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叔叔你太客氣了,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路見不平出手相助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像你這樣見義勇為的年輕人可不多見了。我聽説你在江南第一紡廠主持企改是吧,最近忙得如何了?」
「已經有了初步的草案,我們打算效仿臨市的紅豆和恆源祥,先將紡廠不良資產剝離,再改組為股份制公司,走品牌化經營的策略,面向更廣闊的消費者市場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利潤空間。」陳秋實如實回道,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對方的氣度顯然在有一定話語權,在官場職位定然和王瑞山有一比,只要他想探聽就會知道,這也不是什麼商業秘密,畢竟都在摸着石頭過河。
「哦?想法不錯。」劉元峯點點頭,又道「但恐怕會事與願違了。」
「怎麼説?」陳秋實不明所以道。
「省里正計劃將輕工紡織廳改為紡織集團進行企業化運作,全省的國營紡織廠都會納入進去,集中優質資源發展紡織工業,告別過去的單打獨鬥模式。你們廠是我們市在紡行業中的佼佼者,也會合併到紡織集團中去,雖然還沒下文,但也快了。」
「這可不算什麼好事。」陳秋實皺着眉頭道。
「為什麼?全省合一,還不好嗎?市裏也不用為這些虧損的紡織廠發愁,這不是一舉兩得?」
「甭管是省裏牽頭,還是私有化。都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大批員工下崗,咱們市的紡織是傳統行業,大大小小的加起來從業人數不低於20萬,就算有3分之一的人員下崗,這就導致6萬個普通家庭受到影響。如果再加上其他行業的廠子,幾十萬下崗人羣,失業率高企必然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第壹版主小説站官網=-んττρs://www.dΙyΙьáиzんú.Ιиんττρs://m.dΙyΙьáиzんú.Ιи-=第壹版主小説站官網=-んττρs://щщщ.dǐγǐЪáηzんυ.ǐηんττρs://m.dǐγǐЪáηzんυ.ǐη-=第壹版主小説站官網=-んττρs://www.diγiЪаηzんú.iηんττρs://m.diγiЪаηzんú.iη-=第壹版主小説站官網=——=m.diyibāńzhu.iń=——=第壹版主小説站官網=——=щщщ.diyibāńzhu.iň=-發送郵件diyibāńzhuoqq.cōm陳秋實冷靜地分析道,如果把紡廠併到省裏,這不符合他的既得利益和未來規劃,當然是舉雙手雙腳的投否決票。
「市東郊興建的新加坡工業園,可以很好的緩解就業壓力。」劉元峯卻不這麼看。
「這點我不否認。」陳秋實接着道,「首先,工業園要形成規模和氣候並非一朝一夕。而且這些外商為什麼而來,不過是看中我們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技術輸出基本微乎其微,他們只會把這裏當做是代工工廠,我們也只能獲取微薄的加工利潤。再者本市延續上千年的繅絲、紡織體系如果全併到省集團,就等於丟掉這塊金字招牌。」
「以你之見該如何解決?」
「由市裏牽頭組成我們自己的集團公司,規劃一個完整的以紡織為核心的產業鏈,上游可以惠及化工、蠶桑養殖、下游則可供應服裝、家紡等行業。」
「資金怎麼解決?」
「財政解決部分,銀行貸款部分,適當引入民營資本和外企投資。而且政策上也不能總偏袒外資,該有的政策也應該放寬給民營企業,引周邊乃至全國的資本進駐才能形成產業集中化的發展。」
「唔……」劉元峯默然不語,暗自沉思,這麼搞下來可就是個大政績啊,不過也沒着急表態,又問道「對於目前的產業規劃你怎麼看?」
「馬馬虎虎吧。」陳秋實大膽道「現在市裏只盯着新加坡工業園這一個點,我覺得遠遠是不夠的。一個城市的經濟結構必須要多元化,可持續化的齊頭並進才行。可以拿出幾個縣來做改革試點,以一項產業為和核心來規劃,放寬行政審批的冗餘,給予優惠的税收政策,不愁沒有資本青睞。除了新加坡之外還有香港,本和韓國這些鄰居,更有歐美等眾多資本可以引進來。」新加坡工業園實際上有一半是在為台灣資本牽線搭橋,海峽兩岸目前有些,只能借雞生蛋,所以陳秋實並未提及台企。
「你的意思是把下縣比作深圳、珠海這些口岸來進行大膽嘗試?」
「為什麼不能呢?總工程師南巡的主要神不就是打破常規發展經濟麼,我們又不是副省級城市,全省的資源註定會往省城傾斜,總要為自己多爭取一些。」
「説的好!」劉元峯對這個年輕人的評價不又提高了幾分,「你看得很透徹啊。」
「透徹什麼啊,你們爺倆別聊了。快去洗手,準備吃飯。」馮詩晴此時走了出來,打斷他們之間的對話道。
三人上了飯桌,邊吃邊閒聊,劉元峯依然是忍不住的和他討論一些時政話題。陳秋實回答得則是滴水不,讓其頻頻點頭側目,甚滿意。
「元峯,工作問題就工作時間談,現在可是在家呢。」馮詩晴不上什麼話不埋怨道。
「好,好。」劉元峯對馮詩晴還是相當順從的,接着又對陳秋實道「你的想法不錯,但缺乏實踐的經驗,紡廠那裏只會限制你的發揮,不如過來幫我怎麼樣?」
「對,秋實。聽乾媽一句勸,年輕人志在四方,窩在一個小廠子裏能有什麼前途。」馮詩晴跟着附和道,「你們那些大道理我不懂,但我知道男人都得有上進心才行。」
「咳……」陳秋實輕咳了下,然後義正言辭道「我知道乾媽和叔叔是對我好,但我真的已經做好了規劃。一來是要報恩,這是我的個人原則。二來紡廠雖小,但也未必不能鹹魚翻身。我還年輕就更應該腳踏實地的積累經驗,關係的確是個好東西,可以少奮鬥二十年,我基淺薄就更應該多歷練,而且我對從政真的沒興趣,從事商業、金融運作才是我的本業。」
「你看,我跟你説什麼來着。」馮詩晴得意的對劉元峯道,「像這樣不驕不躁的年輕人不多見吧。」
「嗯,還是你的眼光毒辣,撿了這麼個寶貝兒子。」劉元峯則是面帶笑意地誇獎着,通過這一番聊天,最起碼對其品和才華有了初步的瞭解。若是其他年輕人,恨不得當場磕頭抱大腿求着進機關單位了,這個還真奇了,卻是對從政無意,這可是官本位的社會啊。稍微琢磨了會兒道,「既然你想從商,等紡廠的事情定下來,去其他國企應該不是問題吧?」
「那也得看專業對不對口。」
「肯定對口,我就等着看你在紡廠的成績了。」劉元峯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