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楊氏書院的成立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李綱的到來,還有李二的題詞,讓楊氏書院的名聲很快就傳了出去,這樣,就很快有一些的小有名氣的小儒,大儒們到來自薦為書院的老師。
這些新來的老師,其實名氣並不是很大,甚至説是沒有什麼名氣,可他們卻是奔着李綱的名氣來的,他可是兩朝做過三個太子的老師的,甚至現在他還掛着一個太子師的位子。
可這些人經過李綱鑑定之後,最後決定,他們最高只能達到中級班的水平,而且是從啓蒙老師到中級班老師很是平均,每個等級都有兩人,於是,楊恆樂了,這正好可以把這幾個班給建成好了,李綱,還有孫道長,袁天罡他們也可以清閒很多了,偶爾可以給學子們上一課。
“學文,這怎麼安排,你樂什麼。”
“怎麼安排,既然李教授你鑑定好了的老師,那就按照他們的能力來帶班好了,李師,宋師,他們就當啓蒙班的老師好了,我的想法是這幾個班現在先讓兩人一班,兩人一班帶着,時間長了之後在定出正師,輔師之分,張師,劉師,任普通班的老師,王師,小李師任初級班的老師,孫師,徐師任中級班的老師,他們也同樣是會分出正師,與輔師之分,這八位老師都是文學方面的老師,而算學,作為啓蒙跟普通階段的則是讓小娘來擔當,當有學生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也可以相應擔任算學老師,那個時候小娘就可以離出來了,而袁道長則是先擔任初級班的老師。中級班的算學自然是由我來擔任了。孫道長可以在各個班之間傳授一些健身。以及醫學知識,能夠讓學生們都能簡單的斷定一些
常的用藥,甚至幫助孫道長揀選一些藥材,孫道長也可以從裏面選擇合適的弟子來當親傳弟子。”楊恆一口氣説了這麼多,大家都沒有任何意見,那自然就算是通過了,“可是,學文。怎麼沒有老夫的位置呢。”
“嗯,我沒有説過麼,好像我説過麼,你可以到任何一個班給他們相應的講解一些典籍,甚至可以給這些老師們再傳授一些東西,還有就是我想讓你擔任副山長也就是副院長,這山長,也就是書院的院長自然就是我的了,不是説我的水平有多麼厲害,這書院算是我們楊家的。而且是我主持建設起來的,那自然這書院的院長就是我的了。這李教授你沒有什麼意見吧?”
“好,就依你。”李綱很痛快就答應了,他也知道,這個副山長對他來説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他本來想能當一名教授就不錯了,沒想到楊恆竟然還讓他管理這個書院,這其實不用考慮就可以知道,楊恆現在的年齡這麼小,自然不可能一直在書院中了,也不可能一直管理這個書院,那自然管理書院的這件事情就放在他身上了,其實他還是樂於管理的,也能發揮他的所長了,雖説教過三名太子,有兩名沒有當成皇帝,就是眼前這位也有些玄,可這都不是他的原因,他很是心安理得。
“那這稱呼?”既然擔任了領導的職務,那必須是要關心一些事情了,雖然楊恆沒有給他分工,他也知道,他需要事事關心了,“稱呼呀,在中級以下還是稱呼老師好了,我們這裏又不是什麼衙門,也不能稱呼什麼助教啥的,高級班的就稱呼博士吧,這要跟朝廷配合起來,還有是能夠有單獨的學問小屋之後,就可以跟李教授你們一樣,稱呼為教授了,雖然這是一個官學裏面的官職,可我還是願意稱呼你們為教授,如李教授,孫教授,袁教授,不過袁教授跟孫教授還是喜歡我叫他們道長這個病不影響稱呼他們為教授,而老師一般都是可以稱呼姓加師好了,如李師,徐師等。”
“嗯,這麼着也成,可不要亂了,我們這是一個禮教的時代,自然這稱呼是要確定下來的,不要亂。”李綱高興的走了,回到了他們的臨時住所跟那些老師們去了。
而楊恆的事情還沒有完,首先,他要跟小娘長樂等人一起把這些孩子們給分班,把層次給定下來,可不能一窩蜂的在一起,不分高低了,現在是書院建成了,也應該正規起來了,雖然説還沒有固定的教室,可現在完全可以在楊恆的家中先學着,等校舍建成之後,再搬進去也不晚,總歸這些孩子們還是如同白紙一般的人物,不知道什麼青山綠水,什麼鳥語花香這樣的地方是最適合學習的地方,而且是最有詩意的地方,只要能學知識,哪裏學習還不行呀,可作為書院來説,那就不成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怎麼能讓這華夏第一的書院來揚名呢,為啥是第一呢,因為據楊恆考證,無論是之前,還是之後,現在楊恆算是開了先河,首先成立個人書院的一個,自然這書院是第一的了,就是朝廷也從來沒有有過的,書院書院,顧名思義,自然是以書為主了,楊恆打算要在山上建立一些藏,然後從全大唐,甚至是一些外族,甚至是國外來收集一些書籍,建成全大唐最大的藏書閣,讓這個書院名副其實。
雖然楊恆很是自信,可也要認真對待,否則就會於跟歷史上一樣的遊學類的教育工作了,那可是就違背了他的初衷了。要知道歷史上可是有一些的教育機構很有可能轉為書院的,可由於各種原因,或者是
派之間的原因,最後還是沒有成為書院,不能不説這是一個遺憾。
還有,楊恆的理解,書院不僅是教育的機構,還是文化傳承與創生的地方,而楊恆完全可以自豪的説,文化傳承跟創生都有了,教育那更加不用説,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積累了各種的積累。
“這裏,對就是這裏,建成一道石牆,記住了,水泥可以用,不過要把灰口給處理好了,不要顯出來,還要結實,還要顯的自然。”楊恆這是在指揮建一道牆,自然這不是院牆,而是一個宣傳牆,它是要跟左邊的門牌石想呼應的一道牆,這樣看起來顯得很是協調,還能做一些廣告在上面,楊恆會讓人在上面雕刻上嚴肅活潑認真等字樣,而在這門牌石跟廣告牆的中間則是一個大門,大門的兩邊是兩個高高的門柱,同樣也是需要用塊石建成,在上面會雕刻上楊恆抄襲來的一副對聯,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下聯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橫批,沒了,就記得這麼多,而且也沒有寫橫批的地方不是麼。
而門,楊恆的想法就有些不倫不類的了,他預備採用後世的那種鐵欄杆門,這樣顯得有些今古結合不是麼,自然,別人是不能理解的,鐵門是採用雙扇的推拉的形式,然後在一扇門上安排一個小門,在平時是經過小門進入,而在正大的場合,才會開雙扇的鐵門,還有就是在石牆的後面會建造一處房屋,這裏是當做門房來使用的,如果有人拜訪,會有門房通報,或者是檢查來人的身份,然後確定是進去彙報,好似直接讓人進去,或者是把人給安排在什麼地方。
這樣,這個書院大體的佈置就有了,可還缺少一道院牆,楊恆現在正在考慮呢,這大門處的門牌石,還有廣告牆就已經破壞了這個地方的和諧了,難道還要讓一圈院牆來把這裏更加破壞的徹底一些麼?楊恆有些猶豫,可沒有院牆,又不能阻止外來人從別處進入書院,甚至一些有心人也許會從別的地方進去的,可再一想,就是有了院牆,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設施,那麼最好楊恆決定,不要院牆了,可以多安排一些巡邏的,甚至多發動一些附近的莊户們,讓他們監視着有什麼外來人,這樣反而更加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