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紀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旃蒙大荒落八月,盡柔兆敦牂,凡一年有奇。
齊王下◎開運二年乙巳,公元九四五年八月,甲子朔,有食之。
丙寅,右僕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罷守本官。加樞密使、户部尚書馮玉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事無大小,悉以委之。帝自陽城之捷,謂天下無虞,驕侈益甚。四方貢獻珍奇,皆歸內府。多造器玩,廣宮室,崇飾後庭,近朝莫之及。作織錦樓以織地衣,用織工數百,期年乃成。又賞賜優伶無度。桑維翰諫曰:“曏者陛下親御胡寇,戰士重傷者,賞不過數端。今優人一談一笑稱旨,往往賜束、萬錢、錦袍、銀帶,彼戰士見之,能不觖望,曰:‘我曹冒白刃,絕筋折骨,曾不如一談一笑之功乎!’如此,則士卒解體,陛下誰與衞社稷乎!”帝不聽。馮玉每善承帝意,由是益有寵。嘗有疾在家,帝謂諸宰相曰:“自刺史以上,俟馮玉出,乃得除。”其倚任如此。玉乘勢權,四方賂遺,輻輳其門。由是朝政益壞。
唐兵圍建州既久,建人離心。或謂董思安:“盍早擇去就?”思安曰“吾世事王氏,危而叛之,天下其誰容我!”眾其言,無叛者。
丁亥,唐先鋒橋道使上元王建封先登,遂克建州,閩主延政降。王忠順戰死,董思安整眾奔泉州。初,唐兵之來,建人苦王氏之亂與楊思恭之重斂,爭伐木開道以之。及破建州,縱兵大掠,焚宮室廬舍俱盡。是夕,寒雨,凍死者相枕,建人失望。唐主以其有功,皆不問。
漢主殺韶王弘雅。
九月,許文稹以汀州,王繼勳以泉州,王繼成以漳州,皆降於唐。唐置永安軍於建州。
丙申,以西京留守兼侍中景延廣充北面行營副招討使。
殿中監王欽祚權知恆州事。會乏軍儲,詔欽祚括糴民粟。杜威有粟十餘萬斛在恆州,欽祚舉籍以聞。威大怒,表稱:“臣有何罪,欽祚籍沒臣粟!”朝廷為之召欽祚還,仍厚賜威以安之。
戊申,置威信軍於曹州。
遣侍衞馬步都指揮使李守貞戍澶州。
乙卯,遣彰德節度使張彥澤戍恆州。
漢主殺劉思、林少強、林少良、何昌延。以左僕王翻嘗與高祖謀立弘昌,出為英州刺史,未至,賜死。內外皆懼不自保。
冬,十月,癸巳,置鎮安軍於陳州。
唐元敬宋太后殂。
王延政至金陵,唐主以為羽林大將軍。斬楊思恭以謝建人。以百勝節度使王崇文為永安節度使。崇文治以寬簡,建人遂安。
初,高麗王建用兵滅鄰國,頗強大,因胡僧襪囉言於高祖曰:“海,我婚姻也,其王為契丹所虜,請與朝廷共擊取之。”高祖不報。及帝與契丹為仇,襪囉復言之。帝使高麗擾契丹東邊以分其兵勢。會建卒,子武自稱權知國事,上表告喪。十一月,戊戌,以武為大義軍使、高麗王,遣通事舍人郭仁遇使其國,諭指使擊契丹。仁遇至其國,見其兵極弱,曏者襪囉之言,特建為夸誕耳,實不敢與契丹為敵。仁遇還,武更以它故為解。
乙卯,吳越王弘佐誅內都監使杜昭達,己未,誅內牙上統軍使明州刺史闞璠。昭達,建徽之孫也,與璠皆好貨。錢塘富人程昭悦以貨結二人,得侍弘佐左右。昭悦為人狡佞,王悦之,寵待逾於舊將,璠不能平。昭悦知之,詣璠頓首謝罪,璠責讓久之,乃曰:“吾始者決殺汝,今既悔過,吾亦釋然。”昭悦懼,謀去璠。璠專而愎,國人惡之者眾,王亦惡之。昭悦出璠於外,恐璠覺之,私謂右統軍使胡進思曰:“今除公及璠各為本州,使璠不疑,可乎?”進思許之,乃以璠為明州刺史,進思為湖州刺史。璠怒曰:“出我於外,是棄我也。”進思曰:“老兵得大州,幸矣,不行何為!”璠乃受命。既而復以他故留進思。
