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後梁紀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州有水通城中,淮南張網綴鈴懸水中,魚鱉過皆知之。吳越遊弈都虞候司馬福潛行入城,故以竿觸網,敵聞鈴聲舉網,福因得過,凡居水中三,乃得入城。由是城中號令與援兵相應,敵以為神。

吳越王鏐嘗遊府園,見園卒陸仁章樹藝有智而志之,及蘇州被圍,使仁章通信入城,果得報而返。鏐以諸孫畜之,累遷兩府軍糧都監使,卒獲其用。仁章,睦州人也。

辛亥,吳越兵內外合擊淮南兵,大破之,擒其將何朗等三十餘人,奪戰艦二百艘。周本夜遁,又追敗之於皇天蕩。鍾泰章將兵二百為殿,多樹旗幟於菰蔣中,追兵不敢進而還。

岐王所署保大節度使李彥博、坊州刺史李彥昱皆棄城奔鳳翔,鄜州都將嚴弘倚舉城降。己未,以高萬興為保節度使,以絳州刺史牛存節為保大節度使。

淮南初置選舉,以駱知祥掌之。

五月,丁卯,帝命劉知俊乘勝取邠州,知俊難之,辭以闕食,乃召還。

佑國節度使王重師鎮長安數年,帝在河中,怒其貢奉不時,己巳,召重師入朝,以左龍虎統軍劉捍為佑國留後。癸酉,帝發河中;己卯,至洛陽。

劉捍至長安,王重師不為禮,捍譖之於帝,雲重師潛與邠、岐通。甲申,貶重師溪州刺史,尋賜自盡,夷其族。

劉守文頻年攻劉守光不克,力大發兵,以重賂招契丹、吐谷渾之眾,合四萬屯薊州。守光逆戰於雞蘇,為守文所敗。守文單馬立於陳前,泣謂其眾曰:“勿殺吾弟!”守光將元行欽識之,直前擒之,滄德兵皆潰。守光囚之別室,栫之藂棘,乘勝進攻滄州。滄州節度判宮呂兗、孫鶴推守文子延祚為帥,乘城拒守。兗,安次人也。

忠武節度使兼侍中劉知俊,功名浸盛,以帝猜忍甚,內不自安。及王重師誅,知俊益懼。帝將伐河東,急徵知俊入朝,以為河東西面行營都統;且以知俊有丹、延之功,厚賜之。知俊弟右保勝指揮使知浣從帝在洛陽,密使人語知俊雲:“入必死。”又白帝,請帥弟侄往知俊,帝許之。六月,乙未朔,知俊奏稱“為軍民所留”遂以同州附於岐,執監軍及將佐之不從者,皆械送於岐。遣兵襲華州,逐刺史蔡敬思,以兵守潼關。潛遣人以重利啖長安諸將,執劉捍,送於岐,殺之。知俊遣使請兵於岐,亦遣使請晉人出兵攻晉、絳,遺晉王書曰:“不過旬,可取兩京,復唐社稷。”丁未,朔方節度使韓遜奏克鹽城,斬岐所署刺史李繼直。

帝遣近臣諭劉知俊曰:“朕待卿甚厚,何忽相負?”對曰:“臣不背德,但畏族滅如王重師耳。”帝復使謂之曰:“劉捍言重師陰結邠、岐,朕今悔之無及,捍死不足責。”知俊不報。庚戌,詔削知俊官爵,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帥侍衞馬步軍都指揮使劉鄩等討之。辛亥,帝發洛陽。

劉鄩至潼關東,獲劉知俊伏路兵藺如誨等三十人,釋之使為前導。劉知浣失道,盤桓數,乃至關下,關吏納之。如海等繼至,關吏不知其已被擒,亦納之。鄩兵乘門開直進,遂克潼關,追及知浣,擒之。

癸丑,帝至陝。

丹州馬軍都頭王行思等作亂,刺史宋知海逃歸。

帝遣劉知俊侄嗣業持詔指同州招諭知俊,知俊輕騎詣行在謝罪,弟知偃止之。楊師厚等至華州,知俊將聶賞開門降。知俊聞潼關不守,官軍繼至,蒼黃失圖,乙卯夜,舉族奔岐。楊師厚至長安,岐兵已據城,師厚以奇兵並南山急趨,自西門入,遂克之。庚申,以劉鄩權佑國留後。岐王厚禮劉知俊,以為中書令。地狹,無籓鎮處之,但厚給俸祿而已。

