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來,是我太天真了。”天真的以為,自己沒辦法通過資料給出的數據解決問題,僅僅是缺乏實地勘察。
等到他實地勘察了,才發現——經驗豐富的橋樑工程師們無法攻克的難題,他一個半路轉行的門外漢,恐怕得多花上幾年時間,才能有想象中的進展。
殷以喬對烏雀山大橋項目並不瞭然,這兩天聽了他們聊了不少內容。
他説:“不是還有一個建橋的地方嗎?看完再失望也不遲。”律風嘆息一聲,“方案五……更不可能建成大橋了。”方案五的地點,比前面任何一個方案,都要偏遠。
它繞行山脈接近兩百六十公里,在那裏建橋,僅僅縮短了藏區到內地半小時的時間,説不上什麼最佳建橋地點。
自從地震之後,建設集團依照方案五的規劃,又繞行了幾十公里,以最少的成本,重新建出了新的高速通道。
兩年時間,那條新高速已經成為往來藏區的司機,慣常選擇的通路。
但是,並沒有真正縮短什麼距離。
烏雀山,仍舊需要一座橫貫兩岸的橋樑。
他們不用耗費多少體力,開着車,順着寬敞平坦的高速路,很快就到達了烏雀山大橋方案五的選址。
平緩坦蕩的矮峯,簡便易行的道路。
只要橋樑分院願意,不出半年,這裏就能架起一座名為烏雀山的大橋,毫無技術難度,立刻完成任務。
“你看。”律風嘆息一聲,“高速路離得這麼近,在這裏建橋有什麼意義。”那些文件資料裏寫的距離,終於在他眼前有了實體。
他們站在矮矮的山坡,視線稍瞥,都能見到盤山高速繞着峻嶺蜿蜒,如同人造的河,匯聚到自然的山川。
近在咫尺的高速,完全可以自由通行。
再在旁邊建設一座橋樑,再縮短個十幾分鐘的行程,對烏雀山來説,才是真的可有可無的設計。
即使這次的實地勘察將要宣佈無功而返。
律風依然認真的拍攝,準備作為參考資料,待會設計院繼續研究。
山坡的小紅旗風招展,在翠綠山脈和綿延公路襯托下,成為了最佳取景地點。
律風往後退了幾步,拍下來的畫面,剛好裝進了殷以喬恣意閒散的身影。
鏡頭裏的殷以喬,正拿着筆,專心致志地描繪眼前的景。
他身材頎長,隨站立的姿勢透着愜意,好像正在享受筆繪山河帶來的暢快。
律風本該因為沒有收穫到焦躁、煩惱,卻因為他垂眸專注的模樣,變得寧靜平和。
他隨地坐下,屈起膝蓋。
正打算學着師兄,好好畫一畫祖國大好河山,眼前忽然遞過來一張素描。
“你看,像不像?”殷以喬笑着給他看自己速寫成果——速寫本上簡單勾勒出雄渾山體,盤旋纏繞之上的,不再是高速公路,而是一條氣勢雄渾的巨獸!
“龍?”律風接過本子,詫異於殷以喬的不正經。
好好的高速不畫,直接把眼前世界跳地轉入了神話頻道。
“嗯。”殷以喬坐在他身邊,長腿撐起手肘,揚手指了指車輛穿梭的高速公路。
“你看這條公路,盤着山體,穿過雲霧的樣子,不就是一條龍麼。”律風看看高速,再看看手上隨心所的素描。
殷以喬的畫功簡潔有力,寥寥幾筆,勾勒出昂揚的龍首,遒勁的四爪。
它爪尖力透山體,彷彿被困在此處,不得離去,一旦得到機會,就能震碎山巒,衝上雲霄!
“師兄……”律風凝視着這張素描,有了一個驚人的想法。
他問道:“你説,烏雀山能不能設計一座橋樑,橋身像龍一樣蜿蜒盤旋,橋墩像龍爪一樣抓緊山體。”殷以喬不知道他為什麼忽然這麼想。
但他勾起笑意,從來都是縱容。
他説:“在設計師的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你想。
烏雀山一行結束,律風沒有和錢旭陽、鍾珂一起原路返回,而是乘着殷以喬開來的越野,親自受12小時的長途跋涉。
“你説,橋身採用空管鋼結構增加韌,加強減震怎麼樣?”
“你覺得,這座橋能不能實現沿山而建,以最小風險橫跨峽谷?”
“斷裂層距離我設計的橋樑,大約有一百二十公里遠,考慮到地震帶的問題,我是不是應該再改改橋身落點?”律風在路上,時不時出現新的念頭,一邊畫圖,一邊跟殷以喬商量。
殷以喬不懂橋,卻享受着這樣久違的探討,儘可能的用建築設計的知識,回答他的問題。
其實,律風不需要提問。
他和殷以喬的討論,總是以問題開始,以自問自答結束。
卻開心的和身邊人分享着他每一個想法的出現,並且一起用探討的形式,完善它。
殷以喬看着他不斷完善着龍一樣盤山而起的橋樑方案,心裏欣又苦澀。
也許,應該去看看橋樑論文,多瞭解一下國際前沿工程技術了。
漫長的12小時旅程,並不能阻止律風加班的心。
他説:“烏雀山資料、建模都在院裏,回家我什麼都做不了,完全費時間。”所以,殷以喬送他到設計院門口,然後默默給自己定了回英國的機票。
他們臨別的話題,沒有温情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