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大明英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實在對不起各位衣食父母,漏傳了一章,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了,只能趕快傳上來了。實在抱歉,這裏特別請罪,可巧這章正是250。唉,這也太巧了。
孫承宗動的站了起來,聲音有點發擅的説:“皇上,一將無能累死千軍,不蒙皇上搭救,老臣這一輩子的英名,恐怕要毀之一旦晚節不保了。”
“孫老師所言差矣,怎可如此謙虛?以三千對十萬蒙古兵,仍然重創敵人,並殺死數萬蒙古兵,如此驕人的戰績,本應舉國同慶才是,孫老師如此謙虛,讓其他將士如何自處?”朱由校説的也是實情,如果按着戰局的發展,如果自己不率兵來援,估計孫承宗能讓蒙古兵慢慢的給磨死。但問題是現在自己來了,一片烏雲就此吹散。而孫承宗前幾天的努力成果,就必須有個説法了。以一比三十的人數差,仍然能殺敵如此之多,這本是戰爭史上的一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是會鼓舞整個大明人心的。這是必須的定xing。無論是從任何角度出發,都應如此應對。
孫承宗聽了之後,也是一怔,自己從昨天到今天被蒙古人折磨的的確是夠慘的了,眼看着自己所帶領的淨軍和百姓、押送人員、宦官雜役只能困守在這方寸之間,任由敵人投石機的從天而降,帶走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已經陷入了絕境,更讓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而今一聽皇上的話,突然也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是啊,自己以如此少的兵力。對付數十倍的蒙古包軍,不僅沒死幾個人,相反,前後殺了上萬甚至數萬名蒙古人,這要是放在以前,那絕對是舉國歡慶的大捷了。至於死難的淨軍,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不免陣前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而且皇上所點的其他人,不正是以前所指浴血奮戰的遼東將士嗎?
其實朱由校哪裏會想到這麼遠,不過是讓孫承宗安安,不要把調子定的這麼高,在敵我傷亡如此比例失調的情況之下,還自認是敗了,那不敗的勝仗又是什麼樣的情形?
孫承宗聽了皇上的話。當然也得接着謙虛謙虛,而眼前戰場上的情形,也迅速未戰先決,進入了掃尾階段,放着自己訓練的軍隊、製造的武器,終於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説不自豪那是騙人的,‘淡定淡定’朱由校不斷的jǐng告着自己,這年頭是講究城府的時代,萬事都得端着。不能象前世那樣喜形於sè。不過這點朱由校做的可是真不到位,雖然不住的jǐng告自己淡定。但那快咧到了耳朵的嘴角,那看什麼都放光的眼神,早已把一副豬哥模樣的自己暴無遺。
在孫承宗的伴同報告之下,朱由校瞭解了這幾天事情的始末,其中對於那些臨死這前,整理鐵網區鐵網的百姓義仕,最為高看一眼,聽的也是熱血沸騰,中國,從來都是不缺少脊樑的,無論是土大夫階層,還是平頭百姓升斗小民,有的是愛國情懷,不懼任何死難、不怕任何威脅。他們有可能並不熱愛大明的統治階級,但他們卻深深的熱愛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和人民。老百姓講話了:好狗還得護三村呢,何況是知理曉表的人呢?
