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三十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安祿山自起兵以來,目漸昏,至是不復睹物;又病疽,益躁暴,左右使令,小不如意,動加棰撻,或時殺之。既稱帝,深居
中,大將希得見其面,皆因嚴莊白事。莊雖貴用事,亦不免棰撻,閹豎李豬兒被撻尤多,左右人不自保。祿山嬖妾段氏,生子慶恩,
以代慶緒為後。慶緒常懼死,不知所出。莊謂慶緒曰:“事有不得已者,時不可失。”慶緒曰:“兄有所為,敢不敬從。”又謂豬兒曰:“汝前後受撻,寧有數乎!不行大事,死無
矣!”豬兒亦許諾。莊與慶緒夜持兵立帳外,豬兒執刀直入帳中,斫祿山腹。左右懼,不敢動。祿山捫枕旁刀,不獲,撼帳竿,曰:“必家賊也。”腹已
血數鬥,遂死。掘牀下深數尺,以氈裹其屍埋之,誡宮中不得
。乙卯旦,莊宣言於外,雲祿山疾亟。立晉王慶緒為太子,尋即帝位,尊祿山為太上皇,然後發喪。慶緒
昏懦,言辭無序,莊恐眾不服,不令見人。慶緒
縱酒為樂,兄事莊,以為御史大夫、馮翊王,事無大小,皆取決焉;厚加諸將官爵以悦其心。
上從容謂李泌曰:“廣平為元帥逾年,今命建寧專征,又恐勢分。立廣平為太子,何如?”對曰:“臣固嘗言之矣,戎事
切,須即區處,至於家事,當俟上皇。不然,後代何以辨陛下靈武即位之意
!此必有人慾令臣與廣平有隙耳;臣請以語廣平,廣平亦必未敢當。”泌出,以告廣平王亻叔,亻叔曰:“此先生深知其心,
曲成其美也。”乃入,固辭,曰:“陛下猶未奉晨昏,臣何心敢當儲副!願俟上皇還宮,臣之幸也。”上賞
之。李輔國本飛龍小兒,
閒書計,給事太子宮,上委信之。輔國外恭謹寡言而內狡險,見張良娣有寵,陰附會之,與相表裏。建寧王倓數於上前詆訐二人罪惡,二人譖之於上曰:“倓恨不得為元帥,謀害廣平王。”上怒,賜倓死。於是廣平王倓及李泌皆內懼。倓謀去輔國及良娣,泌曰:“不可,王不見建寧之禍乎?”亻叔曰:“竊為先生憂之。”泌曰:“泌與主上有約矣。俟平京師,則去還山,庶免於患。”亻叔曰:“先生去,則亻叔益危矣。”泌曰:“王但盡人子之孝,良娣婦人,王委曲順之,亦何能為!”上謂泌曰:“今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對曰:“古者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漢、魏以來,雖以郡縣治民,然有功則錫以茅土,傳之子孫,至於周、隋皆然。唐初,未得關東,故封爵皆設虛名,其食實封者,給繒布而已。貞觀中,太宗
復古制,大臣議論不同而止。由是賞功者多以官。夫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務乘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向使祿山有百里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不反矣。為今之計,俟天下既平,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二三百里,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於人臣乃萬世之利也。”上曰:“善!”上聞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甲子,幸保定。
丙寅,劍南兵賈秀等五千人謀反,將軍席元慶、臨邛太守柳奕討誅之。
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據其五,二城堅守。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
,平之。
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太行,高秀巖自大同,牛廷介自范陽,引兵共十萬,寇太原。李光弼麾下兵皆赴朔方,餘團練烏合之眾不滿萬人。思明以為太原指掌可取,既得之,當遂長驅取朔方、河、隴。太原諸將皆懼,議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太原城週四十里,賊垂至而興役,是未見敵先自困也。”乃帥士卒及民於城外鑿壕以自固。作墼數十萬,眾莫知所用;及賊攻城於外,光弼用之增壘於內,壞輒補之。思明使人取攻具于山東,以胡兵三千衞送之,至廣陽,別將慕容溢、張奉璋邀擊,盡殺之。
