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9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一跳,三皇子好端端幹嗎突然提出要換人,總覺不懷好意。
他才因驚訝抖了抖魚身,在水晶瓶旁坐着的景王,手指便撫上了他的脊背,有一搭沒一搭地摸着,似在寬他,要他安心。
李魚當然還是聽暴君主人的,三皇子算什麼,炮灰一個,而景王有男主光環,是下一屆皇帝,他都抱緊主人大腿了,還有何可愁!
能在欽天鑑當差,都是有些本領的人,孫思淼雖官階不高,在皇帝面前還是頗有些分量,三皇子無端質疑孫主事,孫主事卻落落大方,皇帝信任孫思淼,如此便覺得三皇子還是小孩子脾氣。
皇帝厲聲斥道:“天明,你既不清楚欽天鑑事宜,就少指手畫腳。”三皇子捱了斥,低下頭看了一眼六皇子,穆天曉會意,主動上前道:“父皇,非是皇兄妄言,而是兒臣與三皇兄私下在民間聽見有孩童傳唱一首童謠,與欽天鑑之言相左……三皇兄和兒臣都怕領悟錯了,還特地請了幾位高僧過來,想請高僧幫忙看一看。”皇帝聽見童謠二字,心裏咯噔了一下,定睛看向六皇子,問道:“是何童謠?”
“個別詞句實在不堪,兒臣不敢誦讀,還請父皇過目。”六皇子從袖中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張紙條,轉給內侍總管羅瑞生呈上。
皇帝拿到紙條之後,仔細看了一遍,雖臉未變,李魚已覺出周遭氣氛冷凝了下來。
他心想,紙上寫的究竟是什麼,為何使得皇帝如此不高興?
該不會,是類似於“唐三代後女主武王”這樣的讒言吧?
皇帝看完之後,既淡淡地示意羅總管,將紙條給景王傳閲。
紙條落到景王手裏,景王迅速展開掃了一眼,他看得極快,再加上古代字不大好懂,李魚只瞥見了“金鱗非是池中物,一朝登天便化龍”這一句。
李魚:???
饒是李魚不怎麼懂古文,也知道僅這一句,就是要嫁禍魚的節奏啊!
而且不止是嫁禍魚,這一句還暗嵌了景王的名字,明面上是説,魚會化龍,實際上可不就是指景王會登基?
雖然最後的確是景王登基,可這會兒就用童謠傳唱,這是生怕皇帝不瞄上景王?
皇帝畢竟是一國之君,就算對景王再有憐憫,也經不住這般挑撥啊!
“天池,你如何看?”皇帝不動聲詢問景王。此刻皇帝心裏在想什麼,沒人知道,穆天明和穆天曉只盼着皇帝對景王心生忌憚。
而景王在得知六皇子的毒計之後,就命人暗中跟着六皇子,又意外發現六皇子還派人在外頭教小孩子唱童謠,故而即便是童謠,景王也有備而來。
景王從容地一瞥王喜,王公公出列,替主子道:“皇上,這完全是一派胡言。殿下亦很奇怪,民間怎會傳出這種歌謠,意圖挑撥皇上與殿下的父子之情,殿下懇請皇上徹查,看這歌謠是幾時傳出的,若是就在近兩……”畢竟景王的魚換鱗,是皇帝最近才得知的,怕是有人故意針對。
皇帝思索片刻,點頭應允:“景王所言甚是,朕也有此意……”皇帝並沒有因童謠對景王大發脾氣,反而令御前侍衞去查童謠最早傳唱的時間,與最開始散佈童謠之人。
對付景王的陷害接連不起作用,三皇子急得看了六皇子一眼,六皇子面上鎮定,實際也有些冒虛汗。
這是六皇子想出來的狠招,可事與願違,皇帝竟未關注童謠本身,而童謠最早開始傳唱的時間,一查便知,瞞不了人。
六皇子命人帶入殿的高僧,此時也到了,見到一排和尚,一直處於狀況外的李魚突然想起來,書裏也有類似的情節提到了僧人。
因他這隻小小的蝴蝶,原書劇情已全部混亂了,原本在後來六皇子與景王爭奪皇位時,有令僧人在皇帝面前造謠陷害景王,只是不過書上造的謠是“景王啞疾天生不祥”,這會兒就成了“魚生金鱗乃化龍之兆”?
扯淡當然是扯淡,魚有金鱗也不是特別稀罕,譬如錦鯉,基本都是有金鱗的,皇帝自己荷花池裏養着很多錦鯉,哪裏就輪到一條食材鯉化龍了?!
不過理是這個理,卻不能用這個理去勸説皇帝。
李魚暗想,同樣都是六皇子琢磨出來的造謠法子,換湯不換藥,書裏這一段的破綻,會不會也同樣出現?
原書中,六皇子陷害景王太過倉促,一時找不到什麼信任的得道高僧,且一般僧人也不傻,不會摻和進皇子之爭,故而書裏六皇子尋到的僧人都是心腹假冒,甚至連光頭都是才剃不久,連戒痕都沒有!
李魚想到此處,一眨不眨盯緊了最前頭的僧人,想從僧人身上看出點端倪。
因他盯得格外認真,慢慢地竟發現這僧人的頸子會時不時輕蹭衣領,這動作有些突兀——李魚恍然大悟,匆忙之間剃了頭,通常會夾有碎髮,這是被刺得不舒服了。
由此斷定,六皇子此番帶的也是假僧人!
只要能在皇帝面前,讓假僧人出馬腳,這些人就是説出花來,皇帝也不會信。
李魚想清楚了,理所當然又要給景王潑點水,把景王與他自己支出去,然而六皇子卻不讓景王有任何息的機會,搶着對皇帝奏道:“父皇,童謠之言還需慢慢查訪,未必作得了數,兒臣請的這些都是高僧,不若令他們查看一下五皇兄的魚,亦可知曉。”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