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四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玄黓執徐,盡旃蒙大荒落,凡十四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公元九二年,正月,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授於除鞬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衞護屯伊吾,如南單于故事。
初,廬江周榮闢袁安府,安舉奏竇、景及爭立北單于事,皆榮所具草,竇氏客太尉掾徐齮深惡之,脅榮曰:“子為袁公腹心之謀,排奏竇氏,竇氏悍士、刺客滿城中,謹備之矣!”榮曰:“榮,江淮孤生,得備宰士,縱為竇氏所害,誠所甘心!”因敕子:“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冀以區區腐身覺悟朝廷。”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
閏月,丁丑,以太常丁鴻為司徒。
夏,四月,丙辰,竇憲還至京師。
六月,戊戌朔,有食之。丁鴻上疏曰:“昔諸呂握權,統嗣幾移;哀、平之末,廟不血食。故雖有周公之親而無其德,不得行其勢也。今大將軍雖
敕身自約,不敢僭差;然而天下遠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數十
,背王室,向私門,此乃上威損,下權盛也。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
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夫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從橫。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
天意。”丙辰,郡國十三地震。
旱,蝗。
竇氏父子兄弟併為卿、校,充滿朝廷,穰侯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憲女婿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共相
結;元、舉並出入
中,舉得幸太后,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是時,憲兄弟專權,帝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閹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鈎盾令鄭眾,謹
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議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會憲與鄧疊皆還京師。時清河王慶,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將發其謀,
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鄭眾,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衞南、北宮,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下獄死。遣謁者僕
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瑰皆就國。帝以太后故,不
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
初,河南尹張酺,數以正法繩治竇景,及竇氏敗,酺上疏曰:“方憲等寵貴,羣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憲受顧命之託,懷伊、呂之忠,至乃複比鄧夫人於文母。今嚴威既行,皆言當死,不顧其前後,考折厥衷。臣伏見夏陽侯瑰每存忠善,前與臣言,常有盡節之心,檢敕賓客,未嘗犯法。臣聞王政骨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今議者
為瑰選嚴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貸宥,以崇厚德。”帝
共言,由是瑰獨得全。竇氏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故郡。
初,班固奴嘗醉罵洛陽令種兢,兢因逮考竇氏賓客,收捕固,死獄中。固嘗著《漢書》,尚未就,詔固女弟曹壽昭踵而成之。
華嶠論曰:固之序事,不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固譏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敍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甚矣!
初,竇憲納,天下郡國皆有禮慶。漢中郡亦當遣吏,户曹李郃諫曰:“竇將軍椒房之親,不修德禮而專權驕恣,危亡之禍,可翹足而待;願明府一心王室,勿與
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請求自行,許之。郃遂所在遲留以觀其變,行至扶風而憲就國。凡
通者皆坐免官,漢中太守獨不與焉。帝賜清河王慶奴婢、輿馬、錢
、珍寶,充牣其第。慶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慶亦小心恭孝,自以廢黜,尤畏事慎法,故能保其寵祿焉。
帝除袁安子賞為郎,任隗子屯為步兵校尉,鄭眾遷大長秋。帝策勳班賞,眾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常與之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秋,七月,己丑,太尉宋由以竇氏黨策免,自殺。
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
癸丑,以大司農尹睦為太尉。太傅鄧彪以老病上還樞機職,詔許焉,以睦代彪錄尚書事。
冬,十月,己亥,以宗正劉方為司空。
武陵、零陵、澧中蠻叛。
護羌校尉鄧訓卒,吏、民、羌、胡旦夕臨者數千人。羌、胡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執,不聽,以狀白校尉徐傿,傿嘆息曰:“此為義也!”乃釋之。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請禱求福。蜀郡太守聶尚代訓為護羌校尉,
以恩懷諸羌,乃遣譯使招呼
唐,使還居大、小榆谷。
唐既還,遣祖母卑缺詣尚,尚自送至
下,為設祖道,令譯田汜等五人護送至廬落。
唐遂反,與諸種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詛,復寇金城
。尚坐免。
◎永元五年癸巳,公元九三年,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靈台,赦天下。
戊子,千乘貞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萬歲為廣宗王。
甲寅,太傅鄧彪薨。
戊午,隴西地震。
夏,四月,壬子,紹封陵殤王兄魴為
陵王。
九月,辛酉,廣宗殤王萬歲薨,無子,國除。
初,竇憲既立於除鞬為此單于,輔歸北庭,會憲誅而止。於除鞬自畔還北,詔遣將兵長史王輔以千餘騎與任尚共追討,斬之,破滅其眾。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就此漸盛。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丑,太僕張酺為太尉。酺與尚書張等奏“
聲校尉曹褒,擅制漢禮,破亂聖術,宜加刑誅。”書凡五奏。帝知酺守學不通,雖寢其奏,而漢禮遂不行。
是歲,武陵郡兵破叛蠻,降之。
梁王暢與從官卞忌祠祭求福,忌等諂媚雲:“神言王當為天子。”暢與相應答,為有司所奏,請徵詣詔獄。帝不許,但削成武、單父二縣。暢慚懼,上疏深自刻責曰:“臣天狂愚,不知防
,自陷死罪,分伏顯誅。陛下聖德,枉法曲平,橫貸赦臣,為臣受污。臣知大貸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約
子,不敢復出入失繩墨,不敢復有所橫費,租入有餘,乞裁食睢陽、穀
、虞、蒙、寧陵五縣,還餘所食四縣。臣暢小
三十七人,其無子者,願還本家,自選擇謹敕奴婢二百人,其餘所受虎賁、官騎及諸工技、鼓吹、倉頭、奴婢、兵弩、廄馬,皆上還本署。臣暢以骨
近親,亂聖化,污清
,既得生活,誠無心面目以兇惡復居大宮,食大國,張官屬,藏什物,願陛下加恩開許。”上優詔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