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着名字:章福兒原來這裏的姑娘不出廳堂拋頭面,新客人便是通過這畫了畫兒、題了詩文的象牙籤來挑選。
這兩個籤文都很明顯,柳茵茵擅長琵琶,而章福兒擅長陪酒、笑語解悶兒。
再往下看,居然還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沒想到這青樓之中,連讀兵書的姑娘都有,當真是考慮到了各個層面、愛好的客人。
楊策在那裏看着新鮮,陸維卻將目光投向了廳堂正中,兩名正在唱彈詞的女先兒。
她們在彈詞中講述的,並非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而是去年青河突發洪水,眼看着就要衝毀了良田房屋,卻有一位仙人翩然而至,拯救了萬千百姓的故事。
女先兒們彈奏演唱的情緒充沛、情飽滿,字字句句皆對這位仙人充滿了敬仰讚美之情,又仿若親眼目睹。
陸維聽了,就覺得有些奇怪。
像這種神仙傳説,歷朝歷代都有,基本上都為編造,不足為奇;奇的是這時間節點就在去年,地點也是再清楚不過,若是編造,豈非輕易就會被戳穿?
他見過的修真者,皆為避世修行,整為自己的壽命與進境
碎了心,除非師門遇到大事,基本對外界不聞不問,哪裏有什麼閒暇去管世間不平?
於是陸維轉頭朝楊策道:“楊君,你覺得這彈詞如何?”楊策看象牙籤,看得頭也不抬,道:“略有所聞。”梨花樓大廳的雅座,都是由屏風隔成一間一間的,而且大茶壺們未經召喚,也不會輕易過來。
所以縱然楊策對着隱去了身形的陸維説話,也不會顯得過於突兀,被人發覺不對勁。
作者有話要説:陸總:楊老頭,人老心不老……
楊策:誰是老頭,論歲數你明明比我老一大截好吧?
第131章“陸君這些年只在暉京一帶停留,又未曾參政,故而有所不知。”楊策一邊翻檢着手裏的象牙詩籤,一邊與陸維閒聊,“近幾十年來,在民間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算算啊……青河與嘉江數次水患,各地蝗災、地震,每次在朝廷安排的人員物資下去之前,便常常有人施以援手,穩定局面。”
“剛開始的時候,朝堂上還為此擔心了一陣子,怕是有什麼教或者前朝餘孽,趁着天災的機會施恩於民眾、拉攏人心,妄圖顛覆社稷,因而嚴
暉京城中民眾談論。而後見幾十年皆如此,民心並無異動,才漸知不是。”
“我雖未曾親眼得見,卻也對這等做出利國利民之事,又不留姓名者,懷以敬意。”陸維點點頭,道:“原來,是我孤陋寡聞了。”楊策這時舉起一張詩籤,擊節嘆道:“此女子必為一妙人兒。”陸維湊過去看了看,只見這張詩簽上繪有一面鸞鏡,題着: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背面寫着伎者的名字:顧水雲。
陸維笑道:“此女口氣很大啊。”這詩簽上的意思翻成白話就是——甭管您是誰,愛好些什麼,來我這兒就對了,都能給您兜着,讓您滿意。
如孤鸞臨鏡照影遇知音,如順着青帝之意開放凋落的花朵。
楊策搖了搖桌上的銅鈴,立即有附近聽到鈴響的大茶壺跑過來,垂手彎等待客人吩咐。
楊策將那張象牙詩籤遞給大茶壺,大茶壺看了看,卻面為難之
,道:“這是顧行首的籤。新客莫説是點她相陪,縱是見上她一面,也要按規矩考較過三關。”楊策昔年,也是暉京城內有名的才子,聞言起身笑道:“那便按她的規矩來。”大茶壺打量了一番楊策,見他雖看着有些氣度學問,卻是個年過半百、鬚髮斑白的老頭,於是心中暗忖,顧行首正值青
年少,大約不會對這位客人滿意,一會兒拿出最難的那三道題目給他做便是。
陸維見大茶壺領着楊策上樓會佳人去了,無意跟隨,便獨自一個人在附近逛逛。
此時夜幕將臨,廳堂正中唱彈詞的兩名女先兒已經離場,四周掛起成串的彩琉璃盞,點起蘭膏明燭,明亮堪比白晝。
隨後絲竹之音響起,有數名舞姬身着明豔服飾,來到場中跳胡旋,梨花樓的夜場這才揭開序幕。
陸維懸浮在半空之中,興趣缺缺的觀看。
他可不像楊策那老頭,一直孤家寡人,半百的歲數都消耗在朝堂之上、勾心鬥角之中,沒經過什麼世面,瞧見個新鮮點的詩籤,連那女子是圓是扁都不知道,就能顛
顛湊過去。
此處為江北七絕樓之一,自是不錯的,然而陸維在這世間輾轉數百年,什麼沒見過?
然而就在這時,他覺到距此處千萬裏之外,郊野的山神破廟之中,有人燃起了藏匿於暗櫃中的線香。
那線香只有三,每
陸維都分出了一絲神魂附於其上,所以燃起之後,他便會有所
應。
而暗櫃的所在,只有在廟中生活過的阿寅知道。
百年來,阿寅的境界大約未曾達到預期,所以一直也沒有到山神廟中找過他,這還是初次線香被點燃。
當年陸維既然答應了阿寅與之再聚,便沒有不見的道理。
他心念既轉,身形飄動,不多時便來到了千萬裏之外的山神廟前。
自陸維與阿寅搬離此處,為了消除此間居住痕跡,從前使用過的地毯、屏風、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