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與諸將議曰:“赤眉旦暮且至,見滅不久,不如掠長安,東歸南陽;事若不集,復入湖池中為盜耳!”乃共入,説更始;更始怒不應,莫敢復言。更始使王匡、陳牧、成丹、趙萌屯新豐,李松軍,以拒赤眉。張、廖湛、胡殷、申屠建與隗囂合謀,以立秋時共劫更始,俱成前計。更始知之,託病不出,召張等入,將悉誅之;唯隗囂稱疾不入,會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更始狐疑不決,、湛、殷疑有變,遂突出;獨申屠建在,更始斬建,使執金吾鄧曄將兵圍隗囂第。、湛、殷勒兵燒門,入戰宮中,更始大敗;囂亦潰圍,走歸天水。明旦,更始東奔趙萌於新豐。更始復疑王匡、陳牧、成丹與張等同謀,乃並召入;牧、丹先至,即斬之。王匡懼,將兵入長安,與張等合。
張同將領們商議:“赤眉軍早晚就會到達,我們不久就會被消滅。不如搶掠了長安,向東逃回南陽。事情如果辦不成,我們再到江湖中,重新做強盜!”於是一同晉見,説服劉玄。劉玄憤怒而不發一言,沒有人敢再説話。劉玄命王匡、陳牧、成丹、趙萌駐屯新豐,命宰相李松屯兵城,以抗拒赤眉軍。張、廖湛、胡殷、申屠建與隗囂合謀,準備借立秋這一天殺牲祭宗廟的時候,共同劫持劉玄,實現先前的計劃。劉玄得知後,稱病不出門。他召張等進宮,準備全都斬首。當時只有隗囂自稱有病沒有進宮,召集他的賓客王遵、周宗等率軍士自守。劉玄猶疑不決。張、廖湛、胡殷懷疑有變化,於是衝出宮去。只有申屠建還留在宮中,劉玄斬殺了申屠建,命執金吾鄧曄領兵包圍隗囂的宅第。張、廖湛、胡殷率兵燒燬宮門,殺入宮中,劉玄大敗。隗囂也突破包圍,逃回天水。第二天早晨,劉玄出皇宮向東投奔在新豐屯兵的趙萌。劉玄又懷疑王匡、陳牧、成丹和張等是同謀,於是一塊兒召見他們。陳牧、成丹先到,立刻被斬首。王匡恐懼,率軍進入長安,與張等人會合。
[8]赤眉進至華陰,軍中有齊巫,常鼓舞祠城陽景王,巫狂言:“景王大怒曰:‘當為縣官,何故為賊!’”有笑巫者輒病,軍中驚動。方望弟陽説樊崇等曰:“今將軍擁百萬之眾,西向帝城,而無稱號,名為羣賊,不可以久;不如立宗室,挾義誅伐,以此號令,誰敢不從!”崇等以為然,而巫言益甚。前至鄭,乃相與議曰:“今迫近長安,而鬼神若此,當求劉氏共尊立之。”[8]赤眉軍進抵華陰,隨軍有一位齊地的巫師,常常擊鼓舞蹈,祭祀城陽景王劉章。巫師口出狂言:“景王大怒説:‘應當做天子,為什麼當盜賊!’”凡是嘲笑巫師的人,都患了病,為此全軍震驚。方望的弟弟方陽勸説樊崇等人:“現在將軍擁有百萬大軍,向西面對帝王都城,卻沒有稱號,被人稱作盜賊,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不如擁立一位劉氏宗室,挾天子的名義誅殺討伐,以此號令天下,誰敢不服從!”樊崇等認為説得很對,而巫師的狂言也越來越厲害。向前進軍抵達鄭縣,於是共同商議説:“現在已經近長安,而鬼神的旨意是這樣,應該尋求一位劉氏宗室,共同尊他為皇帝。”先是,赤眉過式,掠故式侯萌之子恭、茂、盆子三人自隨。恭少習《尚書》,隨樊崇等降更始於洛陽,復封式侯,為侍中,在長安。茂與盆子留軍中,屬右校卒史劉俠卿,主牧牛。及崇等立帝,求軍中景王后,得七十餘人,唯茂、盆子及前西安侯孝最為近屬。崇等曰:“聞古者天子將兵稱上將軍”乃書札為符曰“上將軍”又以兩空札置笥中,於鄭北設壇場,祠城陽景王,諸三老、從事皆大會;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盆子最幼,後探,得符;諸將皆稱臣,拜。盆子時年十五,被髮徒跣,敞衣赭汗,見眾拜,恐畏啼。茂謂曰:“善臧符!”盆子即齧折,棄之。以徐宣為丞相,樊崇為御史大夫,逢安為左大司馬,謝祿為右大司馬,其餘皆列卿、將軍。盆子雖立,猶朝夕拜劉俠卿,時出從牧見戲;俠卿怒止之,崇等亦不復候視也。
