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在下意思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馬光佐正打在興頭上,聽我説撤他就不幹了,出聲道。我擺擺手阻住了他的話頭道:“我軍後備不足,再打下去傷亡會迅速擴大,這不是我們此戰的目的所在,執行命令!”
“是!”將令如山,眾將凜然遵命。
“耶律將軍,你帶領一縱。秦寧,你帶領一營,你們兩部組成混編騎兵,負責拖延蒙古軍隊的行軍速度,由耶律將軍為主。走之前…”我再次面授機宜,耶律齊點頭答應。所有事情安排停當,我們就趁着黃昏未黯之時,開始悄悄的撤離營寨。
我們在行軍路上,我嘆了口氣道:“哎,沒想到,讓小武這個小子擺了一道,希望蒙軍別來追擊,替我死這個雜碎。”初晴笑道:“你就是嘴上説的狠,真要是那樣,你肯定還回去救他。”她知道我為了三娘,也不能不管這個小白眼狼。我説道:“這你還真説錯了,這個小白眼狼,他要是被抓住了,肯定是投降蒙古了,他最是怕死。”三女皆笑。
人説大戰之後,乃歌舞昇平也,我們現在的心情都不錯,原本曲折難行的夜路,也變得無比光明,突然瑛兒翻身下馬,彎在路邊嘔吐不止。我心裏一驚,趕緊也跟着翻身下馬,過去替她拍着背脊順順氣。
“這是怎麼了?是血腥氣太重了?還是犯了水土病了?”等瑛兒好點,我趕緊替她把把脈。等我眉頭舒緩,不心裏又是一陣歡喜:“瑛兒,咱們…有孩子了。”初晴和龍兒聽到這個消息,都為瑛兒到高興,而瑛兒面上卻是一陣歡喜、一陣愁。我看她反應,就知她早就有所覺察,只是怕我知道了不肯帶她出征,所以才一直瞞着我。
不過,我也沒打算説她,現在再抱怨,不僅是馬後炮,而且只能讓愛人傷心,要怪也怪我太不注意,前些子還帶她們下涼水,現在想想真有些後怕。我只輕輕在她耳邊説了句:“好了,下次不許再有事瞞我…”瑛兒本來心中忐忑,聽我如此措辭,和我一切瞭然於心的笑容,她知道我不會怪她了,只是小聲的對我説了句:“相公,對不起。”我看她像受驚的小兔子一樣。
忍不住愛憐的摸摸她的頭。條件有限,我只能扶着她再次上馬,等到了地方安頓下來再説。我們剛剛上馬,前方斥候報告,説接到傳書示警,前方五里外有三萬敵軍,往北追擊我們北撤的部隊。
我心中微微一驚,後撤部隊是堅壁營和火銃營的主力,還有四萬步卒,正面硬抗三萬騎兵,雖然不説會全軍覆沒,但是損失必然慘重。
“加速行軍,務必在敵人襲擊我們的部隊之前截住他們。”我雖然疑惑這下書人是何許人。
但是他既然在信裏説的明明白白,自然不是塔海的詭計,不然秘而不宣對自己一方傷害會更大些。我帶領的亦是疲兵,但是也是我七千狼騎、六千堅壁營士和兩千火銃手並沒有讓我失望,他們有身為鋭之師的矜持。
當我下令下達命令之後,略微懶散的士氣猛然暴漲,我微微點頭,心説士氣可用。我吩咐晴兒和龍兒照顧瑛兒,自己則駕着我的黃驃馬,馳到了隊伍的前沿。
因為我們都騎着馬,我們一路追擊,漸漸路邊已經出現抵抗不及,被殺的我軍士兵。
“兄弟們,加快速度,敵人就在前方,他們正在殺害我們的兄弟,宰了這幫畜生。”我大吼一聲,一馬當先的向視線範圍內出現的明火執仗的敵兵駛去,我身後的狼騎鋭也拔出了間的雁翎戰刀,怒吼、喊殺着,隨我衝入了敵陣。後軍已被衝散,三千輜重兵幾乎被屠戮殆盡,隨軍後撤的馮拓陽、宋有德、李德勝正在前線奮力的拼殺,眼見蒙古後軍火起,一條火舌長龍銜尾咬住了蒙古人,他們也都來了神“弟兄們,大帥來了!我們也殺呀!殺光這羣崽子!”宋有德手舉戰刀,高聲怒吼道。
“嗖”一支鵰翎箭來,正中他的後心,他沒有哼一聲,頭朝下栽倒馬下,我此時已經和馮拓陽等人匯合,我問他道:“老六呢?”馮拓陽道:“他人在前軍,有吳將軍保護着他,很安全。”我這才放下心。
蒙古騎兵被我們從後突襲,十幾丈寬的平原上,被我軍切割成數段,當騎軍喪失了機動力,被我軍英勇的戰士從馬上拉了下來,兩個人、三個人圍殺一個,形勢一下子扭轉,勝利的天平開始我們一方傾斜了。
我看到有一驫人馬,不是外族的服飾打扮,但是為首的將領我卻看的眼生,打馬上前問道:“我乃楊過是也,前面不知是何方英雄?”
