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四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
夏,四月,庚子,命宰相、魚朝恩與吐蕃盟於興唐寺。
杜鴻漸請入朝奏事,以崔旰知西川留後。六月,甲戌,鴻漸來自成都,廣為貢獻,因盛陳利害,薦旰才堪寄任;上亦務姑息,乃留鴻漸復知政事。秋,七月,丙寅,以旰為西川節度使,杜濟為東川節度使。旰復斂以賂權貴,元載擢旰弟寬至御史中丞,寬兄審至給事中。
丁卯,魚朝恩奏以先所賜莊為章敬寺,以資章敬太后冥福,於是窮壯極麗,盡都市之材不足用,奏毀曲江及華清宮館以給之,費逾萬億。衞州進士高郢上書,略曰:“先太后聖德,不必以一寺增輝;國家永圖,元寧以百姓為本。舍人就寺,何福之為!”又曰:“無寺猶可,無人其可乎!”又曰:“陛下當卑宮室,以夏禹為法。而崇塔廟,踵梁武之風乎?”又上書,略曰:“古之明王積善以致福,不費財以求福;修德以消禍,不勞人以禳禍。今興造急促,晝夜不息,力不逮者隨以榜笞,愁痛之聲盈於道路,以此望福,臣恐不然。”又曰:“陛下回正道於內心,求微助於外物,徇左右之過計,傷皇王之大猷,臣竊為陛下惜之!”皆寢不報。
始,上好祠祀,未甚重佛。元載、王縉、杜鴻漸為相,三人皆好佛;縉尤甚,不食葷血,與鴻漸造寺無窮。上嘗問以:“佛言報應,果為有無?”載等奏以:“國家運祚靈長,非宿植福業,何以致之!福業已定,雖時有小災,終不能為害,所以安、史悖逆方熾而皆有子禍;僕固懷恩稱兵內侮,出門病死;回紇、吐蕃大舉深入,不戰而退:此皆非人力所及,豈得言無報應也!”上由是深信之,常于中飯僧百餘人;有寇至則令僧講《仁王經》以禳之,寇去則厚加賞賜。胡僧不空,官至卿監,爵為國公,出入闥,勢移權貴,京畿良田美利多歸僧寺。敕天下無得棰曳僧尼。造金閣寺於五台山,鑄銅塗金為瓦,所費巨億,縉給中書符牒,令五台僧數十人散之四方,求利以營之。載等每侍上從容,多談佛事,由是中外臣民承相化,皆廢人事而奉佛,政刑紊矣。
八月,庚辰,鳳翔等道節度使、左僕、平章事李抱玉入朝,固讓僕,言情確至,上許之;癸丑,又讓鳳翔節度使,不許。
丁酉,杜鴻漸飯千僧,以使蜀無恙故也。
九月,吐蕃眾數萬圍靈州,遊騎至潘原、宜祿;郭子儀自河中帥甲士三萬鎮涇陽,京師戒嚴。甲子,子儀移鎮奉天。
山獠陷桂州,逐剌史李良。冬,十月,戊寅,朔方節度使路嗣恭破吐蕃於靈州城下,斬首二千餘級;吐蕃引去。
十二月,庚辰,盜發郭子儀父冢,捕之,不獲。人以為魚朝恩素惡子儀,疑其使之。子儀自奉天入朝,朝廷憂其為變;子儀見上,上語及之,子儀涕曰:“臣久將兵,不能暴,軍士多發人冢,今及此,乃天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
是歲,復以鎮西為安西。
新羅王憲英卒,子乾運立。
◎大曆三年戊申,公元七六八年,正月,乙丑,上幸章敬寺,度僧尼千人。
贈建寧王倓為齊王。
二月,癸巳,商州兵馬使劉洽殺防禦使殷仲卿,尋討平之。
甲午,郭子儀無故軍中走馬。南陽夫人母之子犯,都虞候杖殺之。諸子泣訴子儀,且言都虞候之橫,子儀叱遣之。明,以事語僚佐而嘆息曰:“子儀諸子,皆奴材也。不賞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母子,非奴材而何!”庚子,以後宮獨孤氏為貴妃。
三月,乙巳朔,有食之。
夏,四月,戊寅,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以疾舉從父弟右羽林將軍獻恭自代,上許之。
壬寅,西川節度使崔旰入朝。
初,上遣中使徵李泌于衡山,既至,復賜金紫,為之作書院於蓬萊殿側,上時衣汗衫、躡屨過之,自給、舍以上及方鎮除拜、軍國大事,皆與之議。又使魚朝恩於白花屯為泌作外院,使與親舊相見。
上以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泌固辭。上曰:“機務之煩,不得晨夕相見,誠不若且居密近,何必署敕然後為宰相!”後因端午,王、公、妃、主各獻服玩,上謂泌曰:“先生何獨無所獻?”對曰:“臣居中,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賜,所餘獨一身耳,何以為獻!”上曰:“朕所求正在此耳。”泌曰:“臣身非陛下有,誰則有之?”上曰:“先帝以宰相屈卿而不能得,自今既獻其身,當惟朕所為,不為卿有矣。”泌曰:“陛下使臣何為?”上曰:“朕卿食酒,有室家,受祿位,為俗人。”泌泣曰:“臣絕粒二十餘年,陛下何必使臣隳其志乎!”上曰:“泣復何益!卿在九重之中,何之?”乃命中使為泌葬二親,又為泌娶盧氏女為,資費皆出縣官。賜第於光福坊,令泌數宿第中,數宿蓬萊院。
上與泌語及齊王倓,厚加褒贈,泌請用岐、薛故事贈太子,上泣曰:“吾弟首建靈武之議,成中興之業,岐、薛豈有此功乎!竭誠忠孝,乃為讒人所害。向使尚存,朕必以為太弟。今當崇以帝號,成吾夙志。”乙卯制,追諡倓曰承天皇帝;庚申,葬順陵。
崔旰之入朝也,以弟寬為留後,瀘州刺史楊子琳帥騎數千乘虛突入成都;朝廷聞之,加旰檢校工商尚書,賜名寧,遣還鎮。
六月,壬辰,幽州兵馬使硃希彩、經略副使昌平硃泚、泚弟滔共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稱留後。閏月,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遣將將兵討希彩,為希彩所敗,朝廷不得已宥之。庚申,以王縉領盧龍節度使;丁卯,以希彩知幽州留後。
崔寬與楊子琳戰,數不利,秋,七月,崔寧妾任氏出家財數十萬,募兵得數千人,帥以擊子琳,破之;子琳走。
乙亥,王縉如幽州,硃希彩盛兵嚴備以逆之。縉晏然而行,希彩謁甚恭。縉度終不可制,勞軍,旬餘而還。
回紇可敦卒,庚辰,以右散騎常侍蕭昕為弔祭使。回紇庭詰昕曰:“我於唐有大功,唐奈何失信,市我馬,不時歸其直?”昕曰:“回紇之功,唐已報之矣。僕固懷恩之叛,回紇助之,與吐蕃連兵入寇,我郊畿。及懷恩死,吐蕃走,然後回紇懼而請和,我唐不忘前功,加惠而縱之。不然,匹馬不歸矣。乃回紇負約,豈唐失信!”回紇慚,厚禮而歸之。
丙戌,內出盂蘭盆賜章敬寺。設七廟神座,書尊號於幡上,百官謁於光順門。自是歲以為常。
八月,壬戌,吐蕃十萬眾寇靈武。丁卯,吐蕃尚贊摩二萬眾寇邠州,京師戒嚴;邠寧節度使馬璘擊破之。
庚午,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辛雲京薨,以王縉領河東節度使,餘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