這種熱忱、這種犧牲jing神,是值得表彰嘉獎的,朱由校二話沒説,對於這些愛國人仕,敢於直面異族的屠刀、鐵騎的勇者,決定立碑永記。這時候的中國,其實是一個沒有民族觀念的國家。雖然歷代都不缺民族魂的存在,但這股凝聚力,卻是遠遠不夠的。
如何造就大漢民族魂,讓異族不敢欺辱,無論什麼外力都是不夠的,這需要內在的一種民族向心力、自豪,讓人提起大漢都以此為榮。這裏不談什麼中華民族,不是搞什麼分裂,萬事講究一個主,牽牛要牽牛鼻子。漢人佔據了目前大明的絕絕絕絕大數,漢人強了,大明也就強了,漢人弱了,那些極極極極小數民族再強,又有何用?如秦良玉很強,一對一單挑滿族絕對立於不敗之地,相同的兵力,八旗也不是對手,但很顯然,他們只是那極極極極少的民族,再強也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而這些英勇壯烈的百姓,就是提高民族意識的一個小小開始,這裏不僅要去讓大明百姓懷念這些壯烈而死的英靈,還要讓他們知道何為‘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雖千萬人吾願往也!’等等這些大漢民族最優良的品質,最難能可貴的抵抗污辱的jing神。絕不能僅僅依靠儒家和佛家的那樣觀點。但凡大漢民族有了凝聚力、民族魂,別説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就是再高科技武器林立,我大漢民族又懼的誰來?如果還是那些人人打自己的小九九,心、勁都不往一起使,恨不能十個人有十二個想法,那就是再多幾個穿越的,也是枉然。
“孫老師,朕yu為這些英勇就義的百姓立塊碑,讓大明官員、百姓永遠的緬懷、記念他們,以他們不屈的jing神為萬民抵抗異族侵略的指引方向,使我大漢民族敢於直面任何侵略,敢於用自己的生命悍衞我大漢民族的尊嚴。孫老師看可好?”朱由校愛立個碑,這個興趣愛好當然是眾所周知的,然是立了一塊善人碑,然後在西華門又為宮變死難的宦官淨軍們立了一塊忠勇碑,再在又要為英勇百姓立一塊忠義碑,孫承宗立刻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古有千金市馬骨,現在的則是皇上建碑買人心,也算是一個道理了。於是説:“皇上此舉有情有義,是明君聖君之舉,冤死的百姓,泉下有知定當皇上的恩賜。而大明的百姓知道皇上如此義舉,也定會對這些百姓的義舉更加的肯定,更會對皇上擁護有加。”
“嗯,孫老師所言極是,朕不僅要為這些為大明敢於獻出自己生命鮮血的百姓立碑著作,以後諸如岳飛、文天祥等這樣的大漢民族的民族英雄,再立新碑,讓大明百姓知道,凡是忠臣義士,必將世世代代,受萬軍景仰,而對於象秦檜這樣的賣國賊、漢jiān,亦將受到永世唾罵。”忠臣義士,朱由校向每個文武官員徵集的效忠書,要的就是追求忠臣的效果。而不管前世的學者界、歷史界如何定位岳飛的英雄地位,這裏朱由校首先肯定了他民族英雄的地位,什麼只是狹隘的為了宋朝趙家,我呸!你丫兒不看歷史?那是中原的和法政權好不好?為了什麼五十六朵花,如此踩踏、摧殘大漢族這朵花,分清認明瞭,大漢族這朵花是佔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位置。大明,漢族興、則大明興;漢族滅、則大明亡。這才是主。所以朱由校提出了宣揚如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魂。而對漢jiān賣國賊等,則學習杭州鐵人永世跪下贖罪。讓大明百姓以辯臣jiān。
“皇上英明,如此宣揚他們的英雄事蹟,必將使人們會崇拜、效仿這些英雄人物,對於開啓民智是有相當大的好處的。”開啓民智這個詞,是孫承宗從徐光啓那裏學過來的,而徐光啓則是跟着朱由校所學。
很快朱由校就把建碑事宜吩咐了下去,這次的碑當然是要建個高大威猛形的,離官道一里地外,讓南北、東西兩條路上都看的清清楚楚,有水泥了,再建石碑就太可惜了。首先石碑受石材、拖運等等所限,本建不高,而有了水泥,搞個鋼筋混凝土形的方尖碑,一就是上百米高,那才有看點,能人所不能才能引住人。
而針對這次戰鬥犧牲的那三十多人的淨軍,則就地安葬,而在西華門重新立碑永世留念。為救淨軍而中途被蒙古軍拋shè而死的,按戰亡處理,有遺孤老人的,按三倍大明死亡撫金處理,以後優先安排進皇家所設作坊工作。
在戰場上轉着代這些事情一直到滿桂等回到戰場,此次擒獲蒙古戰俘二千多人,百姓、物質、戰馬等還在統計當中。朱由校耐心的看着,而此時戰局已定,跟在後面的商團也在戰場的外圍開始了指指點點,相互評論。
本來這些人也是看在了田爾耕的面子上,才來捧皇上臭腳的,田爾耕的社手段相當的強,這一個月以來,儼然成了京城商界的一個代表人物,又有錦衣衞指揮使的官身在那裏鎮着,許多的商家,這次不是為了圖什麼利,最主要的是衝着皇商這塊牌子去的。商人基本上都是jing明的,天子腳下的商人更是jing上加jing,對政治、官場等走向、風吹草動也是知之甚詳。皇上這段時間又是衞生紙又是玻璃酒店等等實體,搞的可不是一般的紅火,那一件都是讓人眼紅不已。和他老人家攀上點關係,真可謂是受用無窮了。別説這次田爾耕説的如此誘人,就是這次是單純的賠本賺吆喝,也會擠破了頭、銷尖了腦袋也在衝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