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娘娘,寧王來了!”自從安王回洛城接了冊封為太子的詔書後,坤寧宮裏老人新人都過得心驚膽顫,大盤小小,小宮女內侍們都眼巴巴的祈求宋麼麼前去稟報。

要在以往,宋麼麼會狠厲的訓斥幾句,看在孝敬的銀兩的多少上選擇的做一兩件。而這十來天,主子已發作了好幾位二等宮女了,使內侍也打趴了七八個。照這樣下去,主子的名聲可就毀了。自己倒底是她的麼麼,也顧忌着許多,這才嘆口氣,儘量穩了穩心神上前。

“讓他滾,廢物一個,滾得遠遠的,別來煩本宮!”回答宋麼麼的,是一盞緻的琉璃燈的碎響。這燈還是過年時內務府送來的,説是外邦進貢,當時主子特別喜愛的,哪知道,時過境遷,這次卻做了出氣筒。

“娘娘,恕老奴多嘴,明天就是冊封大典,後,寧王和諸位王爺均要去封地了,無詔不得回洛城,您看、、、、、”雖貴為後宮之主,每月裏初一十五皇上都要來坤寧宮,不料主子福薄,繼寧王后再無好消息。這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的寶貝兒子就要離開身邊了,她怎麼能硬着心腸不見呢。宋麼麼小心的提醒道,也是怕事後秋後算帳責怪於她。

“他活該,和哥哥都不知道在做這什麼,這些年的功夫全白瞎了。讓人平安長大,還立了如此大功,囊中之物居然拱手讓給了別人,去封地又如何,去了也好,反正本宮往後也見不着,更靠不着了!”皇后依舊鐵青着臉,大聲訓斥着。

“母后!”自從毫無預兆爭位敗北後,寧王幾乎是閉門不出。

他能想到的辦法,左相早就替他想了。

如今,風端口尖,只能按兵不動。

父皇還不到五十,只要父皇一權,他一不登基,就還有機會。

隨着當太子的子越久,他的權勢就會膨脹,沒有哪一代君王在位時喜歡權勢超過自己的太子。更何況,父皇本就是愛猜忌的人,到時候,他們只需要煽煽風,點點火,還有其他幾位虎視眈眈的皇子的添油加醋,坐在高高的太子椅子上的人也得摔下來。

有機會,自己就不會放棄,哪怕是去了偏遠的封地,只要有左相在,他的勢力就在!

所以,不拋棄不放棄,寧王一直在給自己鼓勁。卻不想,來看母后,就在這宮門前,聽到了那麼不堪入耳的話。

這,還是那個處處替自己打算,寵着自己的母后嗎?

朝夕之間,變臉變得如此之快!

聽得喊聲,皇后鼻子孔都沒有吭一聲,瞪了面前的人一眼,扭頭不再看他。

“王爺不要見氣,主子近些子吃不好,睡不香,脾有些不好!”宋麼麼見寧王白着臉站在門口,進也是,出也不是,出面打着圓場。

“麼麼説笑了,這是本王的母后,子不言父過,更何況,母后是為本王的事心,是為本王好,倒是本王不孝順了!”寧王努力壓抑着內心的悲涼,一字一句的説道。

其實,也正因為她是自己的母后,在這最困難最痛苦的時刻,她應該給予他寬和理解。如舅舅一樣給他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而不是這樣潑冷水,撒氣!難怪人們常説女人頭髮長見識短,舅舅也時不時的説母后太意氣用事,容易壞事!

“王爺體諒就好,那您就陪陪娘娘,奴婢先下去了!”宋麼麼看了看王爺,冷麪冰霜,那邊主子依舊鐵青着臉。母子到底沒有隔夜仇,自己這做奴才的,還是撤遠點的好。

不等兩位主子發話,宋麼麼就溜出了門外。

裏面的氣氛太壓抑,自己這條老命可受不住。

“母后,兒臣過來是準備向您辭行的。明天太子的冊封大典後,必有一些宴席,想必母后也會很忙很累,到時兒臣不方便打擾。所以,這會兒過來聽您教誨!”在心裏默嘆了一口氣,寧王儘量語氣緩和道。

“本宮沒什麼可教誨的,你、、、、”氣也撒得差不多了!終於還是抬眼看了看眼前的兒子,冊封,冊封,冊封的是那個賤人的兒子,自己這個後宮之主卻還要坐在那兒當擺設,面上還得裝出一副慈愛的模樣!想想都讓她發狂。而自己這個兒子,卻被髮配去了最偏遠的甘寧,要永遠在那兒當一個蕃王,哪怕是自己要死了,無詔也不能回來見一面!這就是在剜她的心啊!

