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章我們絕非軟柿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25年3月3,隨着最後一面藍底米字旗在加拿大緩緩降下,聯合王國終於成為了歷史,愛德華八世宣佈退位,曾經盛極一時的不落帝國無可挽回的走向了分崩離析,不列顛王國、愛爾蘭共和國、尊德皇為新元首的加拿大、宣佈完全獨立的澳大利亞聯邦和新西蘭…

大洋州,澳大利亞。

這裏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能作為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裏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藴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

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只是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1月181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當中包括736名囚犯。八天之後的1788年1月26,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地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羣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集散中心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地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1961年1月1,澳大利亞的六個殖民區通過全民公決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1925年3月3,澳大利亞宣佈離英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聯邦制國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第一任聯邦總統由德高望重的威廉。莫里斯。休斯擔任,這位1864年生於倫敦、1884年移民澳大利亞的威爾士人曾經當過碎石工、牧場巡界員、海員、飯廳管理員、牛販子、剪羊工、演員、貨物核對員、管家和雜貨店老闆,擔任過全澳碼頭工人聯合會主席、立法會議議員、澳大利亞聯邦國會議員、英國王室法律顧問。

並在1915年到1923年期間擔任澳大利亞聯邦總理。作為工黨領袖和總理深受人民擁戴。

在取得獨立之時,澳大利亞人口約650萬,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國民收入總值達到歐洲中等國家水平,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和支柱,全國擁有羊1。1億隻、牛1千多萬頭,年產羊近40萬噸,牛、牛油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農作物播種面積逐年增加,年小麥產量達200多萬噸,採礦業則是澳大利亞的另一支柱產業,其中採金業佔到礦業總產值地一半以上,年產黃金超過100噸。此外還有大量地銀、鉛、銅、鋅、鐵、煤礦石開採和出口。

這樣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卻並不發達,到1926年全國鋼鐵產量僅2。5萬噸,且鋼鐵大都用於修建鐵路而非軍工和造船業,聯邦陸、海、空軍在戰爭時期曾向英國輸送兵員總計達51萬人,這些人大都在與同盟國的作戰中喪生,戰後回到澳大利亞地僅有不足五分之一且多為傷兵,這使得澳大利亞在戰後陷入長期的兵員枯竭狀態,目前三軍總人數僅有不足10萬人,其中陸軍編有4個師7萬多人。裝備英制武器但缺乏重炮和裝甲車輛,海軍在1914年鼎盛時期擁有1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2萬餘名海軍作戰人員,是大洋州有史以來的第一支海軍,但是這些海軍力量大都毀於支援英國的作戰中,以至於到1925年英帝國滅亡時整個澳大利亞只有2艘舊式巡洋艦1艘驅逐艦和9艘炮艇,1。5萬名海軍官兵多歸屬於海防守備部隊;空軍僅有一個大隊60多架作戰飛機和一百多名飛行員,加上後勤人員也才1千餘人。

在1925年到1927年間,雖然獨立後的澳大利亞在國防上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總體上仍是一個皮薄多的香饃饃,到了1927年3月,餓狼終於來了!

2月3本政府正式向澳大利亞遞通牒,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奉本天皇為元首,並接受大本帝國皇軍的“保護”條件是每年向天皇“進貢”500萬頭羊、25萬噸羊、10萬噸黃油、10萬噸酪、50噸黃金、200萬噸鐵礦石、500萬噸煤礦石、1萬噸各種魚類。

同一天收到本政府外通牒的還有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方的新西蘭,這個面積僅有27萬平方公里地前英聯邦國家被要求每年“上貢”100萬頭羊、5萬噸黃油、5萬噸酪、5噸黃金、1萬噸魚和鐵、煤礦石各50萬噸。——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政府隨即拒絕了這橫蠻無理的通牒。

2月11本政府向兩國遞了最後通牒,企圖以戰爭脅迫兩個大洋州小國就範。

在緊急召集議員和軍隊將領開會之後,澳大利亞總統休斯決定拒絕接受本最後通牒的要求,而在一天後。新西蘭也作出同樣的決定——本人所謂的進貢幾乎就是變相統治,出每年大部分收入意味着貧窮、落後和災難。

3月13本對澳大利亞、新西蘭宣戰。

在用宣戰回應本帝國之後,澳大利亞、新西蘭先後宣佈全國總動員,但凡能夠上戰場地都應拿起武器保衞祖國,兩國還宣佈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抗本帝國的侵略。

從3月中旬,從新加坡和塔希提海軍基地出發的本艦隊襲擊和封鎖澳、新兩國的海上運輸線。並對兩國部分沿海目標進行了炮擊和空襲。

本政府此次侵略雖是擺經濟危機地無奈之舉,但是謀取澳、新可謂是蓄謀已久,在本宣戰後的第2天,駐紮在新加坡第21師團的松平旅團和中井騎兵聯隊即做好了登船出發的準備,他們作為首批進攻澳大利亞地本軍隊於3月17登船完畢,隨後在本第3艦隊一部的護送下啓程前往澳大利亞。