早先,赤眉軍經過式縣,劫持故式侯劉萌的兒子劉恭、劉茂、劉盆子,讓三人隨軍。劉恭幼時學習《尚書》,後來跟從樊崇等在洛陽投降更始皇帝劉玄,重新封為式侯,擔任侍中,後到長安。劉茂和劉盆子留在軍中,歸右校卒史劉俠卿管轄,負責放牛。等到樊崇等想要擁立皇帝時,在軍中尋找景王劉章的後代,找到七十餘人,其中只有劉茂、劉盆子以及前西安侯劉孝血統最為親近。樊崇等人説:“聽説古時候,天子親自領兵,稱為上將軍。”於是用一片木簡做符,上寫“上將軍”三個字,又把兩片未寫字的木簡也放在竹筒中。在鄭縣北面修築壇場,祭祀城陽景王劉章,各位三老、從事全都聚會於此。請劉盆子等三人居台中排列站立,按照長幼順序籤。劉盆子年紀最小,最後,中了符。將領們全都向劉盆子稱臣叩拜。劉盆子當時十五歲,披散着頭髮,光着雙腳,穿着破衣服,紫漲着臉,渾身冒汗。他看見眾將跪拜,驚恐得要哭出來。劉茂對他説:“把你的符藏好!”劉盆子卻立即把木簡放到口中咬斷,扔掉。他任命徐宣為丞相,樊崇為御史大夫,逢安為左大司馬,謝祿為右大司馬,其餘的全被任命為卿、將軍。劉盆子雖被立為皇帝,但每天早晚還要叩拜劉俠卿。他時常想到外面去和牧童們嬉戲,劉俠卿憤怒地制止他。樊崇等人也不再來問候探視。
[9]秋,七月,辛未,帝使使持節拜鄧禹為大司徒,封侯、食邑萬户;禹時年二十四。又議選大司空,帝以《赤伏符》曰“王梁主衞作玄武”丁丑,以野王令王梁為大司空。又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鹹行大司馬,眾鹹不悦。壬午,以吳漢為大司馬。
[9]秋季,七月辛未(初五),漢光武帝劉秀派使者持符節任命鄧禹當大司徒,封為侯,食邑一萬户。當時鄧禹二十四歲。又商議選任大司空,劉秀憑《赤伏符》上説的“王梁主衞作玄武”丁丑(十一),任命野王縣令王梁為大司空。劉秀又打算按照讖文中的話任命平狄將軍孫鹹代理大司馬,對此大家都不高興。壬午(十六),任命吳漢為大司馬。
初,更始以琅伏湛為平原太守;時天下兵起,湛獨晏然,撫循百姓。門下督謀為湛起兵、湛收斬之;於是吏民信向,平原一境賴湛以全。帝徵湛為尚書,使典定舊制。又以鄧禹西征,拜湛為司直,行大司徒事;車駕每出征伐,常留鎮守。
起初,劉玄以琅人伏湛為平原郡太守。當時各地起兵,只有伏湛安撫百姓,安然不動。門下督為伏湛策劃起兵的事,伏湛將他逮捕處斬。因此官民信賴嚮往伏湛,整個平原境內仗着伏湛而保全下來。劉秀徵召伏湛當尚書,讓他負責整理舊有的典章制度。又因鄧禹率軍西征,任命伏湛當司直,代理大司徒職務。劉秀每次外出親征,往往留伏湛鎮守。
[10]鄧禹自汾陰渡河,入夏陽,更始左輔都尉公乘歙引其眾十萬與左馮翊兵共拒禹於衙;禹復破走之。
[10]鄧禹從汾陰渡過黃河,進入夏陽。更始朝左輔都尉公乘歙率領部眾十萬人和左馮翊的軍隊在衙縣共同抗拒鄧禹。鄧禹再次打敗敵人,公乘歙等逃走。
宗室劉茂聚眾京、密間,自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眾十餘萬人。帝使驃騎大將軍景丹、建威大將軍耿、強弩將軍陳俊攻之;茂來降,封為中山王。
劉氏宗室劉茂在京縣和密縣聚集兵眾,自稱厭新將軍,攻下穎川、汝南,部眾達十餘萬人。劉秀派驃騎大將軍景丹、建威大將軍耿、強弩將軍陳俊攻打劉茂。劉茂前來投降,劉秀封他為中山王。
[11]己亥,帝幸懷,遣耿、陳俊軍五社津,備滎陽以東;使吳漢率建議大將軍朱祜等十一將軍圍朱鮪於洛陽。八月,進幸河陽。
[11]己亥(二十九),劉秀來到懷縣,派遣耿、陳俊在五社津屯駐,防備滎陽以東的變化。命吳漢率領建議大將軍朱祜等十一位將軍包圍朱鮪鎮守的洛陽。八月,劉秀前往河陽。