思明圍太原,月餘不下,乃選驍鋭為遊兵,戒之曰:“我攻其北則汝潛趣其南,攻東則趣西,有隙則乘之。”而光弼軍令嚴整,雖寇所不至,警邏未嘗少懈,賊不得入。光弼購募軍中,苟有小技,皆取之,隨能使之,人盡其用,得安邊軍錢工三,善穿地道。賊於城下仰而侮詈,光弼遣人從地道中曳其足而入,臨城斬之。自是賊行皆視地。賊為梯衝、土山以攻城,光弼為地道以之,近城輒陷。賊初
城急,光弼作大砲,飛巨石,一發輒斃二十餘人,賊死者什二三,乃退營於數十步外,圍守益固。光弼遣人詐與賊約,刻
出降;賊喜,不為備。光弼使穿地道周賊營中,搘之以木。至期,光弼勒兵在城上,遣裨將將數千人出,如降狀,賊皆屬目。俄而營中地陷,死者千餘人,賊眾驚亂,官軍鼓譟乘之,俘斬萬計。會安祿山死,慶緒使思明歸守范陽,留蔡希德等圍太原。
慶緒以尹子奇為汴州刺史、河南節度使。甲戌,子奇以歸、檀及同羅、奚兵十三萬趣睢陽。許遠告急於張巡,巡自寧陵引兵入睢陽。巡有兵三千人,與遠兵合六千八百人。賊悉眾城,巡督勵將士,晝夜苦戰,或一
至二十合;凡十六
,擒賊將六十餘人,殺士卒二萬餘,眾氣自倍。遠謂巡曰:“遠懦,不習兵,公智勇兼濟,遠請為公守,請公為遠戰。”自是之後,遠但調軍糧,修戰具,居中應接而已,戰鬥籌畫一出於巡。賊遂夜遁。郭子儀以河東居兩京之間,扼賊要衝,得河東則兩京可圖。時賊將崔乾祐守河東,丁丑,子儀潛遣人入河東,與唐官陷賊者謀,俟官軍至,為內應。
初,平盧節度使劉正臣自范陽敗歸,安東都護王玄志鴆殺之。祿山以其黨徐歸道為平盧節度使,玄志復與平盧將侯希逸襲殺之;又遣兵馬使董秦將兵以葦筏度海,與大將田神功擊平原、樂安,下之。防河招討使李銑承製以秦為平原太守。
二月,戊子,上至鳳翔。
郭子儀自洛引兵趣河東,分兵取馮翊。己丑夜,河東司户韓旻等翻河東城
官軍,殺賊近千人。崔乾祐逾城得免,發城北兵攻城,且拒官軍,子儀擊破之。乾祐走,子儀追擊之,斬首四千級,捕虜五千人,乾祐至安邑,安邑人開門納之,半入,閉門擊之,盡殪。乾佑未入,自白逕嶺亡去。遂平河東。
上至鳳翔旬,隴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會,江、淮庸調亦至洋川、漢中,上自散關通表成都,信使駱驛。長安人聞車駕至,從賊中自拔而來者
夜不絕。西師憩息既定,李泌請遣安西及西域之眾,如前策並
東北,自歸、檀南取范陽。上曰:“今大眾已集,庸調亦至,當乘兵鋒搗其腹心,而更引兵東北數千裏,先取范陽,不亦迂乎?”對曰:“今以此眾直取兩京,必得之。然賊必再強,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上曰:“何也?”對曰:“今所恃者,皆西北守
及諸胡之兵,
耐寒而畏暑,若乘其新至之鋭,攻祿山已老之師,其勢必克。兩京
氣已深,賊收其餘眾,遁歸巢
,關東地熱,官軍必困而思歸,不可留也。賊休兵秣馬,伺官軍之去,必復南來,然則征戰之勢未有涯也。不若先用之於寒鄉,除其巢
,則賊無所歸,
本永絕矣。”上曰:“朕切於晨昏之戀,不能待此決矣。”關內節度使王思禮軍武功,兵馬使郭英乂軍東原,王難得軍西原。丁酉,安守忠等寇武功,郭英乂戰不利,矢貫其頤而走;王難得望之不救,亦走;思禮退軍扶風。賊遊兵至大和關,去鳳翔五十里,鳳翔大駭,戒嚴。
李光弼將敢死士出擊蔡希德,大破之,斬首七萬餘級;希德遁去。
安慶緒以史思明為范陽節度使,兼領恆陽軍事,封媯川王;以牛廷介領安陽軍事;張忠志為常山太守兼團練使,鎮井陘口;餘各令歸舊任,募兵以御官軍。先是安祿山得兩京珍貨,悉輸范陽。思明擁強兵,據富資,益驕橫,浸不用慶緒之命;慶緒不能制。
戊戌,永王璘敗死,其黨薛鏐等皆伏誅。
時李成式與河北招討判官李銑合兵討璘,銑兵數千,軍於揚子;成式使判官裴茂將兵三千,軍於瓜步,廣張旗幟,列於江津。璘與其子瑒登城望之,始有懼。季廣琛召諸將謂曰:“吾屬從王至此,天命未集,人謀已隳,不如及兵鋒未
