處處荊棘之,連回收都極為費力,因此當時鐵風旗有人將這支長弓營叫成了荊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