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唐紀三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閼逢敦牂,盡柔兆涒灘四月,凡二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天寶十三年甲午,公元七五四年,正月,己亥,安祿山入朝。是時楊國忠言祿山必反,且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上使召之,祿山聞命即至。庚子,見上於華清宮,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寵擢至此,為國忠所疾,臣死無矣!”上憐之,賞賜鉅萬,由是益親信祿山,國忠之言不能入矣。太子亦知祿山必反,言於上,上不聽。

甲辰,太清宮奏:“學士李琪見玄元皇帝乘紫雲,告以國祚延昌。”唐初,詔敕皆書、門下官有文者為之。乾封以後,始召文士元萬頃、範履冰等草諸文辭,常於北門候進止,時人謂之“北門學士”中宗之世,上官昭容專其事。上即位,始置翰林院,密邇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書、畫、琴、棋、數術之工皆處之,謂之“待詔”刑部尚書張均及弟太常卿垍皆翰林院供奉。上加安祿山同平章事,已令張垍草制。楊國忠諫曰:“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為宰相!制書若下,恐四夷輕唐。”上乃止。乙巳,加祿山左僕,賜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丙午,上還宮。

安祿山求兼領閒廄、羣牧;庚申,以祿山為閒廄、隴右羣牧等使。祿山又求兼總監;壬戌,兼知總監事。祿山奏以御史中丞吉温為武部侍郎,充閒廄使,楊國忠由是惡温。祿山密遣親信選健馬堪戰者數千匹,別飼之。

二月,壬申,上朝獻太清宮,上聖祖尊號曰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大皇太帝。癸酉,享太廟,上高祖諡曰神堯大聖光孝皇帝,太宗諡曰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高宗諡曰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宗諡曰孝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睿宗諡曰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以漢家諸帝皆諡孝故也。甲戌,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赦天下。

丁丑,楊國忠進位司空;甲申,臨軒冊命。

己丑,安祿山奏:“臣所部將士討奚、契丹、九姓、同羅等,勳效甚多,乞不拘常格,超資加賞,仍好寫告身付臣軍授之。”於是除將軍者五百餘人,中郎將者二千餘人。祿山反,故先以此收眾心也。

三月,丁酉朔,祿山辭歸范陽。上解御衣以賜之,祿山受之驚喜。恐楊國忠奏留之,疾驅出關。乘船沿河而下,令船伕執繩板立於岸側,十五里一更,晝夜兼行,數百里,過郡縣不下船。自是有言祿山反者,上皆縛送之。由是人皆知其將反,無敢言者。

祿山之髮長安也,上令高力士餞之長樂坡,及還,上問:“祿山意乎?”對曰:“觀其意怏怏,必知命為相而中止故也。”上以告國忠,曰:“此議他人不知,必張垍兄弟告之也。”上怒,貶張均為建安太守,垍為盧溪司馬,垍弟給事中埱為宜司馬。

哥舒翰亦為其部將論功,敕以隴右十將、特進、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歸仁為驃騎大將軍,河源軍使王思禮加特進,臨洮太守成如璆、討擊副使范陽魯炅、皋蘭府都督渾惟明並加雲麾將軍,隴右討擊副使郭英乂為左羽林將軍。英乂,知運之子也。翰又奏嚴之之子武為節度判官,河東呂諲為度支判官,前封丘尉高適為掌書記,安邑曲環為別將。

程千里執阿布思,獻於闕下,斬之。甲子,以千里為金吾大將軍,以封常清權北庭都護、伊西節度使。

夏,四月,癸巳,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越。

六月,乙丑朔,有食之,不盡如鈎。

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將兵七萬擊南詔。閣羅鳳誘之深入,至太和城,閉壁不戰。宓糧盡,士卒罹瘴疫及飢死什七八,乃引還;蠻追擊之,宓被擒,全軍皆沒。楊國忠隱其敗,更以捷聞,益發中國兵討之,前後死者幾二十萬人,無敢言者。上嘗謂高力士曰:“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力士對曰:“臣聞雲南數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謂無憂也!”上曰:“卿勿言,朕徐思之。”秋,七月,癸丑,哥舒翰奏,於所開九曲之地置洮陽、澆河二郡及神策軍,以臨洮太守成如璆兼洮陽太守,充神策軍使。

楊國忠忌陳希烈,希烈累表辭位;上以武部侍郎吉温代之,國忠以温附安祿山,奏言不可;以文部侍郎韋見素和雅易制,薦之。八月,丙戌,以希烈為太子太師,罷政事;以見素為武部尚書、同平章事。

