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自動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倒沒有想及此點。如此説來,當年清廷沒選這槍,或許也是這個考慮。”劉慶恩若有所思的點着頭,説道:“那麼,便不仿造了,這槍也不收了。”
“那倒不必,若是有人賣,還是可以少量購買一些的。其實,這槍若是稍微改改,加上兩槍架,那就是輕機槍啊。”趙北靈機一動。
“輕機槍?”劉慶恩愣了愣,但很快明白了趙北的意思,一拍大腿,説道:“光加槍架不夠,這槍子彈打得快,槍管會過熱,這槍管上就得加散熱片,就像那法國的哈奇開斯機關槍一樣。”趙北讚許的點了點頭,説道:“不愧是軍械專家!正是如此,這槍得加散熱片。而且這槍和法國哈奇開斯機槍一比,這重量上可佔了大便宜,一個兵就能扛着到處跑,也不必擔心找不着冷卻水,比馬克沁機槍更輕便。”趙北在那邊説,這邊劉慶恩已迫不及待的拿起鉛筆在紙上畫了起來,片刻之後已完工,雖然有些怪模怪樣,可已能看出幾分輕機槍的雛形。
趙北接過鉛筆,又將那草圖改了改,説道:“這個槍托可以拉直,扳機後面可以加一個小握把,如此一來,手抵肩擊時更舒適,準確度也更高。”劉慶恩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如果説趙北“設計”的迫擊炮是參考了古代的臼炮的話,那麼這眼前的裝了小握把的輕機槍就簡直可稱是神來之筆了,因為無論是哈奇開斯還是馬克沁,目前為止,尚無一種機槍可以單人作,這輕機槍的主意簡直就是前無古人。
“妙!妙!這輕機槍若是製造出來,可以直接列裝到排,甚至是班!如此一來,共和軍一個排就能對抗北洋軍一個隊!”劉慶恩拿着圖紙,連連稱讚,已有些眉飛舞的味道,與他平裏的那種刻板完全不同。
“先別高興太早,這只是紙上談兵,這畢竟是一杆步槍,結構、強度能否滿足持續擊時的要求?咱們現在也不清楚。依我之見,與其仿造這杆意大利自動槍,倒不如參考它的結構,咱們自己重新設計一種輕機槍,比如説,把這導氣筒從槍管側面移到槍管上方或下方,如此一來,外形更美觀,也更方便安排槍架。”趙北一邊向劉慶恩潑涼水,一邊拿起鉛筆,又在那草圖上修修改改,那“輕機槍”很快就變得面目全非。
劉慶恩站在一邊,只是連聲讚歎,直到現在他才明白,趙北不僅會設計大炮,也會“設計”槍械,若是投身此道,只怕也能與那昔的加特林、馬克沁等老先生比肩而立。
他當然不清楚,趙北不過是剽竊了後世名槍的設計理念,那“小握把”、“直槍托”的概念雖然在後世平平無奇,可是在這二十世紀初葉,卻無疑是超越時代的。
當然,先進的理論還是需要同樣先進的工業支撐的,趙北也沒指望這輕機槍能夠很快問世,畢竟,中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工業僅僅只是這片古老黃土地上的點綴而已。
趙北畫了幾個不同的機槍草圖,只有輪廓,沒有結構,因為他畫不出來,所以就只能把這具體的設計工作給真正的專家了。
將草圖給劉慶恩,趙北説道:“這個輕機槍的設計方案是軍事機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劉慶恩點了點頭,將草圖收好,問道:“那麼,這裏格蒂自動槍咱們還買不買?意大利軍火商和美國商人一樣好説話。”趙北説道:“如果能不錯,就少量買一些。這槍口徑比‘漢陽造’小,用得子彈也輕,士兵可以多帶子彈,雖然普遍裝備是不行的,但少量裝備給鋭部隊還是可以的。不過如此一來,同時裝備兩種口徑的子彈,對於後勤來説也是一件麻煩事,若是能改改口徑就好了。”劉慶恩説道:“這槍是六五口徑,漢陽造七九口徑,相差太遠,考慮到連續擊,在原槍上是改不了口徑的,只能另造。”
“那就算了,還是用原槍吧。現在共和軍正在整編,革命衞隊也在擴編,步槍需求量大,‘漢陽造’就很不錯。自動槍太金貴,咱們現在還裝備不起。”作為穿越者,趙北當然清楚軍隊武器的發展路線,但他也深知好高騖遠是不足取的。
“這個…總司令,剛才你不是説你還打算設計一種手槍麼?”劉慶恩想起剛才趙北説過的話。
“只畫了個輪廓,沒畫內部結構。”趙北在桌上翻了翻,將一張手槍草圖遞了過去。