本軍部雖然看不起由移民組成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畢竟兩國尤其是澳大利亞地域廣闊,於是在松平旅團和中井騎兵聯隊出發之後,又調了熊本第6師團、札幌第7師團和部分海軍陸戰隊組成大洋州方面軍,這批部隊於3月底在海軍艦隻的護送下從本土出發。

由於德《新加坡密約》仍舊有效。德國於15宣佈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斷絕一切外關係並凍結兩國在本國的資產。但沒有扣留兩國滯留在歐洲的商船,而智利、墨西哥未對兩國採取任何敵對措施,兩國商船仍能在美洲進行正常貿易活動。

在德國的授意下。不列顛王國主動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伸出援助之手,國王羅伯特一世的特使告知兩國元首,不列顛王國願意無償提供武器、彈藥和教官協助他們抗擊侵略者,考慮到澳大利亞、新西蘭曾長期作為英系邦國,本國公民與不列顛公民之間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兩國很快接受了不列顛王國的援助。

從3月底開始,不列顛王國開始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徵召支援前往澳、新作戰地“志願軍”一週之內共徵募了16萬名曾在英帝**中服役地不列顛公民,其中約有7千人為海軍作戰人員,另有63人取得過英帝國空軍的飛行員資格。這些士兵很快在愛丁堡和利物浦集結。武器由德國的蘇格蘭傭兵公司提供,中高級軍官由不列顛皇家衞隊提供。

此外,一批從德國海軍中退役地輕型艦隻和潛艇經由不列顛王國轉手賣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在這些武器付到澳、新軍隊手中時,兩**隊必須首先頂住本人的第一波攻勢。

澳大利亞漫長的海岸線沙灘遍佈,適合登陸作戰的地點較多,而守衞這條海岸線的海軍守備部隊在人數和裝備上都嚴重不足。3月20,當1200名本士兵在戰列艦“陸奧”號、重巡“古鷹”號的掩護下從澳大利亞温德姆東面的一處海灘登陸時,防守此處的一個澳軍連隊被本戰艦的炮火所擊潰。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裏,松平旅團剩餘地7200名士兵和中井騎兵聯隊的500餘名騎兵也順利完成登陸。

當晚,登陸的軍開始向温德姆城進發,守衞那裏的僅有不到200名澳大利亞民兵,他們手裏只有92支李。恩菲爾德步槍、36把左輪手槍和40幾把獵槍,沒有機槍、大炮,彈藥也十分缺乏,但這些澳大利亞人擁有一顆勇敢之心。

儘管對手沒有對付騎兵的機槍和手榴彈,可軍第21師團直屬騎兵聯隊的進攻卻碰到的釘子,100多名騎兵打算趁黑摸進市區,卻被澳大利亞人用來驅趕野狗的霰彈獵槍打得暈頭轉向,8名奄奄一息的本兵被留在通往城鎮中心地街道上,倉皇撤離的那些騎兵身上也或多或少的留着一些小小的鐵丸。

緊接着,松平旅團的指揮官松平治派出兩個步兵大隊企圖以人數優勢來摧毀澳大利亞人的抵抗意志,只見1000多名本兵端着刺刀、貓着一路小跑着向前推進,澳大利亞民兵們依舊沒有和本人正面對抗,而是隱藏在鎮內各個角落打冷槍,接受過嚴格戰術訓練的本兵們被這樣的城鎮游擊戰得狼狽不堪。

只可惜這座小城規模太小本兵人數太多,折騰了大半晚之後,温德姆的槍聲終究還是平息下來,此前澳大利亞人取得了斃傷敵軍61人的戰果,但也惹惱了自以為不可戰勝的本軍隊。天亮的時候,全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本士兵趕到一座教堂前的空地上,在這個神聖的地方,本人的機槍響了…

2月22,澳大利亞各地的廣播中傳出了總統休斯那蒼老而堅定的聲音:“澳大利亞聯邦的公民們,我不得不懷着悲憤的心情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就在前天,數千名本軍人在我們西南部的温德姆海灘登陸,並在當晚攻佔了温德姆鎮!作為一場戰爭,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接受,然而令人髮指的是,本兵居然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屠殺了1241名手無寸鐵的老人、婦女、兒童和放下武器的民兵,每一個死者都是澳大利亞公民,每一個死者在臨死之前都舉起了雙手!如此殘酷的事實讓我們看清了我們的對手,他們是冷血的魔鬼!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戰鬥!戰鬥到底!澳大利亞萬歲!自由萬歲!”短短數天之內,大批澳大利亞軍隊、民兵和拿着各種武器的平民迅速向西南部海灘集結,火車上坐滿了羣情奮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附近的牧場主騎着馬帶着獵槍和獵犬奔赴戰場,農民、礦工們也自發起來組成保家衞國團。到3月29温德姆戰役發起時,聚集到軍登陸地點的澳大利亞軍民超過15萬,這支軍隊的士氣無比高漲!

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在此期間不斷有新的力量加入進攻者一方,儘管本人擁有先進的武器和戰艦的支援,但在被怒的澳大利亞人面前,在視死如歸的澳大利亞人面前,他們終於退卻了。

4月2,登陸的本兵全部撤回登陸船隊,澳大利亞人用巨大的犧牲取得了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勝利,無數人用鮮血和生命向世界吶喊:我們不是弱者,別想把我們當軟柿子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