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八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夜,大將軍府的內廳中傳出陣陣歡聲笑語。我和大哥淺斟慢飲,不時地轉頭笑看着鬥兒、苞兒他們幾個在廳內來回跑動,嘻笑打鬧。只要有這幾個小傢伙在,什麼地方都會變得熱鬧異常。幾個孩子裏,最小的關興也已經四歲,成天跟阿斗、苞兒、星彩他們混玩在一切,小傢伙們的情好到極點,雖然彼此間也會鬧一些小矛盾,但小孩子沒有記仇的天,鬧過後不久又會玩在一起。比較有意思的是,據説阿斗從來沒跟星彩鬧過彆扭。跟“我”所知的歷史不同,現在的阿斗天資相當的聰穎,而且格也很是活潑好動,跟我家大小子有得一拼,但他跟苞兒打鬧過,跟小關興打鬧過,但就是在星彩面前出乎意料地老實,很有些“惟命是從”的覺。大哥也曾開玩笑地説,星彩就是阿斗天生的剋星。甘、糜兩位大嫂,胡、陸(二哥的妾室,陸遜的旁支堂妹)兩位二嫂,加上蓉兒她們幾個早已將桌案拼在一處,言笑妍妍,本就不似在飲宴,而是在閒聊家常。甘大嫂和兩位二嫂都有了身孕,特別是大嫂,估計再有兩月左右就會臨盆,面龐上滿是母的光輝。惟一讓人到遺憾的,就是二哥和關平因為整軍之事仍然留在壽,否則三家人就湊全了。大哥抬眼看了看拘謹地獨坐一角的鄧艾,笑着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在鼓勵的目光中,鄧艾小心謹慎地起身走了過來,稍楞了楞。似乎不知道該如何行禮以及怎樣稱呼大哥。雖説大哥很是平易近人,但在不自覺間他還是會出一種令人攝服的氣勢,這是長期身為上位者所積累起來的。到鄧艾目前為止的閲歷還是相當有限地,恐怕還無法不受大哥的氣勢影響。但他畢竟也不是一般的少年,只稍微猶豫了一下後,便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口稱:“小民鄧艾,拜見大將軍!”大哥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之。笑着跟我換了一個眼神。隨即緩緩起身,走到鄧艾跟前,親自將他扶起:“你是翼德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子侄輩。以後就不必叫什麼‘大將軍’了。就叫‘伯父’吧!”鄧艾不敢置信地抬起頭,沒有立即應承。而是小心謹慎地看了看大哥,又將目光轉向我。在鹿門書院求學兩年後。鄧艾的格變得塌實很多,不像跟我初次見面時那麼輕躁了。若換作那時的他,恐怕此時接口便答應了,但現在他也知道謹慎以對了。無論天資如何聰穎,少年時期如果太過張揚賣後很難成就大器,原先歷史中的馬謖、諸葛恪就是典型。鄧艾能有如此變化,我心中確實很到高興。見我笑着點了點頭,表示默許,鄧艾才恭敬地喊了一聲:“伯父…”

“好,好,好!”大哥含笑摸了模鄧艾地頭,隨即讓他在我們地一旁坐下,隨口問較起幾個問題來。回答每一個問題時,鄧艾都顯得很謹慎,思索片刻後才給出答案。

一連問了七、八個問題後,大哥滿意地衝我點了點頭,隨後把阿斗他們幾個叫了過來,指着鄧艾説道:“苞兒、星彩、鬥兒、興兒,以後就把小艾當做你們的哥哥…”幾個小傢伙眨了眨眼睛,相互了片刻後,乖乖地叫了一聲“艾哥哥”大哥再為鄧艾介紹了幾個小傢伙後,温和地説道:“小艾,以後要照顧幾個弟弟妹妹!”抑制住心中的動,鄧艾當即跪伏道:“大將軍…亻台父放心,鄧艾一定誓死護衞少主!”聽到這話,我也不微笑了起來。鄧艾果然跟以前不一樣了…待鄧艾迴到自己原先的座位上後,大哥輕嘆着説道:“此子前途無量,打磨得好,後一定能成為鬥兒他們地絕好臂助。三弟,你要好好地磨練他啊!”

“恩…”我輕輕點了點頭…建安十二年五月十八,正值小皇子出世半月。朝議之時,光祿大夫許靖上表,提請由孝獻皇帝嫡嗣皇子繼任天子位,以正社稷之名,使篡臣黨(指曹)無法攪擾人心。許靖上表之後,光祿勳蒯越、廷尉張昭等人相繼附奏。大哥與司徒盧毓、司空劉助、太常伏德等人商議之後,決定採納許靖、蒯越、張昭等人的奏請,正式將小皇子繼任九五之事納入程。隨即,太常伏德急召太史令(主掌天時星曆,是太常地屬官)、太祝令(祭祀時掌讀祝詞及送諸神,太常的屬官>、太卜令(國有大事時主卜問,太常屬官)共同卜算天時,擇定繼位吉。至第二,三令上奏,擇定六月初八巳時為最為適宜地時辰。子時辰一旦敲定之後,一應的準備便緊張地進行之中。由於距皇子繼位之不遠,我索就留在了廬江,通過飛鴿傳書的方式向趙雲、馬良、韓嵩等人瞭解荊州的軍政要務。為試探出幽州戰事中曹和公孫康的真實意圖,據諸葛亮所籌謀的計劃,我傳書趙雲、黃忠二人在確保荊北防務的前提下,朝上庸大量調集兵馬,運輸糧草輜重,並命他們有意無意地對外出一些信息。以便讓曹方探知。同時,我又讓馬良遣使與張魯聯絡,請他也向大巴山一帶集結兵馬,擺出反攻巴西和漢中的架式來。五月二十五,公孫康再遣其弟公孫恭趕到廬江。公孫恭此行有兩個目的。

