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虛寂寞的靈魂,在報告廳滿室的爭論裏到充盈。
“難怪……”律風聽着他們的信心十足的話語,眼神閃過欣喜的光,“難怪我們能建成曲水灣大橋。”因為在這樣一羣人面前,國家設計院給出來的方案無論再簡陋,都是任務和責任。
他們會盡自己一切努力,去完成這項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挑戰。
一場研究會結束,烏雀山大橋的盤山新方案,直接在吳贏啓的主導下,拆分給了各個單位回去研究。
並且要求他們,定時給律風做彙報。
律風的微信,一天時間,暴增了近兩百位聯繫人。
從那一天起,手機裏的電話、消息就沒有停過。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效率非同一般。
律風每天都能收到他們的反饋報告,立刻就能加班改圖,配合他們的研究成果對盤山橋的設計圖進行改動。
在來來往往的通訊之中,沉寂了兩年的烏雀山大橋項目,重新活了過來。
曾經廢棄的五個方案,在各個負責單位的建議之中,留下了最核心的工程技術,慢慢在律風的圖紙、建模裏,凝聚成了如同盤山巨龍般的設計,成為了烏雀山大橋最新的方案。
律風以前一個人的刻苦鑽研,在這些經驗豐富的前輩指導下,變成了一次完美的團體協作。
抗震的解決辦法、空管鋼的全新材料、橋樑支撐的設計細節、盤山大橋的選點落位,經過了一次次的修正、研討。
終於有了完整的雛形。
他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前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完全可以跟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研究院溝通,然後在他們的期待之中,頂着壓力給出滿意的設計。
律風真正的忙起來。
殷以喬整整兩個月沒能成功和律風視頻通話了。
他和律風的溝通,僅限於微信隔着遙遠時差的往來。
即使他算好週末的晚上,發起視頻,都會被律風直接掛斷,然後經過幾小時,收到律風疲憊的簡單回覆——“加班。”短短的回覆,來自中國時間凌晨三四點。
殷以喬穿着舒適睡衣,坐在書桌前凝視着手機,卻始終沒能保持平靜。
他知道律風只會因為烏雀山大橋的事情,忙到三四點不睡。
可他越清楚,就越覺得面前有一道橫亙在他們之前的深溝,無法逾越。
殷以喬想,人類要是會在心上造橋就好了。
他一定要修一條直達律風心裏的大橋,看看律風到底在忙些什麼。
掙扎猶豫了好幾周後,殷以喬終於在中國時間正常的時候,收到了律風的消息。
他説:“師兄,不用擔心^_^。”文字簡潔,但配上了一個默認表情,殷以喬立刻從午休躺椅上坐起來,久違地發去了視頻通話。
果然,這次律風接了。
殷以喬擔憂的端詳着鏡頭裏的人。
他瘦了一些,臉頰線條英,一雙眼睛格外的明亮。
短髮長得遮住了眉,他便把略長的尾發紮了起來,在腦後留起了一個微翹的發揪。
一看就知道有多久沒時間去理髮了。
殷以喬無奈的問道:“怎麼忙成這樣?”律風聞言,笑得眉眼彎彎,出了燦爛的白牙。
“師兄,你不知道,我好快樂!”那種掩蓋不住的興奮,從他神情、語氣表無遺。
他捧着手機笑着的樣子,瞬間令殷以喬想起了還在讀書時候,常常簡單快樂的律風。
殷以喬立刻意識到,律風那座龍一般的橋樑結構設計應該快成了。
很多話,律風不能説。
但他在視頻那端,動的講述着自己的心情。
他説:“我參與了像曲水灣大橋一樣的偉大合作,我跟很多人明明都不認識,但是隻要是為了烏雀山大橋,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拿出壓箱底的技術和建議,幫助我修改設計圖。”
“那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隨隨便便拿出來的東西,都能讓我學習好久。師兄,我真的好快樂!”他的表情,就像經歷了萬里長征的跋山涉水,遠遠見到了勝利的終點,恨不得能夠向全世界炫耀他的快樂。
遠在英國的殷以喬,為他高興,又為自己無奈。
律風這麼快樂的時候,他只能坐在視頻前,問一句,“那麼,烏雀山大橋要動工了嗎?”律風拿過一杯水,笑着説:“沒有那麼快,還得經過審批之後,再研究動工時間。畢竟馬上要入秋了,烏雀山深秋初冬會大雪封山,今年肯定趕不上。”雖然趕不上今年是遺憾的事情,但是律風連喝水的姿勢都透出雀躍。
只要審批通過,烏雀山建起大橋就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技術難題。
他開心地和殷以喬進行着久違通話。
避開了那些需要保密的內容,詳細講述了一座大橋能夠雄偉壯觀到什麼程度。
烏雀山大橋項目組重新組建後,無數設計師主動請纓加入,一如律風見過的建設集團、研究院成員,滿懷赤誠,絲毫不悔。
導致他們幹勁滿滿一起加班,律風好幾次想接殷以喬通話,都被他們染得不好意思偷懶。
律風説着這些,已經沒有了曾經的壓力和包袱。
他真真切切來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地方,實現了剛剛回國時候的期望。
“而且,這次我們院長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