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又謝主隆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迭大將軍,俞大人,本官問二位一句話,自午間起二位便一口咬定吳大人夜入迭小姐香閨,肆意妄為。
迭小姐固然惹人同情,可斷案不可光憑一面之詞,尤其此事亦涉及吳大人人品,更事涉我大秦朝堂正正之氣。兩位咄咄人,是不是有些武斷了。”胡浩尚不知昨夜吳徵幹了什麼,但也知空不來風。此前他始終刻意隱忍,如今也只能盡力往證據與事實上走。
迭家若有什麼實證在手,還發動什麼書院儒生?直接到聖上面前參上一本也就完事了“吳徵修為深,又有燕國高手助陣,突然而至猝不及防定然也是做了完全的準備。
物證沒有,人證倒是小女私宅處的僕從與貼身護衞全都看得清清楚楚,連人命都丟了幾條!胡大人以為不夠麼?”迭雲鶴氣勢洶洶。
經過書院大肆鋪張地渲染,此事在民間傳得有聲有影,吳徵幾乎已是坐實了的。迭雲鶴又大聲道:“吳徵私德不舉已非這一回,俞大人的公子吏部員外郎俞化傑被他在府衙裏當眾毆打重傷,將養兩月方能再赴吏部,難道這也有假?”
“不假。迭大將軍,凡事豈可俱赴類比?當下官情急之中鑄下大錯,下官也得到應有的懲戒!
下官在北城府衙久歷民間諸事,似迭大將軍這等以舊斷今之法極易造就冤案。至於證據夠不夠,下官亦認為不夠。一黨之徒,俱以聽之與偏聽偏信何異?”吳徵淡淡道。
“哦?那敢問吳大人昨夜子時起身在何處?”
“追查歹徒,一夜勞。”
“何人為證?”
“天陰門祝雅瞳,倪妙筠,冷月玦,此三人皆是富盛名之輩,可為晚輩為證。”
“呵呵!天陰門眾俱住在你府上,難道不是一黨之徒?又何足為證?”
“非也,非也。”吳徵直板目光灼灼直視迭雲鶴與俞人則道:“下官有句話説出了難聽,不知當講不當講!”***御書房裏吳徵的話語擲地有聲,以俞人則之見多識廣與明一時也有些舉棋不定。新任的侍中大人在朝中正意氣風發,秦皇對他看重與偏愛,他又有實打實的巨大功勞加身,連霍永寧也不得不在歸國後談論燕秦兩國止戰之功裏心悦誠服地讚一句:“若非俞大人在黑胡處一錘定音,臣亦無把握。”可侍中大人的兒子讓人暴揍了一頓,偏偏還一句話説不出,甚至不敢私加報復!這不啻於被臉上捱了結結實實的一記耳光,還得笑面人。
如今籌謀了許久的計劃到了關鍵時刻,居然又是這個人一句話便讓自己產生了遲疑!俞人則臉上時陰時晴,竟回不出話來。
“你又有什麼高論?説來聽聽,朕想聽。”始終在假寐的秦皇睜開龍目問道。俞人則心中忐忑。
吳徵自來了御書房起都在勾起秦皇的興趣與注意,正是拿住了問題的關鍵。事涉前朝遺黨,秦皇當然希望此事解決得越快越好。可牽連又大,秦皇也是慎之又慎。
結盟江湖人士是一步絕佳的好棋,秦皇本人是絕對支持的。不僅能借力剿除暗香零落,此後既結成了組織,順勢將把這些江湖人士約束到朝廷之上,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只是吳徵也摸不清秦皇心中所想,是期望放在更為親近的青城派手中多些?還是願意給予更有能力,也更年富力強,卻不願又因此而坐大的崑崙派手中多些?秦皇的話裏可沒有偏袒吳徵,一個【你】字已説明很多問題。
至於能不能改口為愛卿,就看後面吳徵説的話值不值得秦皇的【想聽】之意了,吳徵心中一凜,定了定神道:“啓稟陛下,俞大人所言一黨之徒,微臣以為用於微臣身上不妥。
黨者,舉同而伐異,其固為利益而結社,所言所行以利為先。只需利之所向,則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貪贓枉法,徇私舞弊,沆瀣一氣無有不為。
是以有結黨營私之説!此等人所作所為,真小人也!然則結羣成社者俱為小人?微臣以為不然!有人一心為國,以力惠民,自有志同道合者趨之成羣。然此等人不為一己之私,不以利行,只因一個道義二字,言行君子也!
是故微臣以為,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俞大人或是平裏習慣了的,以為世間皆以利來利往,把至好友或是志同道合之士亦認黨徒。微臣因此蒙受許多不白之冤,請陛下明察。”
“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吳愛卿此言有禮。屠衝!”
