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二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約半個時辰後,戰鬥終落下了帷幕。當張合被擒的消息被證實後,曹軍的鬥志便如開閘的洪水,一千里,再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餘下的戰鬥,其實更多是圍繞追剿潰兵而展開。此戰,曹軍參戰7200餘人,陣亡2400餘,傷、降4000人,另有近八百人潰逃。但身在人生地不的南郡,這些潰出的曹兵最終也無處可去。曹軍主將張合被擒,校尉張南被殺。而我軍方面,雖然在戰前的佈局、戰時的戰術運用方面、以及軍卒的人數上,可以説都是佔了絕對上風,但最終仍然付出了1600餘人的傷亡,其中陣亡者就接近千人。

張合所部的戰鬥力確實相當強悍,尤其在正面鋒時,比之我軍並不處下風。如果不是因為水土不服造成張合大量的非戰減員,恐怕這一戰要拿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經我察看,那些參戰的曹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呈現較輕的水土不服症狀。能打成這樣,他們已經做的相當不錯。雖然最終全軍覆沒,但張合攻入荊州這麼些天,從上庸到襄陽,再到南郡,光兵馬就給我軍造成近兩萬人的傷亡,平民百姓的死傷還不計在內。僅從損失來看,我軍跟張合算是半斤八兩,但不同的是,從戰略層面來看,我因擊滅張合而贏得全局形勢的扭轉,張合卻因自己的覆滅而葬送曹奪取荊州的計劃。戰後,馬岱見了昏未醒的張合,雖然目現憤怒之,卻沒有向我請求斬殺張合,只是恨恨地踢了幾腳。以他的格。只會在戰場上殺死張合,而不會去殺一個毫無還手之力地敵人。不過,如果是曹氏宗族的人,恐怕就一定了。當然,要是馬岱真的提出了請求,説不定我也就真的答應他。畢竟,馬岱、龐德已經成為我軍重要一分子,幾次作戰功勳卓著。而且對馬超的事情我也心懷歉疚;相比而言。

張合雖然被答應了賭約,但真想讓他投降恐怕也不件容易的事情。清點俘虜、打掃戰場的過程中,我命斥候急赴江陵,督請南郡太守蔣琬調郡國兵來接管看押俘虜。除了烏扶邑這裏的4000俘虜外。在樂亭那裏還有4000多水土不服症狀極為嚴重、以至無法行動地曹軍。如果不能及時對他們施治,恐怕不消半就會人員死亡。這些事情重要而細鎖。而我眼下卻沒有工夫來親自打理,只好給蔣琬。

一個時辰後。我留文聘所部和無前飛軍看押俘虜和照拂傷員,自己則領着鐵騎先行北上趕趕回襄陽。翌正午,我回到了襄陽。進入城中,我頗有些驚訝地發現城中居然張燈結綵,頗有些喜慶地氣氛。(因為戰事,襄陽暫時還沒有進入國喪期,不忌喜慶)“寇敵張合覆滅,襄陽重歸安寧,故而百姓張燈結綵,以示慶祝。”看出了我的疑惑,前來接的徐庶笑着説道。

“還早了點,等曹仁也被趕出荊州時,才真正值得慶祝!”看着街頭百姓欣喜的表情,我心中同樣也充溢着一陣輕快。

“這一天也不遠了!”徐庶輕輕打馬,笑道“如今許昌局勢緊張,曹肯定已經為天子駕崩之事而焦頭爛額。這便決定了荊州地戰事無法維繼,料想只要曹仁一得到張合覆滅的消息,撤軍也就是這幾天地事情了!”前些一直忙於戰事,無暇關注天子駕崩的後繼事宜,此刻聽徐庶提及,倒是讓我留意了起來:“元直,天子駕崩之事如何了?”

“呵呵…”徐庶跟我是並騎當先而行,其餘接地官員都離得較遠,所以説話時沒有那麼多顧忌“曹這次有難了…”

“恩?”我輕噫了一聲,饒有興致地看向徐庶。

“目前曹弒殺天子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雖然他竭盡全力製造言論,稱天子是由主公和伏完等人謀害,但其治下各州郡已是一片混亂。據聞,許昌朝廷上,十餘位朝中重臣向曹質詢天子究竟是如何駕崩?大鴻臚孔融更是當面直斥曹為權篡臣,曹一氣之下,已將孔融收入天牢…”

“孔文舉果非常人…”聽到這裏,我也不輕笑了起來“在如今的情形下,曹將孔融收監,實是自取混亂!”孔融乃是孔子第二十世孫,家學淵源,為當世名儒,繼蔡邕之後為文章宗師,而且他生耿介,揚善嫉惡,名重一時,世稱“海內英俊皆信服之”他在天下士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如今孔融因質問天子駕崩之事而被入獄,且不説他一向崇高的聲譽名望,就以事論事,曹此舉也會給人造成故意掩飾的印象,非但無法緩解他所處的窘境,甚至會進一步惡化局勢。

“將軍所的不錯。”徐庶點了點頭,笑着説道“曹估計也是氣極了,不過待他冷靜下來,十之八九還是會將孔融放出來的。”

“就算放出來,孔文舉也未必會領情…”我腦中還殘留着一些對孔融的印象,知道此人幾乎可説是嫉惡如仇,一旦認定某事縱死不改“這個蹩,曹是吃定了!”

