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五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光祿少卿同正張茂宗,茂昭之弟也,許尚義章公主;未成婚,茂宗母卒,遺表請終嘉禮,上許之。秋,八月,癸酉,起復茂宗左衞將軍同正。左拾遣義興蔣乂上疏諫,以為:“兵革之急,古有墨衰從事者,未聞附馬起復尚主也。”上遣中使諭之,不止,乃特召對於延英,謂曰:“人間多借吉成婚者,卿何執此之堅?”對曰:“婚姻、喪紀,人之大倫,吉凶不可瀆也。委巷之家,不知禮教,其女孤貧無恃,或有借吉從人,未聞男子借吉娶婦者也。”太常博士韋彤、裴堪覆上疏諫。上不悦,命趣下嫁之期,辛巳,成婚。
九月,己丑,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盧邁以疾罷為太子賓客。
冬,十月,淮西節度使吳少誠擅開刀溝入汝,上遣中使諭止之,不從。命兵部郎中盧羣往詰之,少誠曰:“開此水,大利於人。”羣曰:“君令臣行,雖利,人臣敢專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從,何以使下吏從公之令乎!”少誠遽為之罷役。
十二月,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入朝。先是,宮中市外間物,令官吏主之,隨給其直。比歲以宦者為使,謂之宮市,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後不復行文書,置白望數百人於兩市及要鬧坊曲,閲人所賣物,但稱宮市,則斂手付與,真偽不復可辯,無敢問所從來及論價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錢物買人直數千物,多以紅紫染故衣、敗繒,尺寸裂而給之,仍索進奉門户及腳價錢。人將物詣市,至有空手而歸者,名為宮市,其實奪之。商賈有良貨,皆深匿之。每敕使出,雖沽漿、賣餅者皆撤業閉門。嘗有農夫以驢負柴,宦者稱宮市取之,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户,仍邀驢送柴至內。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曰:“須得爾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子,待此然後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吏擒以聞,詔黜宦者,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諫官御史數奏疏諫,不聽。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頗嘉納,以問户部侍郎判度支蘇弁,弁希宦者意,對曰:“京師遊手萬家,無土著生業,仰宮市取給。”上信之,故凡言宮市者皆不聽。
◎貞元十四年戊寅,公元七九八年,二月,乙亥,名申、光、蔡軍曰彰義。
夏,閏五月,庚申,以神策行營節度使韓全義為夏、綏、銀、宥節度使。全義時屯長武城,詔帥其眾赴鎮。士卒以夏州磧鹵,又盛夏,不樂徙居。辛酉,軍亂,殺大將王棲巖等,全義逾城走。都虞侯高崇文誅首亂者,眾然後定。崇文,幽州人也。丙子,以崇文為長武城都知兵馬使,不降敕,令中使口宣授之。
秋,七月,壬申,給事中、同平章事趙宗儒罷為右庶子,以工部侍郎鄭餘慶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統軍。時軍戍邊者,稟賜優厚,諸將多請遙隸神策軍,稱行營,皆統於中尉,其軍遂至十五萬人。
京兆尹吳湊屢言宮市之弊,請委之府縣。宦者言湊屢奏宮市,皆右金吾都知趙洽、田秀巖之謀也。丙午,洽、秀巖坐天德軍。
九月,丙申,以陝虢觀察使於由頁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丁卯,札王倕薨。
彰義節度使吳少誠遣兵掠壽州霍山,殺鎮遏使謝詳,侵地二十餘裏,置兵鎮守。
太學生薛約師事司業陽城,坐言事,徙連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黨罪人,己巳,左遷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賦税不登,觀察使數加誚讓,城自署其考曰:“撫字心勞,徵科政拙,考下下。”觀察使遣判官督其賦,至州,城先自囚於獄。判官大驚,馳入,謁城於獄曰:“使君何罪!某奉命來侯安否耳。”留一二未去,城不復歸。館門外有故門扇橫地,城晝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辭去。其後又遣它判官往按之,它判官載子行中道逸去。
冬,十月,丁酉,通王諶薨。
庚子,夏州節度使韓全義奏破吐蕃於鹽州西北。
明州鎮將慄鍠殺刺史盧雲,誘山越作亂,攻陷浙東州縣。
◎貞元十五年己卯,公元七九九年,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二月,丁丑,宣武節度使董晉薨。乙酉,以其行軍司馬陸長源為節度使。長源刻急。恃才傲物。判官孟叔度,輕佻縱,好慢侮將士,軍中皆惡之。董晉薨,長源知留後,揚言曰:“將士弛慢久,當以法齊之耳!”眾皆懼。或勸之發財以勞軍,長源曰:“我豈效河北賊,以錢買健兒求節鉞!”故事,主帥薨,給軍士布以制服,長源命給其直。叔度高鹽直,下布直,人不過得鹽三二斤。軍中怨怒,長源亦不為之備。是,軍士作亂,殺長源、叔度,臠食之,立盡。監軍俱文珍以宋州刺史劉逸準久為宣武大將,得眾心,密書召之。逸準引兵徑入汴州,亂眾乃定。
以常州刺史李錡為浙西觀察使、諸道鹽鐵轉運使。錡,國貞之子也。閒廄、宮苑使李齊運受其賂數十萬,薦之於上,故用之。錡刻剝以事進奉,上由是悦之。
庚辰,浙東觀察使裴肅擒慄鍠於台州,送京師,斬之。
己丑,以劉逸準為宣武節度使,賜名全諒。三月,甲寅,吳少誠遣兵襲唐州,殺監軍邵國朝、鎮遏使張嘉瑜,掠百姓千餘人而去。
戊午,昭義節度使王虔休薨。戊辰,以河陽、懷州節度使李元淳為昭義節度使。
夏,四月,癸未,以安州刺史伊慎為安、黃等州節度使。
癸巳,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薨。
南詔異牟尋遣使與韋皋約共擊吐蕃,皋以兵糧未集,請俟它年。
山南西道都虞候嚴礪諂事嚴震,震病,使知留後,遺表薦之。秋,七月,乙巳,以嚴礪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八月,丙申,陳許節度使曲環薨。乙未,吳少誠遣兵掠臨潁,陳州刺史上官涚知陳洲留後,遣大將王令忠將兵三千救之,皆為少誠所虜。九月,丙午,以涚為陳許節度使,少誠遂圍許州。涚棄城走,營田副使劉昌裔止之曰:“城中兵足以辦賊,但閉城勿與戰,不過數,賊氣自衰,吾以全制其弊,蔑不克矣。”少誠晝夜急攻,昌裔募勇士千人鑿城出擊少誠,大破之,城由是全。昌裔,兗州人也。少誠又寇西華,陳許大將孟元陽拒卻之。陳許都知兵馬使安國寧與上官涚不葉,謀翻城應少誠,劉昌裔以計斬之。召其旄下,人給二縑。伏兵要巷,見持縑者悉斬之,無得者。
庚戌,宣武節度使劉合諒薨。軍中思劉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馬使匡城韓弘為留後。弘將兵,識其材鄙勇怯,指顧必堪其事。
丙辰,詔削奪吳少誠官爵,令諸道進兵討之。
辛酉,以韓弘為宣武節度使。先是少慶遣使與劉全諒約共攻陳許,以陳州歸宣武。使者數輩猶在館,弘悉驅出斬之。選卒三千。會諸軍擊少誠於許下。少誠由是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