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些許詭計,何足為慮?”靜立一旁的諸葛亮淡笑説道。
昨孫乾已被甘寧秘密派遣的船隻接回了丹陽,但諸葛亮卻留在了江陵,他希望能為蒯氏兄弟度過危機助一臂之力。廳中眾人皆以驚異的目光的看向諸葛亮,劉先等人眼中更隱含着不信任的神。
“孔明有何妙計?”對諸葛亮才能非常悉的蒯越卻是眼中一亮,急聲詢問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從容分析説道“景升老大人遇刺辭世至今,僅只不到一月而已,而荊州往來許昌一趟又何止千里!敕封二公子為荊州牧的聖旨為何如此快便能到達荊州?”
“恩…?”蒯良擰眉略一思索,有些會意地點點頭。
“更何況,如今仍算是景升老大人的發喪期,縱有天使前來荊州,也應當是為弔唁之事。”諸葛亮繼續説道。
“孔明的意思是…這封聖旨蔡瑁偽造?”蒯越接口説道。
“有這一可能…”諸葛亮點點頭説道“當然在襄陽,經異度大人一番辯駁,蔡瑁偽造繼嗣文書一事已昭然若揭。蔡瑁為一己之私擅自廢長立幼,形同篡逆。其雖憑藉武力勉強鎮住局勢,但卻無法真正令荊州士民歸心,一旦戰事稍有不利,他必成眾矢之的。如此情形之下,蔡瑁若扭轉局勢,必需先為自己正名。而由天子敕封二公子為新任荊州牧,正是最佳辦法。故而,他極有可能偽造一紙聖旨,一者穩定人心,二者亦可打擊琦公子和子柔大人你們!”
“蔡瑁再如何膽大。又豈敢偽造聖旨?”南郡太守劉先搖了搖頭,不敢相信地反駁説道“況且,若是旁人要察看聖旨,蔡瑁拿什麼出來?”
“蔡瑁膽量如何,襄陽之夜便可見一斑!”諸葛亮淡然一笑,從容回道“至於聖旨。以亮之見。只要蔡蹭想要,曹便一定會給。蔡瑁只需向許昌上表,不消多時,曹自會命人快馬兼程送將過來!”
“荊州之亂。正中曹下懷。以曹之老巨滑,的確不會放過使荊州亂上加亂的機會!”蒯良微捋頷下長髯。沉聲説道。
“此外,還有另一可能…”諸葛亮和聲繼續説道。
“便是天子弔唁使者趕到了襄陽,發覺荊州內亂,主動向蔡瑁提出敕封二公子之議。
但無論如何,聖旨之事若非蔡蹭與曹勾結,必難以成事!”
“孔明先生究竟有何良策?”劉琦着急想知道諸葛亮有何對策。劉琦20出頭,生得儀表堂堂,但周身上下文弱之氣過濃。
“只要知曉是蔡瑁與曹相互勾結,化解這一詭計,其實已是不難!”諸葛亮不慌不忙地説道。
“孔明之意,我已明瞭!”蒯越擊掌説道“儘可以先州牧(劉表)遇刺之事,來化解眼前之困。”蒯良也已領會諸葛亮的意思,微微頷首稱是,但其他人卻仍是一頭霧水。
“先州牧遇刺之主謀至今仍自不明,但最大嫌疑者卻是曹。
曹一向忌諱我荊州,圖謀之心人盡皆知。如今正可藉此一用…”蒯越目光,興奮地説道“我方可命人向荊州諸郡縣廣傳消息,道先州牧正是由蔡瑁、曹二方相勾結而謀害。此二賊謀害先州牧後,又矯天子詔立二公子為荊州牧,正為奪取荊州大權。如此一來,即便有聖旨,也成蔡、曹二賊覬覦荊州權勢的矯詔,本不具任何説服力!”
“異度大人所言正是!”諸葛亮笑着點頭説道“而這封到達得如此迅速的‘聖旨’,無形之中反成蔡瑁與曹勾結謀害景升老大人地證據!”
“妙!”蒯越再此擊掌説道“先州牧守牧荊州十餘載,恩澤遍及荊襄九郡。若知蔡瑁、曹為刺殺主謀,焉有軍民肯歸附於其?”
