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含補2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母同胞,沒有半路撿來!”楊子千豈有聽不懂夫子心裏沒有説出來的意思,當下也不示弱,回着夫子。

“自滿!”夫子隔空點着她的頭,責怪道:“戒驕戒躁!不得不説,在老夫的眼中,那徐家的少爺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真有這麼好,是不是都要招為乘龍快婿呀?”話一説完,楊子千就後悔了,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夫子孤家寡人一個,自己還去戳他的傷疤幹什麼?好的不學,學了得理不饒人,真是該打!

“你要是老夫的閨女,配他也是可以的!”夫子不為所怒,卻心有所動,要説,面前這丫頭,這麼靈能幹,要找相配的人,怕也是不易。這徐家,倒是一個合適的。

瞧瞧自己,這孩子姓楊呢,又不跟他姓,鹹吃蘿蔔淡心,連人家爹孃的份內事都想搶過來了。當真還不把自己當外人看了!真是跟這些丫頭小子混久了,就失了本心了。

“才不要,看不上!”楊子千暗幸自己不是夫子的女兒,要按老古板的意思,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什麼時候被打包賣了都不知道。想到此,楊子千大腦一個靈:自己十三了,過兩年,就是及笄之年,萬惡的舊社會,摧殘祖國的花骨朵,滿了十五就給嫁出去了。下次回寨子,可得先給老孃打個招呼,沒經過自己同意,別亂點鴛鴦!這事兒,可開不得玩笑!

夫子看她一副嬉皮笑臉,沒有半分羞澀的樣子,搖頭大嘆:“失敗,失敗!”此失敗,是他自責教育自己閨閣女子禮儀的失敗。反正這是在山野之中,又不是在那禮教森嚴的官場大户人家,怕什麼!楊子千不以為懼,依舊朝夫子嬉笑。

羅虎王三等人早就進了廟子燒香拜佛。

説是觀音菩薩生辰的廟會,在看慣了人頭攢動的景區場面,這稀稀落落的燒香禮佛之人,沿路吆喝買賣的小販,都沒能構成她想象中的熱鬧場景。

楊子千也隨着夫子一起進了廟子,在觀音大師座下恭謹的磕頭叩拜。這鬼神之説,信者有,不信者無,有些東西,哪怕是二十一世紀的科學,也無法去解釋,第三世界是否存在,一律用未知來概括,冥冥之中總有定數。

自己有時候不信奉,但牢牢的記住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西宋,在現在,一些家長裏短什麼的都無傷大雅,但,真正要成長髮展起來,難免要陷入一些明爭暗鬥之中,楊子千在觀音菩薩面前發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將犯之。此生,唯願家業興旺,家人平安!

什麼禮讓三分純屬扯淡,禮讓了,就會得寸進尺。

還願拜佛回來的眾人,神更是振奮。

楊子千要修的東西,大家也知道了大致的方向,黃順子邱柱子找的一些可靠的工人,明天就來上工了。

大方向錯不了,楊子千也就不那麼累了。

以為可以清閒一下的人,想着接下來的許多事都得自己親手刀,馬不停蹄的,又帶着大丁子找鐵匠鋪。這習武之人,對鋼鐵有偏執的熱愛,一眼能識好貨。

“四姑娘,你是打刀還是做劍?要什麼樣的,少莊主那兒收了很多好貨,我可以給那匠人説個大概,做一個相似的出來!”好不容易有討好小姑娘的機會,大丁子賣力推薦。

“我要刀劍幹什麼?”喊打喊殺的,江湖人的習,果然改不了!楊子千總算是明白了羅氏為什麼會鼓動女婿不回山莊了,這好好的安寧子不過,非要給血雨腥風沾上點邊才甘心!這樣的好戰份子放在老三的身邊,子久了,怕也是要惹上禍事的,罷了,以後,給他換一個護衞,這人,自己得看緊點,別給惹出什麼事來!

“那是?”不做刀劍,做金銀首飾犯不上找鐵匠鋪啊!小姑娘什麼不好玩,偏偏去玩滾燙的鐵水?

找鐵匠,自然是有事。做生意的人總愛洗涮自己説補鍋匠出門,倒(貼)鐵。這次,自己要找的,就是倒鐵的補鍋匠。

“你是説定製鐵鍋?”而不是讓自己補鍋,鐵匠看着面前兩個人,很是怪異。一個江湖氣息濃厚的高大男子進門不開腔不出氣,也不知道是要打造什麼武器;一個穿着清雅樸素的小姑娘,卻找上門來開口要求定製小鐵鍋。

“四姑娘,你要定製鐵鍋?”枉費跑了大半個河包縣,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鐵質上乘,工藝俱加的鐵匠鋪,好傢伙,這小姑娘,只不過是要找造一口普通的小鐵鍋而已,大丁子悔得想撞牆。這一個二個的主子,盡做些消遣人的事!好在,楊家小三子還比較正常,以後,還是好好的在他面前當差吧!

兩人,居然是一起的?

這樣説來,大個子只是個護衞?

這小姑娘,不穿金戴銀,和鄰家孩子一般,居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門只帶護衞不帶丫頭,這誰家呀?

“師傅,你看我這樣的鍋,能不能做出來?”楊子千掏出自己的草稿圖,問着鐵匠。無論是下力的苦腳還是憑手藝吃飯的人,楊子千都是從心裏尊重他們,一聲師傅喊得真誠。

“我看看!”鐵匠聽得招呼,有瞬間的恍惚,聽慣了“打鐵的”

“補鍋的”稱呼,乍一聽師傅二字,還當不是喊自己呢。

口徑不大,半尺左右,模樣不像鍋,倒更像盆子,最奇怪的是,中間,還有一口小鍋。當真是大户人家,這樣的小鍋小灶,只夠三五個人吃飯吧,怎麼能進得灶房?灶孔都比鍋底寬大!

“師傅,你看看,如果這兩口鍋的不好做,像這樣的能不能做出來?”楊子千主動上前翻看下一頁草樣,那是一口鍋一分為二了,中間隔了一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