劉守光遣使上表告捷,且言“俟滄德事畢,為陛下掃平並寇。”亦致書晉王,雲與之同破偽梁。

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之兵號十萬攻洪州。淮南守兵才千人,將吏皆懼,節度使劉威密遣使告急於廣陵,召僚佐宴飲。全諷聞之,屯象牙潭,不敢進,請兵於楚,楚王殷遣指揮使苑玫會袁州刺史彭彥章圍高安以助全諷。玫,蔡州人;彥章,玕之兄子也。

徐温問將於嚴可求,可求薦周本。乃以本為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將兵七千救高安。本以前攻蘇州無功,稱疾不出,可求即其卧內強起之。本曰:“蘇州之役,敵不能勝我,但主將權輕耳。今必見用,願毋置副貳乃可。”可求許之。本曰:“楚人為全諷聲援耳,非取高安也。吾敗全諷,援兵必還。”乃疾趣象牙潭。過洪州。劉威犒軍,本不肯留。或曰:“全諷兵強,君宜觀形勢然後進。”本曰:“賊眾十倍於我,我軍聞之必懼,不若乘其鋭而用之。”秋,七月,甲子,以劉守光為燕王。

梁兵克丹州,擒王行思。

商州刺史李稠驅士民西走,將吏追斬之,推都押牙李玫主州事。

庚午,改佑國軍曰永平。

河東兵寇晉州,抄掠至堯祠而去。

癸酉,帝發陝州,乙亥,至洛陽,寢疾。

初,帝召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使督諸將攻潞州,以前兗海留後王班為留後,鎮襄州。師厚屢為班言牙兵王求等兇悍,宜備之,班自恃左右有壯士,不以為意,每眾辱之。戊寅,謫求戍西境,是夕,作亂,殺班,推都指揮使雍丘劉玘為留後。玘偽從之,明,與指揮使王延順逃詣帝所。亂兵奉平淮指揮使李洪為留後,附於蜀。未幾,房州刺史楊虔亦叛附於蜀。

危全諷在象牙潭,營柵臨溪,亙數千裏。庚辰,周本隔溪布陳,先使羸兵嘗敵。全諷兵涉溪追之,本乘其半濟,縱兵擊之,全諷兵大潰,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甚眾,本分兵斷其歸路,擒全諷及將士五千人。乘勝克袁州,執刺史彭彥章,進攻吉州,歙州刺史陶雅使其子敬昭及都指揮使徐章將兵襲饒、信,信州刺史危仔倡請降,饒州刺史唐寶棄城走。行營都指揮使米志誠、都尉呂師造等敗苑玫於上高。吉州刺史彭玕帥眾數千人奔楚,楚王殷表玕為郴州刺史,為子希範娶其女。淮南以左先鋒指揮使張景思知信州,遣行營都虞候骨言將兵五千送之。危仔倡聞兵至,奔吳越,吳越王鏐以仔倡為淮南節度副使,更其姓曰元氏。危全諷至廣陵,弘農王以其嘗有德於武忠王,釋之,資給甚厚。八月,虔州刺史盧光稠以州附於淮南。於是江西之地盡入於楊氏。光稠亦遣使附於梁。

甲寅,上疾小瘳,始複視朝。

以鎮國節度使康懷貞為西路行營副招討使。

蜀主命太子宗懿判六軍,開永和府,妙選朝士為僚屬。

辛酉,均州刺史張敬方奏克房州。

岐王遣劉知俊將兵攻靈、夏,且約晉王使攻晉、絳。晉王引兵南下,先遣周德威等將兵出陰地關攻晉州,刺史邊繼威悉力固守。晉兵穿地道,陷城二十餘步,城中血戰拒之,一夕城覆成。詔楊師厚將兵救晉州,周德威以騎扼蒙坑之險,師厚擊破之,進抵晉州,晉兵解圍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