“主公,孔明之策確實妙極,若施行順利,極有可能扭轉目前被動局面!”蒯良出列,向劉琦奏稟道。
“既如此,即刻照此策行事!”劉琦面現喜,當即點頭應允,隨後轉頭對諸葛亮説道“孔明先生,勞你與子柔公、異度公,共施此策!”
“願為州牧大人盡綿薄之力!”諸葛亮拱手應道。
至此時,劉先等人也不得不對諸葛亮這個總是掛着微笑的弱冠青年高看幾分起來。散議之後,蒯良、蒯越與諸葛亮仔細商議之後,將大量細作派遣出城,分赴荊州治下各郡縣散佈“蔡蹭、曹相勾結刺殺劉表,以謀取荊州”言。然而,還未等蒯氏兄弟有空鬆口氣,又一噩耗傳來——上庸馬超應蔡蹭之邀,出西涼鐵騎一萬餘攻入南郡,目前兵鋒已至當陽。一年前,馬超鐵騎曾橫掃雍、司兩州,將不可一世的曹軍殺得落花水。其最盛時,兵鋒已至虎牢關,只要突破虎牢,許昌便盡在股掌之間。
但非常可惜,只因韓遂的反戈一擊,使得馬超徹底擊敗曹的希望最終破滅。儘管最後在曹、韓聯軍的夾擊下,馬超最終兵敗逃亡上庸,但曹韓聯軍的傷亡竟達到十餘萬之眾。那一戰,徹底打出了馬超的威風,天下人皆聞“西涼錦馬超”之名。如今這支曾橫掃雍司地鐵騎,亦介入了荊州戰局,而且還是作為敵對一方。
“馬超悍勇,威名遠播,如何才能抵擋?”劉琦頗顯驚慌地説道。
不利地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似無休無盡,令劉琦愁壞了肝腸。
“主公勿憂,馬超西涼鐵騎雖然驍勇,但不擅攻城,只需據城死守。料他也無能為也!”蒯良和聲勸説道。
儘管蒯良如此安劉琦,但其實他自己心情也是頗為沉重。當年蒯良曾多次出訪據守宛城的張繡,見識過西涼鐵騎的威力,深知在野戰中一萬鐵騎抵5萬步卒也是綽綽有餘。馬超介入荊州戰事,其危害簡直難以估計。這萬餘鐵騎只需環巡在江陵城外,配合上黃祖的水軍,屆時無論城中守軍突圍,還是外部兵馬救援江陵。都將成為不可能完成地任務。
“主公。叛軍之勢大,我方暫時又無援軍,恐據守江陵也難以久持…”劉先略顯躊躇地説道“為今之計。設法渡江南下、與公權(劉磐>匯合方是上策!”據守南郡本是劉先地主張,但隨後形勢地惡化程度卻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而今劉先自己也對江陵究竟能堅守多少到悲觀。
“叛賊黃祖統領水軍橫亙大江。如何能夠渡江?”劉琦嘆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
“我方雖無水軍可以匹敵黃祖。
但卻可向別處請援…”劉先提議説道。
“何處?”劉琦一時間沒能會過意來,急聲詢問道。
蒯良張口言,但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了沉默。一旁諸葛亮那平靜無波地睿智雙眼中卻迅速閃過一絲喜。
“主公之叔父、徵南將軍劉玄德!”劉先急聲回道“劉皇叔麾下水軍實力強橫,連那孫家的水軍亦不是對手。若主公能請劉皇叔出動水軍相助,何愁黃祖賊子不乖乖讓出道路!”
“堂兄不説,我幾忘卻了玄德叔父。”劉琦一拍桌案,面喜説道“玄德叔父急公好義,仁德佈於天下,且麾下上將如雲,若能得叔父相助,蔡瑁、黃祖之又何足慮也!”蒯良無聲嘆了口氣,暗暗搖頭。其實以蒯良之智,怎麼會想不到向劉備請援,他是故意不提及劉備的。雖在多數問題上與蔡瑁意見相左,但蔡瑁有一句話,蒯良卻是頗為認同的——“劉備乃野心之輩,必懷梟取荊州之心!”奪取豫章等三郡時,蒯良曾率軍與劉備軍兩大巨頭中的張飛攜手作戰過,其時算是充分見識劉備軍地強悍戰力。若能借助劉備軍地戰力,的確於平叛極為有利。
但蒯良卻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劉備本就極為擅長蠱惑人心,關羽、張飛等人又俱是勇冠三軍的絕世悍將,再加上徐庶、諸葛亮、龐統這樣的青年才俊相助,若真將劉備軍請入荊州助戰,將來荊州地歸屬權恐怕就難説了。正因如此,蒯良才與蒯越、劉先等人商議不在劉琦面前提及向劉備請援之事。蒯良希望憑藉荊州內部的力量來解決叛亂。
但非常可惜,形勢地發展卻令其希望落空。
“我這便書信一封!”劉琦轉頭對蒯良、諸葛亮説道“子柔公、孔明先生,勞你二位設法將書信送於玄德叔父!”
