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2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你真正變成那樣了,你絕對絕對會後悔的。
得了抑鬱症和焦慮症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病情很嚴重的情況下,還不能獲得理解,比擬起來,大概類似於良腫瘤被拖到惡腫瘤的過程,直到最後你才知道原來你曾經有那麼多次都和健康擦身而過。
當你康復時,當身體和情緒漸漸穩定下來,你是會覺到憤怒的。
因為你本可以不用這樣,如果它的接受度和普及度很高,你原本不必如此,不必反覆求醫,甚至有可能被確診為另一種病,吃了好幾年毫無效果的藥,甚至把它當做救命藥去吃,而那些都是無用功。
很多人不夠幸運,大概直到死去都不會被確診。我不知道法醫能不能鑑定出屍體曾經患有抑鬱症。
被確診為抑鬱症是個很困難的過程,需要不斷摸索,不斷失敗又繼續,才可能得到這樣一個結果。
而得到結果只是治療的開始。
如果這篇文可以保證不會被抑鬱症患者看到,我會讓主角死去。
悲劇不夠慘烈,就永遠不會讓人對痛苦留下深刻的印象。死亡是終結的方式,卻也是真正能夠獲取人信任的方式。當書裏的人足夠悲慘,他的痛苦被細化,毫無保留地展示,或許就會產生警示作用。
悲劇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書裏的不幸是為了現實的幸運而革命。
眠眠可以從六樓跳下去,因為我不會讓他死,他就不會死,我甚至可以讓他跳樓的對身體和前途的影響降到最低,讓他在今後的生活中幾乎和正常人無異。
但是你不能這麼做,因為你一定會死。不死,你也會生不如死。我們還是不要和大概率鬧脾氣了吧,沒有人輸得起的。
這是愛情小説,愛情對於病痛的作用是必須要展現出來的,但又不能讓它太過有作用,我很確信現實中的很多患者本沒有獲得陪伴和被愛。所以我在努力把握着一個平衡點,因為我知道這是可以做到的,在沒有人陪伴和支持的情況下,你也可以自己重建信仰體系,改變固有思維方式,靠自己走出來,重獲健康。
我並不想寫成,在眠眠跳樓後,所有人都會在那之後理解他、關心他,這類情況現實中可能會有短暫的存在,但我不想讓大家覺得死亡是籌碼。這不是自憐的寫法,也並沒有離現實的範疇,畢竟一個人的世界不等同於所有人的世界,你所知的環境,它很温暖,但你沒辦法把它分享給所有人。
我希望大家不要不尊重自己的命,幼稚地以為自己可以同時因此獲得理解和死裏逃生。就算不這麼想,只是想單單獲得理解和懷念,這樣的目的也是不可取的。我在處理眠眠跳樓後的章節裏,選擇把所有負面的東西全部呈現在了那一章,在同學們的議論裏我用了很多含糊的詞彙,這些可能是當時的聽者劉超同學在被同班同學跳樓的事實下因刺而產生的幻覺,比如“好像”、“似真似假”等等,都是想表達這可能是幻覺,也有可能是事實。
我希望有“只有自殺才能得到他人的注意”或者是“只有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才能換來關心”這類想法的朋友,可以相信這就是事實。而對於並不是出於死亡目的的朋友,可以理解成這是劉超當時在那種環境下的錯誤聽覺。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的處境遠比小説艱難,你在一個健康友好的環境裏,是很難想象有些人每天過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子。
一個人的死亡,能改變的東西很少。如果你是出於這個想法預謀這件事,那真的沒有意義,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
眠眠跳樓這件事,和剛剛提到的初衷完全不一樣,我真誠地希望不會有人能真正和他同身受。
但我不認為這篇小説是童話故事。
因為它在現實中上演過很多,很多,很多次。
這不是不可能的,也許你真的會遇到一個李牧澤,我不是説不可能,我只是不希望你把這件事當做目標,然後忽略了真正應該做的事情,忽略了你現在就可以着手的努力。我不希望有人因為這些耽誤了治療。
這個病不丟人,不可恥。
但是這個事實很難進到心裏去,不論是患者,還是旁觀者。
而我的高中時代,會在這本書結束的時候徹底結束。
那時我的同桌,是一個很喜歡吃糖的女生。
她每天兜裏都放着很多很多糖,她把這些分享給左鄰右舍。每天上早讀,我的桌上都會放着一顆小糖。
她什麼也不知道,她也不會知道什麼,不會每天都觀察我,仔仔細細盯着我看,然後困惑地告訴我:“你看上去真的很正常。”可能是因為這樣,她才能給我這麼温柔的安。糖沒有那麼甜,甜的是她。雖然我和她並不絡,畢業也沒有多久,卻並沒有怎麼聯繫過,以後也應該不會再聯繫了。
人類對於安,需要很多的想象力,才會真正到效果。
整本書裏最讓我難過的地方,是眠眠向牧澤坦白抑鬱症的那一章。
很多時候,一些人不再表達,不説出真相,只能用沉默面對,不代表對方是正義,是真理。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不是沒有過希望,不是沒有被動過。
但是最後,最後也只能這樣了。
我知道在正數之前的章節內容,要乘以很多很多倍,才是現實中死去的人所遭遇的痛苦。他們不可能再表達了,他們表達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