[12]李松自引兵還,從更始與趙萌共攻王匡、張於長安。連戰月餘,匡等敗走,更始徙居長信宮。
[12]更始朝宰相李松從城領兵返回,跟從劉玄與趙萌一同進攻王匡、張,戰於長安。一連打了一個多月,王匡等敗逃,劉玄遷居到長信宮。
赤眉至高陵,王匡、張等降之,遂共連兵進攻東都門。李松出戰,赤眉生得松;松弟況為城門校尉,開門納之。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式侯恭以赤眉立其弟,自系詔獄;聞更始敗走,乃出,見定陶王祉,祉為之除械,相與從更始於渭濱。右輔都尉嚴本,恐失更始為赤眉所誅,即將更始至高陵,本將兵宿衞,其實圍之。更始將相皆降赤眉,獨丞相曹竟不降,手劍格死。
赤眉軍到達高陵,王匡、張等接並投降赤眉,於是共同連兵攻打長安東都門。李松出戰,赤眉軍生擒李松。李松的弟弟李況擔任城門校尉,他打開城門把赤眉軍放了進來。九月,赤眉軍進入長安,劉玄一個人騎馬從廚城門逃出長安。劉玄所封的式侯劉恭因為赤眉軍擁立他的弟弟劉盆子做皇帝,就自己綁縛起來,囚詔獄。聽説劉玄兵敗逃跑,才出獄,去見定陶王劉祉。劉祉替他除去身上的刑具,一起到渭水河畔跟隨劉玄。右輔都尉嚴本害怕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就挾持劉玄到高陵,嚴本親自率兵守衞,實際是把劉玄包圍起來。劉玄的文武官員全都投降了赤眉軍,只有丞相曹竟不降,手持寶劍格鬥而殺。
[13]辛未,詔封更始為淮陽王;吏民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其送詣吏者封列侯。
[13]辛未(初六),劉秀下詔封劉玄為淮陽王。詔書説,無論官吏或百姓敢有殺害劉玄的,罪與大逆相同;有把劉玄送到官府的,封為侯爵。
[14]初,宛人卓茂,寬仁恭愛,恬蕩樂道,雅實不為華貌,行己在於清濁之間,自束髮至白首,未嘗與人有爭競,鄉黨故舊,雖行能與茂不同,而皆愛慕欣欣焉。哀、平間為密令,視民如子,舉善而教,口無惡言,吏民親愛,不忍欺之。民嘗有言部亭長受其米遺者,茂曰:“亭長為從汝求乎,為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民曰:“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民曰:“竊聞賢明之君,使民不畏吏,吏不取民。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既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為敝民矣!凡人所以羣居不亂,異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禮義,知相敬事也。汝獨不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吏顧不當乘威力強請求耳。亭長素善吏,歲時遺之,禮也。”民曰:“苟如此,律何故之?”茂笑曰:“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門之內,小者可論,大者可殺也。且歸念之!”初,茂到縣,有所廢置,吏民笑之,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為置守令;茂不為嫌,治事自若。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遷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隨送。