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3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親愛的母妃篤定道,“喜歡,那該是由你師父來給你解釋的事。”tbc第十七章17算算從去年秋天下山,離開太華已經很有些子,又正值喜慶年關,夏夷則不想念起他那滿山親切喧嚷的同門,歸心一天天殷切起來。

然而回去之前尚有一事值得一盼。要到燈節了,無論是深宮院落還是尋常巷陌,這可是人人都在期待的慶典。這樣大的熱鬧當然是因着天子領頭,聖元帝一心彰顯盛世太平,金口一吐就把上元節改成了三天,意思明白得很——要的就是折騰。匠人提前許久紮起各種妙的燈盞,宮中舞女們忙着排練,服飾名貴耀眼,只那衣裳就縫了許多天。既是天子喜歡,權貴們自然緊隨其後,府邸上下,街市裏外,都要盈盈閃閃地掛滿燈飾,才算不辜負皇帝他要與天同慶的豪情。

夏夷則偶爾路過御花園,遇到那些水袖亂飛的藝舞娘,也會停下看一看,臉上掛着笑,像是欣賞,然而那笑意深處,又帶着一絲模糊不清的譏誚。

比起他整被留在宮裏應付這樣那樣善意的敵意的召見或者拜會,清和的子卻要悠閒許多。道是故人凋零,還剩下的就顯得愈發珍貴。長安城零零散散的街角巷陌裏,終究也還留着些尚未辭別的友人,相逢一笑依稀舊容,便温一壺歲酒,把別來滄海事,都化在杯盞中。

他們都老了,都繞過這樣那樣的曲折,然後終究能在這紅塵深處找到一處平靜的歸處。酒到暖時,絮絮叨叨説起來的,夾雜在過往傳奇裏的,便漸漸多了些而今的凡塵瑣事。兒子娶了怎樣的姑娘,閨女挑了怎樣的夫婿,孫子聰明伶俐卻淘氣,不肯上學只會逗他爺爺開心……清和便仔細聽着,眉眼含着笑,掌燈了,燭光映在他眼裏,好像弱水三千都在裏面,這人間多少歡喜悲傷的故事,他都看遍了。

絮談的故人便會有一兩個恍惚的片刻,逝者如斯,他們都在人生裏沉浮飄蕩,然而卻有人留在了岸上,看一年年秋更迭,看他們順漸遠。

“清和啊,”終究忍不住有一兩聲嘆,“真不知道是要羨慕你,還是同情你。”清和仰頭盡杯,飲罷哈哈一笑。便有添酒的兒孫恭恭敬敬地過來喊他一聲爺爺,討一個厚厚的紅包。

清和散了紅包,才想起什麼,微醺之中説起誰來聲音異樣地柔和,“唔,給夷則的紅包,卻叫我忘了。”

“夷則,那不是三皇子……是了,那是你收的徒弟。你這師父當得也太心,不怕徒弟嫌棄你……”

“不會,夷則麼……他倒是沒問我,大概也忘了。不過想想,這幾天好像言又止的,我當是有什麼心事,原來是為了這事麼……”清和回想起徒弟眼角眉梢種種異樣,覺得他徒弟任何時候任何神情都是有趣的,便出些不自知的笑意。看着他的人只恍然發現這始終旁觀世情的眼神一下子起了變化,一定要説哪裏不一樣,大概是染了些暖意,從灑遍清霜的高天,一點點走回了塵寰裏。

旁邊的人於此終於釋然地看清楚一些道理,他想人活着,誰也該有些為之歡喜,為之動容的東西。清和他既然還活着,活着還十分温情脈脈,也該是一樣。

臨別時便都心滿意足地道了再會,並沒有在意或許餘下浮生裏沒幾個再會。有些人把自己的故事熱熱鬧鬧地走完了,有些人細水長波瀾不驚地走了很久,也許只是因為,他的故事被歲月留在了很久之後。

已經早就過了宮,清和醉得懶懶的,便拈了個訣,只想快點回去。

他剛剛落在院子裏,抬起頭,就看到夏夷則坐在石桌後,面前是一張焦尾琴。

“師尊。”夏夷則抬頭看他,眼裏有濃濃的睏意,又好像終於鬆了口氣。

“還沒睡嗎?”清和走過去,低頭端詳這一張古琴。手指拂過,留下幾聲餘韻。

“弟子在等師尊。”

“咚”。指尖撥過幺弦,發出金石相擊般的一聲。清和想起很久之前,有一個孩子坐在夜裏等他師尊回去,身邊是他給自己堆的雪人,額頭上貼着一瓣梅花,無言地伴在他身邊。他那時候看上去特別小,特別孤單,才格外依賴他的師尊。轉眼歲月不長不短地過去了,那孩子如今穿着滾金繡緞的皇服,身後是重重輝煌的宮殿,眼中是熠熠生輝的傲氣,他已經不需要當年的體貼佑護——卻怎麼還會説着同樣的話。

“這琴是從哪的,倒是難得。”清和愣回了神,便只顧問眼前的東西。

“父皇賞的。”清和意料之中,笑着點頭。

“你父皇越來越寵你了。”夏夷則卻笑得有些輕蔑。

“我又不稀罕。”清和覺得那笑容太過酸楚,心裏一陣嘆息,便輕聲勸他,“別人對你的好,既是好的,便當高興記着。更何況,那終究是你父皇。”夏夷則緩緩搖頭,看着清和,眼睛裏的光同這冬夜的月一樣,清亮又冰涼。

“可是師尊,有些人的好,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沒有,若是巴巴記得,只能後徒增傷,自找難看罷了。弟子若要念着誰的好,那定是要長長久久的好。”清和未料他小小年紀竟能説出這樣的話,雖然道理是不錯,可也實在太過實際了些。他果然是從宮門走出的孩子,不知道是看過多少冷暖,還是親自吃了多少委屈,才能參悟得這樣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