自去歲水旱相繼,關中大飢。楊國忠惡京兆尹李峴不附己,以災沴歸咎於峴,九月,貶長沙太守。峴,禕之子也。上憂雨傷稼,國忠取禾之善者獻之,曰:“雨雖多,不害稼也。”上以為然。扶風太守房琯言所部水災,國忠使御史推之。是歲,天下無敢言災者。高力士侍側,上曰:“雨不已,卿可盡言。”對曰:“自陛下以權假宰相,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上默然。

冬,十月,乙酉,上幸華清宮。

十一月,己未,置內侍監二員,正三品。

河東太守兼本道採訪使韋陟,斌之兄也,文雅有盛名,楊國忠恐其入相,使人告陟贓污事,下御史按問。陟賂中丞吉温,使求救於安祿山,復為國忠所發。閏月,壬寅,貶陟桂嶺尉,温澧陽長史。安祿山為温訟冤,且言國忠讒疾。上兩無所問。

戊午,上還宮。

是歲,户部奏天下郡三百二十一,縣千五百三十八,鄉萬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

◎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七五五年,正月,蘇毘王子悉諾邏去吐蕃來降。

二月,辛亥,安祿山使副將何千年入奏,請以蕃將三十二人代漢將,上命立進畫,給告身。韋見素謂楊國忠曰:“祿山久有異志,今又有此請,其反明矣。明見素當極言;上未允,公其繼之。”國忠許諾。壬子,國忠、見素入見,上謂曰:“卿等有疑祿山之意?”見素因極言祿山反已有跡,所請不可許,上不悦,國忠逡巡不敢言,上竟從祿山之請。他,國忠、見素言於上曰:“臣有策可坐消祿山之謀。今若除祿山平章事,召詣闕,以賈循為范陽節度使,呂知誨為平盧節度使,楊光翽為河東節度使,則勢自分矣。”上從之。已草制,上留不發,更遣中使輔璆琳以珍果賜祿山,潛察其變。璆琳受祿山厚賂,還,盛言祿山竭忠奉國,無有二心。上謂國忠等曰:“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東北二虜,藉其鎮遏。朕自保之,卿等勿憂也!”事遂寢。循,華原人也,時為節度副使。

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入朝,道得風疾,遂留京師,家居不出。

三月,辛巳,命給事中裴士淹宣河北。

夏,四月,安祿山奏破奚、契丹。

癸巳,以蘇毘王子悉諾邏為懷義王,賜姓名李忠信。

安祿山歸至范陽,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稱疾不出,盛陳武備,然後見之。裴士淹至范陽,二十餘乃得見,無復人臣禮。楊國忠夜求祿山反狀,使京兆尹圍其第,捕祿山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獄,潛殺之。祿山子慶宗尚宗女榮義郡主,供奉在京師,密報祿山,祿山愈懼。六月,上以其子成婚,於詔召祿山觀禮,祿山辭疾不至。秋,七月,祿山表獻馬三千匹,每匹執控夫二人,遣蕃將二十二人部送。河南尹達奚珣疑有變,奏請“諭祿山以進車馬宜俟至冬,官自給夫,無煩本軍。”於是上稍寤,始有疑祿山之意。會輔璆琳受賂事亦,上託以他事撲殺之。上遣中使馮神威齎手詔諭祿山,如珣策;且曰:朕新為卿作一湯,十月於華清宮待卿。”神威至范陽宣旨,祿山踞牀微起,亦不拜,曰:“聖人安隱。”又曰:“馬不獻亦可,十月灼然詣京師。”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館舍,不復見;數,遣還,亦無表。神威還,見上,泣曰:“臣幾不得見大家!”八月,辛卯,免今載百姓租庸。

冬,十月,庚寅,上幸華清宮。

安祿山專制三道,陰蓄異志,殆將十年,以上待之厚,俟上晏駕然後作亂。會楊國忠與祿山不相悦,屢言祿山且反,上不聽;國忠數以事之,其速反以取信於上。祿山由是決意遽反,獨與孔目官、太僕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密謀,自餘將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來,屢饗士卒,秣馬厲兵而已。會有奏事官自京師還,祿山詐為敕書,悉召諸將示之曰:“有密旨,令祿山將兵入朝討楊國忠,諸君宜即從軍。”眾愕然相顧,莫敢異言。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巖守大同;諸將皆引兵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