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進了新屋的設備之中,因為小菜地不能挪窩,於是只好麻煩兔子挪窩。
將部落裏其他活的人手都調過來,只留數人維持的話,足足有三十個勞動者供以烏羅差遣,其中有十七個還是健壯的男,就是剩下的,也都是健康的女人。這個時代的女人比烏羅能幹多了,她們的體力與力量都只是稍遜於這個時代的男些許。
完全可以改名叫豬的兩隻兔在做完沒羞沒臊的夫生活之後,趴在窩邊看着眼前這羣熱火朝天的兩腳獸,思念着那片可口的菜園子。
自從它們被強行搬遷到了更遠的地方後,每天試圖離家出走時,都會被兩腳獸提着耳朵回家,小孩子也不再牽着它們往外走了,只是偶爾丟些東西下來給它們吃。
雖然沒餓着肚子,但是如果有新鮮水的植物可以吃,誰願意吃這樣的嗟來之食呢!
哎,真香。
兩隻小兔子看得出神,渾然不知它們倆的食物是同一青草,拼命動着嘴巴,互相兔口奪食。
隊伍有一半的人被分出去收集樹皮再燒,將木頭運送到部落附近;而另一半人則在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將地上挖出一個大坑來。
雙管齊下,避免費人手跟時間。
加入挖坑大業的琥珀覺得很惆悵,這不就是挖坑嗎,巫還説不是那樣的屋。
第69章堅持自己是個文職工作者的烏羅即便到了原始,也依舊遵循着現代的工作習慣。
只要老闆有需要,當天就得方案,先不管方案好壞,起碼得給出個態度來。
還好其他人在“酒池林”放縱的那三天,烏羅作為一個文明學者堅守住了底線,認真地充實一番自己,因此現在的麻煩就只剩下了到底選什麼樣的屋子才好。
數萬年的經驗帶來的不光是好處,還有選擇恐懼症,烏羅蒐集了無數有關房屋的資料,榫卯系統固然實用,可他們現在連度量衡都拿不出來,只能做最簡單的榫卯,而不能更深入更復雜地去製作一座房屋。
最早,烏羅是打算做個圓屋。
由於眾人挖的實在不夠圓,甚至有點長方,遂作罷,只能另選它法。
其實不光是眼前的屋子,烏羅還考慮到了他們依山傍水的環境,在歷史書上南蠻那一帶有許多古老的部落因為居住環境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建築形式。
其中有兩種就很適合他們現在的狀況,一種叫做“千腳落地房”,意思就是倚靠着山,先打下幾十棵木樁作為基柱,不必填土,調整木頭就可以得到一個平面。
而且這種樓房因為支點足夠多,適應變形的能力較強,即便之後土質不穩定,也可以分散房屋的承受力,能防震防洪,又不用佔據太多平地,還防濕防水,尤其是落點足夠高,可以當做崗哨。
這種屋子就是另一種形態的高腳樓,起碼烏羅看來是這個模樣,只是它用材要比閻的高腳樓看起來少許多。
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得修一下山路。
而另外一種,就是烏羅改變心態準備造的木楞房。
木楞房本身用材就是剝去外皮的圓木,而且整個製作過程裏不需要一枚釘子跟磚瓦,就連膠水都不需要,使用到的榫卯也極為尋常,即便是在原始時代,完全沒有度衡量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完成。而且製作完成之後,不留一絲縫隙,可以省下大量的枯葉簾,同時不需要任何承重柱與地基,烏羅用不着傷腦筋地基打錯了該怎麼樣。
除了需要大量的木頭之外,沒有任何麻煩,而恰好在這片原始森林裏面,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木頭了。
部落花了兩天挖坑,坑深得彷彿地都陷了下去,烏羅跳進坑裏測量的時候,恍惚覺得自己是在給自己做墓。
“呸呸!”想什麼呢!
琥珀疑惑地看着烏羅,也一塊兒“呸呸”了兩聲,這才問道“怎麼了?”
“沒什麼。”烏羅幽幽地凝視着她,温聲細語,“挖得好的。”木楞房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按照書上來説,一家人自己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而到了烏羅安排任務的時候,他頓時明白過來這就是水線工程啊。
每塊木頭都做了標記,最累的反倒是監工烏羅,他要確保從沒有見過榫卯的原始人能做出互相契合的“燕尾榫”。
燕尾榫呈現梯台狀,有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上大下小,一種是窄口寬,這是為了積壓時節點的穩定,由於外小內大,一旦吻合,就基本上無法開,除非用暴力破壞,因此經常被拿來做傢俱裏的屜。
而木楞房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匣子一般,這是最簡單的榫卯,必不可免地有所對應。
沒有普及教育的慘況很快就報應到了烏羅頭上,他給所有木頭編了號碼,無奈大家看不懂,只好花上一整個下午,經過溝通跟了解,按照原始人的思維,把阿拉伯數字變成了他們所悉的圖畫,用花草跟動物來替代相對應的木頭,這才勉強過關。
做這個倒是不難,只是需要耐心,好在部落裏的人都不缺乏,最開始烏羅還用葉子摺疊成大致形狀教導他們,後來做了之後,就憑着覺走,如果過大過小了,相對應的另一木頭就再打磨一二,便算是過關了。
這個其實也不需要特別準,即便只做個大致的卡口都可以,那些空缺能用泥土填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