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再回祖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次回盛家祖宅,全不復兩年前明蘭來時的歡樂氣氛,內宅進出的僕婦們都輕手輕腳,不敢有半點喧鬧嬉笑。
明蘭先拜見了蒼白瘦削的盛維夫婦,李氏一臉憔悴,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可大老不是一般意義的母親,她當年帶着弱幼女歷盡坎坷才換來了今盛府的繁盛光景,李氏作為長房長媳,自得鞠躬盡瘁,這幾個月下來已累掉了半條命了。
“父親母親服侍祖母病榻前,委實辛苦了,兒來遲了!”長梧泣倒在盛維夫婦膝前,允兒也跪在一旁,李氏連忙扶起兒兒媳,然後拉着允兒坐在一旁,連聲:“我的兒,你有身在,這一已然累着了,待會兒見了老後便去歇息罷,家裏不會見怪的。”允兒堅辭不肯,盛維也道:“聽你母親的話,這也是老原來代過的。”李氏轉過身來,一手一邊拉起明蘭和小長棟的手,憐惜道:“好孩,你們也累着了,趕緊隨我來吧。”走進大老的寢房,明蘭聞到一股刺鼻的中藥味,屋內正中置了一個五層高的鎏金八寶蓮花座暖爐,裏頭的銀絲炭一閃一閃的亮着,外面寒冷,一進屋驟然暖了起來,小長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明蘭輕輕撫着他的背。
盛老坐在牀頭,看見自己的孫女孫,原本肅穆的神情出一抹笑容,微微點頭,卻並沒有説話,長梧已經一步上前,撲倒在牀前,哀慼的哭道:“祖母,孫兒來了!”明蘭微微走近,只見大老滿頭白髮梳理的整整齊齊,眼眶深深的陷下去,鼻樑竟也有些塌了,她虛弱的躺靠着,雙眼緊緊闔閉着,聽見長梧的聲音也只能微啓嘴動了動,發不出什麼聲音來,最後在湯藥婆的幫助下艱難的點了下頭,沒過多久又昏過去了。
一旁服侍的氏,輕輕抹了抹眼淚,哽咽道:“幾前起,祖母就説不了話了,只能咽些薄粥,今算是好些的了。”長梧連忙躬身道:“嫂勞累了。”因怕打擾大老歇息,眾人便退了出來,回到正房坐下後,長梧夫婦和明蘭長棟給盛老見禮,盛老問了幾句京城可好,長梧都一一答了,李氏見外頭大箱小籠的一大堆,覺着奇怪,長梧支吾着:“……已報了九個月……”李氏心疼起來,兒升任把總後,她在孃家夫家可沒少威風,如今她家也算要錢有錢要官有官的,雖然伺候大老辛苦,但想到孫將來也會這般孝順自己,什麼都忍下來了;可這並不代表她願意讓兒拿前程來孝順。
李氏呵斥道:“自作主張!在京裏好好當差就是,家裏有我們和你哥嫂呢!朝廷並無明令規制孫輩也要丁憂呀!”好容易得來的官兒,要是叫人頂了怎辦?
盛維看了一眼盛老,威嚴道:“兒事先與我説過的,雖説並無明令,但梧哥兒有這個孝心,總是好的!你別摻和,我心裏有數!”盛老正拉着明蘭的小手,左一眼又一眼的巡視寶貝孫女胖瘦,聞聽此言,微微一笑,衝着李氏安道:“侄媳婦勿用擔心,他叔早與中威衞上下幾個正副指揮使打好招呼了,那位置給梧哥兒留着;若一時之間,家國社稷需人出力,上峯也會奪情召復的。”盛維夫婦大喜,立刻叫長梧夫婦給盛老磕頭,明蘭很機靈,立刻上前扶起堂兄嫂二人,連聲道:“嫂嫂有身了,不好亂動的,趕緊坐下吧;梧二哥哥秉孝順,以後不計仕途嗣,都必能順遂的。”李氏見明蘭這般識趣,説話乖覺,心裏十分喜歡,從一旁的丫鬟手中取過兩個早已備好的荷包,分別給了明蘭和長棟,又從自己腕上擼下一對翡翠鐲給明蘭套上。