一是希望大哥出兵北伐,策應遼東軍對幽州地攻略:二是請求大哥提供糧草,以備遼東軍長期作戰的需要。對第一個請求,大哥毫不思索地應允了。並由我親自向公孫恭説明了荊州大軍正向上庸集結。準備進攻漢中的動向。公孫恭聽罷後,似乎有所不滿,沉片刻後,委婉地向大哥請求能否讓荊州大軍由西進轉向北伐。他極具蠱惑地提出。由於曹兵力北調,南陽、汝南方向的駐軍必然大減。只要荊州大軍全力北伐,極有可能直搗許昌。而若是能攻下許昌。以如今曹所處的形勢,全盤崩潰就指可待了。大哥聽後,只是笑而不語。公孫恭一陣錯愕,搞不清大哥的意思,又不敢以言語相,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我這個荊州刺史。我笑了笑,向公孫恭説明曹軍在南陽、汝南方面的守備力量並無減少,北伐強攻地難度極大,而漢中方面地曹軍卻是有所減少,加之曹在漢中的基不穩。對漢中的進攻更能對曹形成威脅。公孫恭的口才雖然不錯,但軍略方面顯然是個外行,見我説地頭頭是道,本無從辯駁,只得頹然放棄。但微頓後,他又懇求大哥從揚州、廣陵方向對曹發起進攻。大哥略一思索,點頭應允。第一個要求基本達成後,公孫恭滿心期待地提出糧草的請求。但這一次,大哥卻沒有那麼幹脆地應允,委婉地將此事推給了暫行大司農之權地諸葛亮。聽及要與諸葛亮協商,公孫恭立馬變成一臉苦。前一次與諸葛亮打過道後,估計公孫恭也是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我還清楚地記得,上次公孫恭離開廬江時,分明是一臉喜…接下來的關於提供糧草問題地商談,完全就是由公孫恭與諸葛亮,大司農丞糜竺(掌財政收支的統計財會事,大司農的主要佐官)之間進行。三後,公孫恭帶着吃鱉的表情離開廬江,分別與我方一眾送行的官員道別時,惟獨漏了個諸葛亮,也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不過,他登船時,頗有些避之惟恐不及的架式,似乎岸上有老虎一般。待船隻出發時,我好奇地向笑的諸葛亮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公孫恭原先的“提供糧草”裏的“提供”其實是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讓大哥白白贈送,而且數目還不小…十萬石。十萬石糧食,對產糧極豐的荊、揚兩州倒也不算太大的負擔,但公孫康和公孫恭分明有拿大哥當冤大頭的意思在內。諸葛亮笑着説道,公孫恭原本不但想要糧食,甚至還想讓大哥無償提供揚州兵器坊的出產的優質刀槍弓箭。但很可惜,公孫恭碰到的是諸葛亮。舌璨蓮花的公孫恭,在諸葛亮面前全無施展口才的機會,幾天的商談下來竟被諸葛亮反“蠱惑”成功,答應了以戰馬換糧食的買賣。雖然獲取糧食的目的達到了,但這樣的易很明顯不是公孫恭所希望的,難怪他最後把諸葛亮當頭洪水猛獸一般。建安十二年,六月初八,隆重的天子登基儀式在廬江進行。

一應前情程序後,至巳時,伏皇后將襁褓中的小皇子謹慎地放上龍御寶座。隨即,大哥以大將軍、大司馬、皇祖身份,宣讀秉國詔書,孝獻皇帝獨嗣劉永自即承繼漢室正統,登基為帝,改建安十二年為章和元年。秉國詔書宣讀完畢後,即由大鴻臚孫乾接下,再付予十四位鴻臚文學(大鴻臚的屬官)抄錄後,繼而遍傳天下。隨後,太常卿伏德親奉玉璽於年未足歲的新天子,伏皇后再代替新天子將玉璽轉付大哥。意為在天子成年之前,由大哥代為執掌玉璽。最重要的程序完成後,又是一應聖旨相繼昭示羣臣。

一道聖旨是關於加封后宮和犒賞擁立之臣的。皇后伏氏晉為太后。司徒盧毓、司空劉助官位不變,皆列公爵。我和二哥爵位再升一級,晉縣侯。(侯爵有亭侯、鄉侯、縣侯之分,由低到高)。太常伏德、光祿勳蒯越、廷尉張昭晉縣侯爵徐庶、諸葛亮、龐統等人九卿官位前的“暫行”二字正式去掉,晉鄉侯。…(不一一列舉了)伏德原本提議大哥受王爵,但大哥堅定地回絕了!此外,因新帝繼位,實行天下(其實就是荊、揚、三州)大赦,凡非死囚者一律赦免。各州郡百姓三年內拖欠的税賦一律免除。自章和元年起,三年內各州郡税賦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