“這是…自來得手槍?”劉慶恩拿着草圖認真研究。
那草圖上是一種嶄新佈局的手槍,既不同於轉輪手槍,也不同於瑟手槍,它的子彈是裝在握把裏的。這種手槍在歐洲已經興起,但傳佈不廣,只有少量傳到中國來。相比那些歐洲手槍,趙北設計的這支手槍造型美觀大方,尤其是握把那裏,憑直覺,劉慶恩也覺得握上去很舒適。
“型號初步定為‘1909式半自動手槍’。”趙北點了點頭。
其實這支手槍是他參考世界名槍“m1911”的外形設計的,按照中國人的手型適當縮小了體積,口徑初步定為9毫米,彈匣容彈量八顆,而且考慮到加工的便利,取消了握把保險,只保留一個手動保險。
現在的軍隊裏手槍不多,而且型號各異,以左輪居多,少量瑟半自動。左輪手槍擊速度和再裝填速度太慢,瑟手槍雖然沒有這些缺點,但體積太大,結構複雜,成本太高,也不是合適的裝備。
像許多中國軍一樣,趙北也有濃厚的“瑟情節”但理智告訴他,這種手槍真的屬於雞肋武器,程不如衝鋒槍,輕便不如左輪,挎在肩上又重又累贅,扳機護圈又小,不能戴手套作,只能作為裝飾品放在博物館裏。
作為一個偽軍事,趙北對半自動手槍的結構雖然有些瞭解,但若叫他復原那些結構卻未免有些強人所難,所以這草圖畫了幾天,也只畫了個輪廓,內部的結構完全沒有。
“這手槍用什麼子彈?”劉慶恩問道。
“那得看你怎麼設計,左輪槍的子彈就算了,大多都有底緣的,用在半自動和自動武器上不太方便。”
“我設計?”劉慶恩一時愣住。
“你是我們共和軍的軍械專家,不由你來設計,難道叫我設計不成?”趙北沒打算將那草圖再收回來,自己幾斤幾兩,他還是清楚的,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全才,作為一個領導者,這基本素質之一就是要能做到人盡其才,給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這個…那我就試試。”劉慶恩點了點頭,趙北的輕機槍讓他大開眼界,現在倒也起了一點比試的念頭,不過困難還是有的。
“設計小事,關鍵是機器。現在廠裏的機器未必合用,造步槍沒問題,但若用來造手槍,似乎有些驢不對馬嘴,若以手工打製,卻又吃力不討好,無法大量製造,現在手槍造得最好的是川廠,其次是滬廠,咱們鄂廠給人提鞋都不配。這個…總司令,若沒有別的事情,我就回兵工廠了。”劉慶恩很專業的解釋了一番,有些躍躍試,雖然人還站在這裏,但心已飛回了兵工廠簽押房。
“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幹,你是專家。對了,走之前順便帶幾顆炮彈回去,看看能不能仿造。‘海琛’號在天心洲擱淺的時候,一些炮彈被搬下了船,現在大口徑炮彈不多,你們想辦法仿造一下,即使造不了爆破彈,也可以試試實心彈,鋼彈制不了,就造鐵彈。前幾天你説炮廠可以復工了,我就想起此事,恐怕又要麻煩你熬通宵了。”劉慶恩收起步槍,帶着助手搬走了兩顆炮彈,也拿走了那張手槍草圖。趙北送他走上甲板,還沒靠近舷梯,就見一人面走來,正是衞隊長田勁夫,身後還跟着一箇中年男子,從那打扮來看,是個旗人。
田勁夫與劉慶恩打了個招呼,走到趙北跟前,小聲説道:“總司令,你要的人都找來了。”那名旗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解了蓑衣,衝着趙北打了個千,説道:“大人,小的給大人請安了。大人要的那五百名旗人女子,已帶到漢陽城裏安頓下來,都是年輕健壯願意吃苦的,而且家世清白,如何處置,大人吩咐。”趙北帶着兩人走到艦尾,聚首小聲嘀咕,看上去鬼鬼祟祟。
劉慶恩與助手們面面相覷,互相使着眼,心道:“這位總司令未免太花心了點,一下子就找來五百個旗人女子,是想讓她們做丫鬟呢,還是做侍妾?或者是賞賜部下?”如果是這樣,那倒也是一條出路,畢竟,如今旗餉停發,好多旗人都沒飯吃了,那花街柳巷已多了許多旗人窯姐兒,生意倒也紅火。
當下人人好奇,都想知道,這是不是趙北向士兵們宣揚的“搶錢搶田搶娘們”的革命政策的組成部分?
(繼續拉票,繼續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