明蘭見這鐲澤碧翠,通透晶瑩,觸肌温潤,通體竟無一絲雜,端的是罕見的上,她立刻連聲道辭,李氏不依,一臉慈愛道:“好孩,明年你就及笄了,大伯孃是沒法去觀禮,這權當提前給你的賀禮,不可推辭的。”明蘭回頭,見盛老微微點頭才收下,恭敬的福身道謝,一邊下福,一邊心道:大伯孃,其實您不用憂心,官場上的男人都門兒,雖説孫輩無需硬丁憂,但武將和官的一個很大區別就是,在平歲月,武將在或不在區別不大,還不如丁憂九個月,博得個好名聲,反正盛紘和長柏會替他看着官位的。
接下來,大人們有話要説,小孩們就先出來了,小長棟騎了兩個時辰的馬,一開始還覺着好玩,後來就受罪了,大腿內側肌一陣痠疼,長梧早就叫了婆備了藥膏給他敷上。
明蘭本來想跟進去照看,被小長棟繃着小臉趕了出來,明蘭看着面前‘砰’關上的門,大為腹誹:不就有隻小鳥嘛,有什麼了不起的,當她沒見過世面呀。
一出門,蘭正在外頭等她,一見她就扯着她的袖,一臉兇惡道:“把鐲出來!”那對鐲是李氏多年的心愛之物,蘭早惦記許久了。
明蘭晦氣的哼了聲:“最近真是倒了血黴了,前幾遇水賊,今天碰匪!”其實李氏早給京城的個蘭備了及笄禮的。
説着,明蘭就褪下鐲遞給蘭,蘭興致道:“我聽二嫂都説了,那水賊怎樣?你見着了?”明蘭豪邁的一揚首,驕傲道:“何止?我以一當十,打退了一船的蟊賊!”蘭白了她一眼,接過鐲,笑嘻嘻對着頭看了看,又放在自己腕上比對了半天,然後還是還給了明蘭,明蘭只收了一個,另一個了回去:“咱們一人一個罷!”蘭雖心裏喜歡,但卻不好意思,猶豫道:“這是母親給你的,怎麼好……”明蘭拍着她的肩,調侃道:“拿着罷,見一面分一半,不是你們道上的規矩麼。”耍嘴皮的結果,又被蘭的大力金剛爪了一頓。
晚飯後,明蘭隨盛老回屋歇息,才有機會好好説話,誰知明蘭剛黏上老的胳膊,嬉皮笑臉的還沒説上一句,老便冷下臉來,喝道:“跪下!”明蘭呆了呆,老疾言厲道:“還不跪下!”明蘭趕緊從老身上跳下來,噗通就跪下了,然後房媽媽板着臉從後頭出來,手裏捧着一把令人心驚膽戰的戒尺。
“左手!”老持尺在手,冷冰冰道。
明蘭怯生生的伸出左手;老高高揚起戒尺,肅穆道:“可知錯在哪裏?”明蘭看着那明晃晃的黃銅戒尺,心想她經常犯錯,能不能給個提示先?一旁的房媽媽好心的提醒道:“午晌時,梧二已把上遇水賊的事説了。”明蘭無奈的閉了閉眼睛,允兒嘴真快,這次她知道自己踩着哪處地雷了,低聲承認道:“孫女知錯了,不該肆意妄為,將自己處於險境。”
“知道就好。”老鐵面無私,認錯只是處罰條例第一章第一節,接下來還有捱打,訓話,講道理和罰抄書,一系列程,如拒不認錯,還有續集連播;不過看在明蘭改造態良好的份上,減刑處理。
“傻姑娘,老是心疼你才罰你的!”房媽媽明蘭的手掌心塗着一層梔花香的藥膏,慢慢嘮叨着,“這回是姑娘運氣好,都是自己人,事情又出在外頭,京城和宥陽都不沾邊,但把上下都處置好了,便沒什麼閒話了;梧二和老説時,老嚇的手都打顫了,碗蓋都拿不穩。事雖了結了,可姑娘真得改一改了,老這麼着可不成,老閉上眼睛都不會安生的。”明蘭心理上是個成年人,自然知道好歹,知道自己氣着老年人了,也很過意不去,於是敷好了藥膏厚,就眉開眼笑的溜進老的屋裏,小土狗搖尾巴似的討好老,一忽兒作揖,一忽兒鞠躬,最後鑽到老炕上,牛皮糖一般的黏着磨蹭。
這幾年下來,這全套撒嬌賣乖的功夫明蘭做的練之,老素來是招架不住的,再大的氣也消了,實在氣不過了,扯住明蘭狠狠拍打了幾下撒氣。
房媽媽目測了下,估計那力氣剛夠拍死個蚊。
到底大老重病卧牀着,不然依着蘭的,定然要拉明蘭上樹下河捉鳥摸魚不可,如今卻只能老實的呆在內宅裏,明蘭寫字抄書,蘭就在一旁記賬目,明蘭做繡活,蘭就打算盤,一個刺繡揮毫的身姿秀美雅緻,一個數銅錢算銀票的很市儈。