“是楊大帥!”對面的眾人歡呼一聲,對我叫道:“大帥,是我,陳振源。跟我一起來的這位是沔州義軍首領曹有聞,曹兄弟。”他們打馬走近,果然是陳振源。
我又打量了下曹有聞,只見他獅鼻闊口,面下無須,一張國字臉卻是極為雄偉,不暗自點頭稱讚不已,我在襄陽久聞他的大名,笑着抱拳説道:“原來是湖廣七路義軍的曹大當家,小弟久仰多時了。”曹有聞下馬便拜道:“大帥折殺小人了,您獨闢幹坤,驅除韃虜,讓江淮百姓重歸大宋懷抱,小人今正是帶領山寨五千多弟兄,前來投靠大帥的。”我大喜,急忙甩蹬下馬將他扶起。我看看四周説道:“此地不是敍話之所,我們合力殺光韃子,再好好詳談,不知曹大哥意下如何?”説穿了曹有聞也只是一名落草的綠林人,幾曾受過朝廷大官的如此禮遇?
他見我年輕卻毫不張揚跋扈,態度親切讓人如沐風,心裏暖暖的,笑道:“好,兄弟們,就讓我們為大帥獻上一份覲見禮。”他身後的義軍齊聲應喏,又殺奔戰場而去。
“振源,你們怎麼和他們碰上的?”我問道。
“是這樣的,大帥。”陳振源當即簡短解説,他從襄陽出發這近兩個月來的經歷。
我八月中曾經發出一封八百里加急到襄陽,就是讓陳振源親自押送三千五百新式的馬克沁水冷機槍,五十萬發子彈,從襄陽出發,過永安、沔州,穿過巴中的蒼梧山到達梓潼縣和我軍匯合。
這條路雖然也艱險難行,但是相對北路的條件卻要好的多,所以我將物資運輸,和增援的重任託付給了他。
陳振源辦事認真,接到我的命令核實無誤之後,即刻調集人力安排,三之內,一千騎護衞輜重從襄陽出發,趕奔集結地點。隊伍人數雖少,但是因為手中掌握着大殺器,所以也不虞有人半路行劫,隊伍幹低調,還不容易引起川軍的戒心,因而,入蜀之後一路上也頗為順利。
他領軍路過沔州之時,路遇曹有聞下山來把他們攔下,原來曹有聞聽聞我二哥孟珙即將押赴京城,卻錯把我們的隊伍當成押解的隊伍。曹有聞多次遞表給杜澤明,表達自己從軍報國的志願,但是杜澤明惡其出身,都未予理睬。
我二哥駐紮在與沔州毗鄰的江州三年,深知曹有聞有忠義之心、報國之志,所以與他有很深的情。這次我二哥被冤下獄,他想半路將人截下再做打算,卻不小心和陳振源的隊伍撞到了一起。
當年我和老六在臨安之時,二哥就曾經在書信中提及過此人,所以我也對曹有聞也十分關注,沒想到他今投到了我的麾下,陳振源不又立了一大功。
“大帥,我們將孟將軍救下來了,因此耽誤了些時。”陳振源又向我回報道。
“真的?人在何處?”我急忙問道。
“孟將軍身受重傷,現在正在沔州山寨中養傷,好在都是些皮外傷,命大是無礙。”陳振源趕緊説道。
“沒事就好…”我這才放下心來。
“東西都帶來了嗎?”就指着這些大傢伙唱戲呢,現在戲台子都搭好了,就缺這主角了。
“是,屬下幸不辱命,三千機槍安然無恙,都在陣後。因您事先吩咐過,不可輕易暴,而且這裏兩軍混戰糾纏,又未到不可扭轉的局勢,所以屬下並沒有動用機槍,還請大帥恕罪。”他躬身道。
“你沒錯,這樣的的選擇是對的,此戰損兵折將,錯在我。”兩戰雖然殺敵超過兩萬。但是我軍也有近萬的傷亡,雖然損失的多是輜重營、步兵營的普通士兵,但是這依然是襄陽之戰後,我軍最大的傷亡人數,尤其是我看好的宋有德的犧牲,更是讓我到惋惜。
而造成這麼大傷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於我的冒險輕進造成的,這一點上來説,老六的大局觀把握,已經優於我了“大帥,人誰無過,沒有您,就沒有我們襄軍今天的輝煌成就,弟兄們都甘願為了你去犧牲。”陳振源和他身後的幾名校尉見我有些消沉,都上前勸我不要過分自責。
“我的責任是帶着大家好好活着,而不是叫你們去死,我會認真負起這個責任的。”我擺擺手,示意不再説這個問題,轉眼戰局已經接近尾聲,三萬敵騎被殺散,少數頑敵南逃,還留下了三千俘虜和六千多匹戰馬。
臨時架設起的中軍帳內,我一面策劃怎樣將敵人引入我的包圍圈,一面向曹有聞詢問起當地的地貌特徵,餘玠、陳振源、賀擎山、吳晴眾將校在旁旁聽。
曹有聞説道:“梓潼縣地處低窪,通往劍閣的道路相對平緩,是以有利於騎兵集團衝鋒。”他一面説,一面在土地上畫了一個局部的簡圖,我沒有嘴,示意他繼續説下去。
他繼續説道:“通往劍閣有兩條路,一條比較崎嶇彎折,如果大帥要暫時避開敵騎追擊,我們可以走貓兒山、卧龍嶺、碑碑梁,然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些,向北就可以直達劍門鎮。”我沉道:“那另一條路呢?”曹有聞接着説道:“我們現在所在之地叫做小埡鄉,往東北走,就是我剛才説的那條路。而往正北走,就是一片開闊地,沿路向北三十里再轉向東北,在這是分水嶺和大坪山,這個地方卻是一處絕地,極為險要,如果被敵軍圍堵於此,絕難逃。所以,在下的意思是,走第一條路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