“如此,母后請多保重,兒臣不孝,先告退了!”冷冷的一句話,讓寧王更覺得心寒,在坤寧宮多待一分鐘都是一種痛苦!不等皇后回答,他就禮儀告退。

“王爺這就走了?”門外,宋麼麼輕輕的搖頭,向寧王出來,又打着招呼。

“本王離開洛城後,母后就給麼麼了!”看到宋麼麼,寧王到底還是停下了腳本步,待一番。

“王爺請放心,奴婢省得!”宋麼麼倒生出了幾分不捨,這孩子也是她看着長大的,眼看着就要遠離皇宮,遠離洛城,再見時也不知是猴年馬月了。主子也是慣壞了脾氣,這時候了,母子倆還賭什麼氣!

“承恩,這些子裏,太子去過幾次靜思院?”與此同時,養心殿,皇上擱下硃筆,若有所思的問道。

“回皇上,要不是風雲攔着,太子是恨不能夜夜去靜思院!”承恩笑道:“就這樣,還是讓風起帶着他去過八次了!”

“軒兒這孩子,是個孝順的!”抬頭,凝視着某一個地方。

“聽説,他還去見過楊家那位丫頭?”

“是的!”太子的一言一行,不都在主子您的監視之中嗎,這樣盤問是為了哪般。

“承恩,都説帝王無情!軒兒鍾情於那個丫頭,也是一道劫難!”不等承恩開口,皇上的思緒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朕剛封為太子,在林府後花園無意中撞見了她,天真無的笑臉朕心動不已。一朝入東宮,恩愛無比,那段子裏,朕甚至想着,就算是不為君王也不妨。可惜,好景不長、、、、、”是幾位皇兄皇弟的蠢蠢動,是自己幾次險遭不測,是父皇明裏暗裏教導他要收買人心,陸續抬回了側妃,夫人,假戲真做,逐漸冷落了她,直到軒兒出世,才驚覺,自己錯過了人生的許多美好的東西。

漸漸的,他不敢看她的眼神,他越發躲避,甚至於,在登基為帝時,為了大局的穩重,他不敢封她為後。總以為,過一些時侯一切都會有所好轉,殊不知,年輕氣盛,中了別人的計,一失足成千古恨,將她推得越來越遠,甚至於,差點殺了她,差點害了軒兒。

時過境遷,每每回想起來,心中就是一陣後怕!

特別是那場大火,將他燒醒了。

“皇上您放心,奴才看太子和楊家那姑娘也都是有分寸的人!”要不然,一個死皮賴臉的跟着回宮,一個頭腦一發熱就帶了回來,那真正麻煩的可就是眼前的人了。

“是啊,想不到,那丫頭也有個的!”皇上點點頭:“不知道,那個小子游學得怎麼樣了?朕如果沒有看錯,他將是軒兒的左臂右膀!”

“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能看清形勢,自知其短!”最怕的就是得寸進尺、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的人。在宮中行走這麼多年,承恩算是看透了各人羣。

“聽説那個莊子軒兒安排林家人接手了?”皇上想到一事問道。

“回皇上,奴婢聽風起説,怕給楊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表面上,説是林家的產業了。”承恩點點頭,林家此次大捷後,隨着太子的冊封地位水漲船高,難得的是,依舊保持了一慣的低調。只是,芋子的事,到底是讓人又恨得牙癢癢,卻又莫耐其何。

“傳令户部,今秋那叫芋子的物種收穫後,悉數收購培栽,三年內,必務讓西宋百姓都能種上!”在有生之年,沒有比看到自己的子民不捱餓更具有成就的事了。本想讓軒兒來做,但,這得罪人的事兒,還是自己一肩扛了吧。再説,自己出面,想要打那莊上主意的人也得掂量掂量了。那丫頭躲得倒快,自己想要賞賜都沒機會。不過,軒兒是個重情的人,想必,也不會讓她吃了虧去!

“皇上英明,民間百姓可就享福了!”承恩知道主子這是出手為太子解決後顧之憂,又考慮到了百姓苦疾,動的叩拜謝恩。

“在位二十餘年,朕自認勤懇,卻還是有那麼多的黎民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朕於心不忍啊!”揮揮手,示意承恩下去。

“是,奴才這就傳旨!”出了養心殿的宮門,承恩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夜已深了,傳什麼傳啊!回首看到皇上孤單的身影,示意小內侍進去伺候他就寢。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心,當皇上未必就是福!

搖搖頭,承恩終究還是去了户部。皇上都沒就寢,大夥兒就跟着受累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