“不但是朝中,而且連曹治下各州中,也有許多州郡大吏和地方名士大儒、宗族領袖上書質詢…”徐庶點了點頭,繼續説道“除此之外,主公的親筆檄文(內容由諸葛亮代草)業已通傳各州郡。以蒯公、張子布、許文休(許靖)為首的荊、揚名士也相繼著文直叱曹弒殺天子的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惡行…”

“這下子有得曹忙了。”我輕搖了搖頭,心中一陣慨。以諸葛亮那細緻縝密、料敵先機的思維。所安排地計劃肯定是一環扣一環,務必讓你沒有機會來扭轉局勢。如果設身處地,換我作曹,面對這樣的複雜痛苦局面,我肯定是束手無策。

“天子的大祭就在四天之後,如果能夠在這兩天裏結束荊州戰事,將軍還能趕回壽參加大祭。”徐庶又想起一事,對我説道。參不參加大祭。對我來説倒是沒有什麼。我更關心的另一件事:“元直,帝位承繼之事有什麼意向麼?”就我來説,自然是希望大哥能夠登上漢天子之位。但這件事的最終決定,卻並非是看我的希望如何。而是要綜合內外的形勢來做決斷。

“三前孔明給我來了一封信,提到了此事。”徐庶點點頭。不緊不慢地回道“目前主要有兩種意向。

一是由主公繼位。另一種則是等候伏皇后腹中胎兒出世,如若是皇子,則由其繼位,由主公輔政;如若是公主,則再作決斷。主公目前還未置可否,大概是準備等將軍回揚州一起商議。”這時,一行眾人已經來到了刺史府前。

“曹將張合領兵寇入我荊州腹地,致使荊北諸郡難得安寧,幸得諸公相助,至昨終將其擊滅。”我長身而立,巡望着廳中眾人“但荊州還尚未了結,曹仁大軍依然威新野、樊城,滿寵殘部仍盤踞上庸北部,若不能將他等驅逐出去,荊州士民難的真正安寧。還望諸公繼續盡力助我!”

“願隨將軍(刺史大人)誅退曹寇!”數十名文武將官一齊出列應道。

“有諸公相助,不愁賊寇不破。諸公多來地功績,飛必會上稟兄長。”我抬了抬手,誠聲説道“今晚間,我就會前往新野,乘此機會,將一些事宜代一下。接下來,擊退曹仁和收復上庸北部地戰事將同時進行,由我親領子龍和漢升的大軍擊曹仁,由文聘領軍負責上庸戰事,期間的糧草輜重調撥,請蒯公與季常多加費心。此外,這些來,張合賊軍對我襄陽、南郡造成一定百姓、田地、財物的損傷,請德高(韓嵩)、仲宣與各郡守、縣令併力攜手,厚加撫卹安置…”

“領命…”議事完畢後,我又與徐庶單獨商議了一些事情,隨後在襄陽城中休息了近兩個時辰。黃昏,申時左右我與馬岱、龐德攜鐵騎搭乘水師戰船,渡漢水北上,至晚間戌、亥之,趕到了新野。業已得到飛鴿傳訊地趙雲,率陳到等將領,將我入新野城中。議事廳中“將軍回荊州不足八,就擊退滿寵,擊滅張合。而末將費時一月有餘,仍是擊退曹仁,連襄陽城遭襲都無法增援,實在慚愧!”趙雲白皙的面龐微微泛紅,躬身向我請罪道。

“曹仁有七萬多人,子龍只有四萬人。以四萬敵七萬,能讓曹仁寸步難進,就算換作我,也未必能比子龍做地更好。”我將趙雲扶起,輕捶了一下他的口,笑着説道“剛才地話,實在不像是子龍會説出來。頓了頓,我繼續説道:“曹仁也蹦達不了幾天了,如今我軍在新野、樊城的兵力已經不遜於他,識相些,他自己滾出荊州,否則乾脆他也就別想離開了!”

“叔至,你幫我給曹仁送份禮物!”我抬手讓親兵拿來一個木盒,轉頭對陳到説道。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