及王莽居攝,以病免歸。上即位,先訪求茂,茂時年七十餘。甲申,詔曰:“夫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德侯。”[14]起初,宛城人卓茂寬厚仁義而謙恭愛人,情恬淡坦蕩而樂守聖賢之道,樸實無華而不修飾,行動在清濁之間而不偏。從少年到白髮的老年,從未跟人爭執過,家鄉的親朋故友雖然品行才幹與卓茂不同,卻全都很愛慕他。卓茂在西漢哀帝、平帝時當密縣縣令,把老百姓看做自己的兒女,推行仁政教化百姓,口無惡言,官民親近熱愛他,不忍心欺騙他。曾經有一個人上告説,卓茂屬下的亭長接受了他所送的米和。卓茂説:“是亭長跟你要的嗎,還是你有事託他而送給他,還是平時自有恩惠情義而送給他的呢?”那個人説:“是我自己送給他的。”卓茂説:“是你自己送去他接受的,為什麼還要上告呢?”那個人説:“我聽説賢明的君主讓老百不懼怕官吏,官吏也不向老百姓索取東西。而現在我畏懼官吏,所以送東西給他。而他最終接受了,所以我來報告。”卓茂説:“你是個壞百姓!人所以聚集在一起有秩序地生活而不同於禽獸的原因,就在於人有仁愛禮義,懂得互相尊重。而你偏偏想不在乎這些,難道你能夠遠走高飛,離人間嗎?官吏固然不應當憑權力強求索取。亭長向來是一位善良的官吏,每年按時送他一點東西,是符合禮的。”那個人説:“如果這樣,法律為什麼止呢?”卓茂笑着説:“法律設立行為的規範,禮則順應人之常情。現在我用禮教誨你,你一定沒有怨恨惡;如果我用法律懲罰你,你將有什麼舉動呢?同一個門內,罪過小的可以論罪,罪過大的可以殺頭。你且回去想想吧!”當初,卓茂到密縣上任後,有廢除的事項,也有新設立的措施。官民嘲笑他,鄰城的人聽説以後都嘰笑他沒有才幹。河南郡為他設置了一位縣令。卓茂並沒有到厭惡不滿,照常辦公。幾年以後,他所推行的教化形成風氣,以致路不拾遺。後卓茂升遷當京部丞,密縣的老少全着眼淚,一路跟隨着為他送行。等到王莽攝政,卓茂因病辭官,迴歸故里。劉秀稱帝后,首先尋訪卓茂的下落。卓茂當時已七十餘歲。九月甲申(十九),劉秀下詔書:“名譽滿天下,應當受最重的獎賞。現任命卓茂當太傅,封為褒德侯。”臣光曰:孔子稱“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是以舜舉皋陶,湯舉伊尹,而不仁者遠,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羣雄競逐,四海鼎沸,彼摧堅陷敵之人,權略詭辯之士,方見重於世,而獨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拔於草萊之中,實諸羣公之首,宜其光復舊物,享祚久長,蓋由知所先務而得其本原故也。
臣司馬光曰:孔子説:“推舉善行,教育能力弱的人,人們就能互相勸勉。”所以,虞舜推薦皋陶,商湯推薦伊尹,惡不仁的人遠去,是因為這兩人品德高尚的緣故。光武帝剛剛即位,羣雄競逐,四海之內像滾水般沸騰。那些衝鋒陷陣的人,有權謀而善辯的人,正為世人所敬重。而唯獨光武帝能起用忠厚之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從社會最底層選拔人才,安排在公卿首位。他所以能光復漢室,長治久安,是由於他知道首先必須做什麼才能達到本目的的緣故。