,早圖去就。不然,死於鋒鏑,永為逆臣矣。”諸將皆然之。於是廣琛以麾下奔廣陵,渾惟明奔江寧,馮季康奔白沙。璘憂懼,不知所出。其夕,江北之軍多列炬火,光照水中,一皆為兩,璘軍又以火應之。璘以為官軍已濟江,遽挈家屬與麾下潛遁;及明,不見濟者,乃復入城收兵,具舟楫而去。成式將趙侃等濟江至新豐,璘使瑒及其將高仙琦將兵擊之;侃等逆戰,
瑒中肩,璘兵遂潰。璘與仙琦收餘眾,南奔鄱陽,收庫物甲兵,
南奔嶺表,江西採訪使皇甫侁遣兵追討,擒之,潛殺之於傳舍;瑒亦死於亂兵。
侁使人送璘家屬還蜀,上曰:“侁既生得吾弟,何不送之於蜀而擅殺之!”遂廢侁不用。
庚子,郭子儀遣其子旰及兵馬使李韶光、大將軍王祚濟河擊潼關,破之,斬首五百級。安慶緒遣兵救潼關,郭旰等大敗,死者萬餘人。李韶光、王祚戰死,僕固懷恩抱馬首浮渡渭水,退保河東。
三月,辛酉,以左相韋見素為左僕,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裴冕為右僕
,並罷政事。
初,楊國忠惡憲部尚書苗晉卿,安祿山之反也,請出晉卿為陝郡太守,兼陝、弘農防禦使。晉卿固辭老病,上皇不悦,使之致仕。及長安失守,晉卿潛竄山谷;上至鳳翔,手敕徵之為左相,軍國大務悉諮之。
上皇思張九齡之先見,為之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
尹子奇復引大兵攻睢陽。張巡謂將士曰:“吾受國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諸君捐軀命,膏草野,而賞不酬勳,以此痛心耳!”將士皆勵請奮。巡遂椎牛,大饗士卒,盡軍出戰。賊望見兵少,笑之。巡執旗,帥諸將直衝賊陣。賊乃大潰,斬將三十餘人,殺士卒三千餘人,逐之數十里。明
,賊又合軍至城下,巡出戰,晝夜數十合,屢摧其鋒,而賊攻圍不輟。
辛未,安守忠將騎二萬寇河東,郭子儀擊走之,斬首八千級,捕虜五千人。
夏,四月,顏真卿自荊、襄北詣鳳翔,上以為憲部尚書。
上以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使將兵赴鳳翔。庚寅,李歸仁以鐵騎五千邀之於三原北,子儀使其將僕固懷恩、王仲升、渾釋之、李若幽等伏兵擊之於白渠留運橋,殺傷略盡,歸仁游水而逸。若幽,神通之玄孫也。
子儀與王思禮軍合於西渭橋,進屯潏西。安守忠、李歸仁軍於京城西清渠。相守七,官軍不進。五月,癸丑,守忠偽遁,子儀悉師逐之。賊以驍騎九千為長蛇陣,官軍擊之,首尾為兩翼,夾擊官軍,官軍大潰。判官韓
、監軍孫知古皆為賊所擒,軍資器械盡棄之。子儀退保武功,中外戒嚴。
是時府庫無蓄積,朝廷專以官爵賞功,諸將出徵,皆給空名告身,自開府、特進、列卿、大將軍,下至中郎、郎將,聽臨事註名。其後又聽以信牒授人官爵,有至異姓王者。諸軍但以職任相統攝,不復計官爵高下。及清渠之敗,復以官爵收散卒。由是官爵輕而貨重,大將軍告身一通,才易一醉。凡應募入軍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僮僕衣金紫,稱大官,而執賤役者,名器之濫,至是而極焉。
房琯高簡,時國家多難,而琯多稱病不朝謁,不以職事為意,
與庶子劉秩、諫議大夫李揖高談釋、老,或聽門客董庭蘭鼓琴,庭蘭以是大招權利。御史奏庭蘭贓賄,丁巳,罷琯為太子少師。以諫議大夫張鎬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上常使僧數百人為道場於內,晨夜誦佛。鎬諫曰:“帝王當修德以弭亂安人,未聞飯僧可致太平也!”上然之。
庚申,上皇追冊上母楊妃為元獻皇后。
山南東道節度使魯炅守南陽,賊將武令珣、田承嗣相繼攻之。城中食盡,一鼠直錢數百,餓死者相枕藉。上遣宦官將軍曹升往宣
,圍急,不得入。
升請單騎入致命,襄陽太守魏仲犀不許。會顏真卿自河北至,曰:“曹將軍不顧萬死,以致帝命,何為沮之!借使不達,不過亡一使者;達,則一城之心固矣。”
升與十騎偕往,賊畏其鋭,不敢
。城中自謂望絕,及見
升,大喜。
升復為之至襄陽取糧,以千人運糧而入,賊不能遏。炅在圍中凡週歲,晝夜苦戰,力竭不能支,壬戌夜,開城,帥餘兵數千突圍而出,奔襄陽,承嗣追之,轉戰二
,不能克而還。時賊
南侵江、漢,賴炅扼其衝要,南夏得全。
司空郭子儀詣闕請自貶;甲子,以子儀為左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