殘酷的對比照,蘭抑鬱了,明蘭很真心道:“其實我更喜歡你的活兒。”每隔幾,盛紜就會與泰生一道來瞧大老,盛紜在牀頭看着奄奄一息的老母哭天抹淚,泰生負責安傷心的表妹。
不是明蘭。
蘭的確是大了,看見泰生知道臉紅了,説話也不聲氣的使,對着姑姑盛紜也懂得温婉可愛的裝賢惠了,呃,不過就明蘭這種專業程來看,蘭且得修煉。
寒風似刀,歲入隆冬,密密的雪花片覆蓋了整個庭院,大老到底撐不住了,屋裏燒着融融的炭火,氣氛凝重而哀傷,大老從昨夜開始就完全昏了,只有口微微的跳動表示她還活着,盛維夫婦始終陪在病牀邊上。
牀邊小几上置一銀盤,內有幾細柔的羽,湯藥婆時不時的把羽放到大老鼻端前,試試是否還有微弱的呼。盛紜伏在牀前,低聲哭泣,不斷的叫着‘孃親’,周圍兒孫媳婦或做或站了一地,只有允兒,因怕她過了病氣,便免了她牀前伺候。
忽然,大老一陣急促的呼,短促的息聲呼嘯在靜謐的屋裏,盛維連忙撲過去,扶着大老:“娘,您有什麼要説的?兒和小妹都在呢!”大老眼皮艱難的動了動,倏然睜開眼睛,枯骨般的手猛的抓住盛維和盛紜,掙扎的爬起來,蠟黃枯瘦的臉上泛着奇怪的紅暈。
“娘,您怎麼了,您説呀?”盛紜靜靜抱着大老的身,哭問道。
大老雙目就要看书网最新域名www.91ks.online虛空,不知在看什麼,嘴裏喃喃了幾聲,忽然厲聲大叫道:“……紅兒!我的紅兒!”淒厲的尖叫把一屋的兒孫都嚇呆了。
大老宛如魔怔了一半,啞聲嘶叫着:“紅兒!
…
…都是娘不好!娘沒能護着你!”盛維兄妹倆已是滿臉淚水,大老一陣猛烈的咳嗽,力般的向後倒去,喉嚨裏爆發出一陣斷斷續續的嘶啞:“……紅兒,你,你放心,娘為你報仇了!那害了,害了你的賤婢,娘找到了!娘找出去了幾個省……找到了!她以為捲走了錢,就能快活了,哈哈哈……沒門!娘把她賣到了最下賤的煤井窯裏去,她死後……挫骨揚灰!
…
…報仇了……報仇了……”笑聲比哭的還要難聽,明蘭無法想象素來慈祥和氣的大老,會突出這樣異常狠毒的口氣來,當初到底有多深的怨恨呀。
大老氣息微弱了,漸漸不上氣來了,猶自低低吼叫着:“……盛懷中!
…
…你,你寵妾滅,為所,枉顧兒女命,我到閻王那兒也要告你!”言語中滿腔都是恨意。
一陣尖鋭的氣之後,大老顫抖了幾下,然後闔上雙目,再無聲息了。
湯藥婆拿羽試了試鼻息,對着眾人搖了搖頭,盛維和盛紜看着大老枯槁般的面龐,想起母親這一生的苦難,放聲大哭,一眾晚輩都跟着哭起來,外頭服侍的丫鬟婆聽見裏頭的哭聲,都跟着一起哭嚎着。
明蘭低頭伏在盛老膝蓋上,低低的哭泣着,她並未受過那種苦難,但卻覺得心頭難以言喻的酸楚,一個女人的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一切後事都是早就預備好的,擦洗,換孝衣,設靈堂,出殯,大殮,李氏和氏料理的妥妥當當,盛維在鄉鎮裏素有德名,憐弱憫老,多有撫卹,每每行善不落人後,且胡家也是殷實的商户,喪事辦的很是風光,請了五十一名僧眾,做足了十五天的水陸道場。
宥陽城裏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弔唁,上至知府,下到小商人家,無有不來的,盛維本想等等看,興許盛紘或長柏會告假而來,誰知待出殯之還沒等到,遂先行下葬了。
幾户素來好的人家沿途設了祭,花裏胡哨的祭棚搭了一,抬棺隊伍繞着宥陽足足繞了一圈,最後在郊外盛家祖墳裏下了土。
喪禮後的第二天,外頭傳來消息,就藩皖西的荊王扯旗起事,直指當今天篡詔謀位;荊王蓄謀已久,府兵器物都儲備頗豐,一時間,皖地烽火遍起,反旗直指北上京城,是以從京畿到金陵的水陸俱已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