[15]諸將圍洛陽數月,朱鮪堅守不下。帝以廷尉岑彭嘗為鮪校尉,令往説之。鮪在城上;彭在城下,為陳成敗。鮪曰:“大司徒被害時,鮪與其謀,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不敢降!”彭還,具言於帝。帝曰:“舉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復往告鮪,鮪從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上,鮪見其誠,即許降。辛卯,朱鮪面縛,與岑彭俱詣河陽。帝解其縛,召見之,復令彭夜送鮪歸城。明旦,與蘇茂等悉其眾出降。拜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後為少府,傳封累世。
[15]劉秀的將領們包圍洛陽達幾個月,因朱鮪堅守而未能攻下。劉秀因為廷尉岑彭曾經當過朱鮪的校尉,所以派岑彭前去説服朱鮪。朱鮪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朱鮪陳述利害得失。朱鮪説:“大司徒劉被害時,我曾經參與謀劃,又曾勸更始不要派遣蕭王北伐。我確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投降。”岑彭返回,把這些話向劉秀稟報。劉秀説:“做大事的人不計較小怨。朱鮪現在如果投降,可保全官職和爵位,怎麼能夠治罪呢?有黃河水在此作證,我決不食言!”岑彭又前去向朱鮪轉告劉秀的話。朱鮪從城上垂下大繩子,説:“如果你説的確實是真的,請用繩子上城。”岑彭向前準備攀登,朱鮪看到他的誠意,就答應投降。九月辛卯(二十六),朱鮪把自己反綁起來,和岑彭一起到河陽。劉秀解下他身上捆綁的繩索,接見了他,又讓岑彭連夜送他返回洛陽城。第二天早晨,朱鮪和蘇茂等帶領全體官兵出城投降。劉秀任命朱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朱鮪後當少府,封爵世代相傳。
帝使侍御史河內杜安集洛陽。將軍蕭廣縱兵士暴橫,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還,以狀聞。上召見,賜以戟,遂擢任之。
劉秀派侍御史河內人杜詩安撫洛陽民心。將軍蕭廣縱容部下為非作歹,杜詩勸戒告諭但蕭廣不改。於是杜詩殺了蕭廣,回來後把情況報告劉秀。劉秀接見杜詩,賜給他官吏出行時作前導的戟,並提升官職。
冬,十月,癸丑,車駕入洛陽,幸南宮,遂定都焉。
冬季,十月癸丑(十八),劉秀進入洛陽,臨幸南宮,於是定都。
[16]赤眉下書曰:“聖公降者,封為長沙王;過二十,勿受。”更始遣劉恭請降,赤眉使其將謝祿往受之。更始隨祿,袒,上璽綬於盆子。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將殺之;劉恭、謝祿為請,不能得,遂引更始出。劉恭追呼曰:“臣誠力極,請得先死!”拔劍自刎;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為畏威侯。劉恭復為固請,竟得封長沙王。更始常依謝祿居,劉恭亦擁護之。
[16]赤眉擁立的劉盆子頒佈詔書説:“劉玄如果投降,封為長沙王。超過二十天就不再接受。”劉玄派遣劉恭去請降。赤眉命右大司馬謝祿前往接受劉玄投降。劉玄跟着謝祿,光着臂膀,向劉盆子呈上玉璽、綬帶。赤眉將領們讓劉玄坐在大庭中央,準備殺他。劉恭、謝祿替他求情,不被採納。然後赤眉將領們把劉玄拉出去行刑。劉恭一面追一面大聲喊:“陛下!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請讓我先死!”拔劍就要自刎,樊崇等急忙一同上前救助,制止了他。這才赦免了劉玄,封為畏威侯。劉恭又堅持替劉玄請求,劉玄終於得以被封為長沙王。劉玄常常依靠謝祿,和他在一起居住,劉恭也支持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