“敢不從命?”諸葛亮微笑應道。
“是!”蒯良無奈地領命道。
與諸葛亮並肩走出臨時州牧府後,蒯良將身上的裘皮披風裹得緊些、以御風寒。
但一陣寒風吹過後,蒯良還是按捺不住地劇烈咳嗽起來。
“子柔大人,您身體無妨麼?”諸葛亮關切地詢問道。
“咳…”小半晌後,咳聲消歇,蒯良面上卻呈現出異樣地紅之,擺擺手説道“無妨。年歲大了,身體比不得往常了。”近段時間來,蒯良常覺身體有無力的覺。
“子柔大人,您為荊州夜勞,殫竭慮,身體虧損頗大。待此次荊州戰事平息之後,還是休養些子吧!”諸葛亮仔細觀察了蒯良片刻,誠懇地建議道。
“若是你與士元都留在荊州,我又何需如此辛勞費神…”蒯良轉頭看向諸葛亮,似開玩笑又似認真地説道“孔明,回荊州如何?我年歲長,身體差,只要你願回來,我這別駕之位就是你的!”諸葛亮微笑而不語,面上卻無半點意動之。
“嗬…!”蒯良輕嘆了口氣,悵然説道“真不知劉備何來這般大的引力?你與士元,皆是荊州百年一出的天下之才,居然都投效於他。”
“孔明!”蒯良突然止住步子,正對諸葛亮説“他若果真有那一天,還請你在劉皇叔跟前多為琦公子擔待一番,勿要讓景升公的香火斷絕!”聽出蒯良的話在暗示什麼,諸葛亮沉默了片刻,神複雜緩緩點了點頭!秣陵,郡守府內廳“…孔明留在江陵,是希望能為主公他能夠入主荊州鋪平道路!”剛剛由丁奉親自護送至秣陵的孫乾向我介紹着江陵那裏情況,並將諸葛亮沒有同行返回的原因解釋了一番。黃祖雖然以荊州水軍將柴桑至江陵一帶的長江全部封鎖了起來,但在將大江南北河道當成自家後院的甘寧眼中,本是漏百出。在沒有驚動黃祖分毫的情況下,甘寧就將孫乾接了回來。
“呵呵…”龐統將雙手朝火盆靠近了些,呵呵笑道“連孔明都想下手了,可見荊州的形勢已相當危急。主公若不動手去取,極可能便宜了曹亦或是馬超!不過幸好,曹目前被北疆的戰事束縛住了手腳,否則必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若要出兵荊州,隨時都可以…”我模了摸頷下的刺須,笑着説道“不過問題在於,我方與荊州仍屬同盟,檀自進兵盟友屬地,有失名望。而且大哥那裏,還未有如何應對荊州內戰的指示!”
“主公那裏應該不成問題!”龐統縮回手,用力了“目前只欠一個出兵的名分了,希望孔明能早點辦妥此事!”在。翌,大哥的使者趕到秣陵,只帶給我8個字——“師出有名,臨機決斷!”見到這封僅只八字的信扎後,龐統當即大笑起來,笑聲極其暢快。
建安七年十二月十八,甘寧親自送來了一封求援信——劉琦請求大哥出兵,助其討逆平叛。而劉琦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錦帆水軍驅逐黃祖水軍,以便其渡江南下,進而在荊南重整旗鼓,反攻蔡瑁。見此求援信後,龐統大笑不已,直呼:“師出有名矣!”我做得第一件事,是命人以六百里加急將此信送往壽,而第二件事,則是命甘寧率錦帆水軍全軍出動,解劉琦之困。臨行前,我只代了甘寧四個字——“不必留手!”甘寧異常肯定地回道:“將軍放心!此戰過後,世上再無荊州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