“老奴在。”
“錄此言入翰林院,遍傳天下仕子訓之,仕子需引以為戒。”秦皇的話剛讓吳徵懸着的心掉回腔,隨即又道:“吳愛卿既言君子小人之別,羣黨之議。
朕再問一句,如愛卿所言,羣可為黨,黨亦可為羣,愛卿既言冤枉,可有實證?”三言兩語,即使是百世經典之句也不能將一件干係甚大的風波甩乾淨。
吳徵借用經典固然讓秦皇聖心大悦,你字也改為了愛卿,可到了決斷之時還要落到實處。秦皇的意思很明白,天陰門人來了大秦要幹什麼?又能給大秦帶來什麼好處?
“事關機密事,微臣不敢當眾説。”吳徵早與祝雅瞳商議好了説辭,其中確實涉及機密。
“諸君暫且退下。”秦皇乾脆地將幾位重臣打發了出去,只留下屠沖和幾名貼身宦官:“説吧。”
“陛下,微臣斗膽直言。”吳徵跪地匍匐道:“微臣與祝家主與暗香零落多番手,實賊黨潛力甚深不可小覷。大秦強軍雖可剿滅賊黨,然對付其中高手將其斬草除,亦需高手!
微臣身為大秦之臣數度央請祝家主多多出力相攜剿滅賊黨,以免出現如燕國長枝派孟永淑之慘事。祝家主雖女之輩不讓鬚眉,亦有俠義之心,特致信天陰門召喚高手至大秦助拳。
其間曾以書信稟報燕皇陳明利弊,燕皇遣冷月玦口諭祝雅瞳,言道燕國使臣不將至成都商議三國聯手剿滅賊黨一事,命祝家主溝通秦燕二國促成此事。微臣也知燕國高手至成都之後,嫉妒者有之,擔憂者有之。
微臣只知利大於弊,亦知首當其衝擔了其中干係,以繼夜絲毫不敢怠慢,更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使天陰門人一心為除暴安良計!微臣更以自身利益與之換,近合作順利互相滿意,天陰門人安分守己,未與微臣商議不出府門。請陛下明察。”
“愛卿言燕皇將遣使商議三國聯手剿滅賊黨一事?命祝家主促成此事?”秦皇又問了一遍確認道。
“正是!祝家主曾與微臣言明,一字不差。”吳徵依然匍匐在地道。
“愛卿平身,看坐。”秦皇龍目眈眈,待吳徵起身後又閉上雙目靠在椅背,臉上難得地出笑容道:“朕記得愛卿初下山門之時師門贈劍,愛卿言道【以一身熱血,守衞大秦國與崑崙派】。
如今見愛卿拳拳之心,朕心甚悦。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愛卿之絕妙好辭朕甚愛之,望愛卿時刻以大秦為念,無有懈怠,勿負朕望!屠衝,賜吳徵金釧一對,明珠一盒。呵呵,後還有誰贈與明珠,吳愛卿就不必再左右為難了罷!”難得喜怒不定的秦皇也幽默了一回,吳徵忙又跪地謝恩。屠衝靠近秦皇低聲説了幾句,秦皇面一沉冷笑道:“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
也罷,吳愛卿喬遷新居之時朕未曾道賀,現下補上。賜金匾一塊,上書…英武俠義!讓龐侍郎手書罷,屠衝取朕的金印去落款。朕看誰還敢無理取鬧!”
“微臣謝陛下厚恩!”吳徵終於鬆了一大口氣。翻翻滾滾説了許多,重點無非兩樣!第一,我全心全意給大秦出力剿滅賊黨,賺錢的事情也沒落下。第二,天陰門人這裏我一直關注着。
幾個人也出不了什麼亂子,真出了,我願意揹負責任。至於燕國派遣使臣前來的消息算是祝雅瞳的一番態度。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近來崑崙樓生意火爆,看得出吳徵的能耐且與祝家配合十分默契,佔了份子的秦皇自也是十分滿意與期待的。
“吳大人若無別事先退下罷。”屠衝深諳秦皇之心,朝吳徵微笑道。吳徵見秦皇復又閉目養神,忙向屠衝投去個的眼神,朝秦皇施禮道:“微臣告退。”出了御書房吳徵抹了把冷汗,才覺背心已濕得透了,幾位重臣候在門口各個神情古怪又不,身後又傳來屠衝宣他們入內的聲音,吳徵不敢造次,只朝胡浩遞了個眼神匆匆離去。
秦皇親囑,屠衝又上心的事情落實極快。吳徵剛回到府院門口,十名羽林軍後腳便到,衣甲鮮亮,刃閃寒光,分了兩撥在吳府前後大門一站。
立刻就是一股生人勿進的肅殺之氣。旋即又有僕婦將門前的骯髒物事清理一空,手腳乾淨利落,連半片殘渣也沒剩下。
午間休憩之時已過,領頭的羽林衞取出一份告示每隔小半時辰便當眾大聲宣讀一番,內容倒沒直説迭輕蝶污衊給迭雲鶴留了面子,只説吳徵忠君愛國,言中頗多誤會之處云云。
吳徵笑地立在府門口聽完,又謝主隆恩,吩咐僕從供上好酒好菜犒勞羽林衞們,又端了些冰制甜點來。領頭的羽林衞喚作谷宜豪,官封羽林衞長史,與吳徵同品。見吳徵禮遇忙道:“吳大人太多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