內外馬步都統軍使錢仁俊母,杜昭達之姑也。昭悦因譖璠、昭達謀奉仁俊作亂,下獄鍛鍊成之。璠、昭達既誅,奪仁俊官,幽於東府。於是昭悦治闞、杜之黨,凡權位與己侔,意所忌者,誅放百餘人,國人畏之側目。胡進思重厚寡言,昭悦以為戇,故獨存之。昭悦收仁俊故吏慎温其,使證仁俊之罪,拷掠備至。温其堅守不屈。弘佐嘉之,擢為國官。温其,衢州人也。
十二月,乙丑,加吳越王弘佐東南面兵馬都元帥。
辛未,以前中書舍人廣晉殷鵬為給事中、樞密直學士。鵬,馮玉之黨也;朝廷每有遷除,玉皆與鵬議之。由是請謁賂遺,充滿其門。
初,帝疾未平,會正旦,樞密使、中書令桑維翰遣女僕入宮起居太后,因問:“皇弟睿近讀書否?”帝聞之,以告馮玉,玉因譖維翰有廢立之志。帝疑之。李守貞素惡維翰,馮玉、李彥韜與守貞合謀排之,以中書令行開封尹趙瑩柔而易制,共薦以代維翰。丁亥,罷維翰政事,為開封尹。以瑩為中書令,李崧為樞密使、守侍中。維翰遂稱足疾,希復朝謁,杜絕賓客。或謂馮玉曰:“桑公元老,今既解其樞務,縱不留之相位,猶當優以大籓,奈何使之尹京,親猥細之務乎?”玉曰:“恐其反耳。”曰:“儒生安能反?”玉曰:“縱不自反,恐其教人耳。”楚湘陰處士戴偃,為詩多譏刺,楚王希範囚之。天策副都軍使丁思瑾上書切諫,希範削其官爵。
唐齊王景達府屬謝仲宣言於景達曰:“宋齊丘,先帝布衣之,今棄之草萊,不厭眾心。”景達為之言於唐主曰:“齊丘宿望,勿用可也,何必棄之以為名!”唐主乃使景達自至青陽召之。
◎開運三年丙午,公元九四六年,正月,以齊丘為太傅兼中書令,但奉朝請,不預政事。以昭武節度使李建勳為右僕兼門下侍郎,與中書侍郎馮延己皆同平章事。建勳練習吏事,而懦怯少斷。延己工文辭,而狡佞,喜大言,多樹朋黨。水部郎中高越,上書指延己兄弟過惡,唐主怒,貶越蘄州司士。初,唐主置宣政院于中,以翰林學士、給事中常夢錫領之,專典機密,與中書侍郎嚴續皆忠直無私。唐主謂夢錫曰:“大臣惟嚴續中立,然無才,恐不勝其黨,卿宜左右之。”未幾,夢錫罷宣政院,續亦出為池州觀察使。夢錫於是移疾縱酒,不復預朝廷事。續,可求之子也。
二月,壬戌朔,有食之。
晉昌節度使兼侍中趙在禮,更歷十鎮,所至貪暴,家貲為諸帥之最。帝利其富,三月,庚申,為皇子鎮寧節度使延煦娶其女。在禮自費緡錢十萬,縣官之費,數倍過之。延煦及弟延寶,皆高祖諸孫,帝養以為子。
唐泉州刺史王繼勳致書修好於威武節度使李弘義。弘義以泉州故隸威武軍,怒其抗禮。夏,四月,遣弟弘通將兵萬人伐之。
初,朔方節度使馮暉在靈州,留項酋長拓跋彥超於州下,故諸部不敢為寇,及將罷鎮而縱之。前彰武節度使王令温代暉鎮朔方,不存撫羌、胡,以中國法繩之。羌、胡怨怒,皆叛,競為寇鈔。拓跋彥超、石存、也廝褒三族,共攻靈州,殺令温弟令周。戊午,令温上表告急。
泉州都都揮使留從效謂刺史王繼勳曰:“李弘通兵勢甚盛,士卒以使君賞罰不當,莫肯力戰,使君宜避位自省。”乃廢繼勳歸私第,代領軍府事,勒兵擊李弘通,大破之。表聞於唐,唐主以從效為泉州刺史,召繼勳還金陵,遣將將兵戍泉州。徙漳州刺史王繼成為和州刺史,汀州刺史許文稹為蘄州刺史。
定州西北二百里有狼山,土人築堡于山上以避胡寇。堡中有佛舍,尼孫深意居之,以妖術惑眾,言事頗驗,遠近信奉之。中山人孫方簡及弟行友,自言深意之侄,不飲酒食,事深意甚謹。深意卒,方簡嗣行其術,稱深意坐化,嚴飾,事之如生,其徒茲。會晉與契丹絕好,北邊賦役煩重,寇盜充斥,民不安其業。方簡、行友因帥鄉里豪健者,據寺為寨以自保。契丹入寇,方簡帥眾邀擊,頗獲其甲兵、牛馬、軍資,人挈家往依之者益眾。久之,至千餘家,遂為羣盜。懼為吏所討,乃歸款朝廷。朝廷亦資其禦寇,署東北招收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