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33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洗漱完出了門,站在院子裏竟有些茫然。

待到巧娘喚他去吃飯,他坐在桌旁,拿了個包子咬了一口,見是自己不喜歡的餡兒料,隨手往身旁遞去:“子箋,我不想吃這個。”無人接他咬了一口的包子,夏琛扭頭看了眼身旁空蕩蕩的座位,心口好似也空蕩蕩的,突然明白了何謂情思。

悶悶不樂地吃完早飯,幸而他忙得很,事兒一多,就沒空去想連道別都沒有就跑了的人。

城市建設,就沒有不缺人的時候,不光缺各類專業人才,就是普通的勞力都缺。

路稍微好走一點兒之後,原本慣常往外跑的幾隻搜尋隊又出發了,他們這次還接了個別的任務,若是遇見倖存者,多宣傳一番他們望鄉城,儘量收攏民。

南哥兒以前懶得往外跑,護衞隊豐厚的基礎工資就夠他自己花用了,現在要攢錢娶媳婦,自然不能再像昨年一般懶散。

他加入了細娘他們的搜尋隊,這一隊本身實力不弱,再來南哥兒這樣一個強援,更是實力大增,有信心再往稍遠一點兒的方向跑一跑。

這期間,也時不時有外來的民跋涉而來,投奔望鄉城。

他們多是附近縣鎮的倖存者,早在去年便遇見過望鄉城外出的搜尋隊,也聽路過的商隊提過望鄉城,只是世道太亂,自來人離鄉賤,活下來的人不敢輕信他人言,凡在原駐地還能活下去,便不會選擇換個地方住。

然而今冬的大雪實在下了太久,活生生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便是雪停了,這些艱難存活的人找不到能入口的食物,照樣是死路一條。

死馬當活馬醫,這些人便陸陸續續往望鄉城而來,希望望鄉城真如商隊所言,能收留他們這般的民。

望鄉城正是確認收到時候,哪會不收,去歲收攏民的程也已經基本成,現在按照原先的路子照做便是。

外城的那些茅草屋和窩棚,在大雪中早就被壓垮壓塌了,城裏的那些也不例外。開年後重新大搞建築,首先要做的就是講這些塌了的屋子清理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一次次慶幸夏城主蓋了結實的新房,讓他們住進去。

話説回來,外城的屋子垮塌了,早先積雪還不十分深厚的時候,易杉提出可以先將那些木板茅草收攏起來,哪怕是用來燒火,也比放在雪裏漚爛了強。

這主意不錯,都不用報給夏琛,孟明峻就直接安排人去做了,現在民又至,便將一些還能用的板材和茅草給他們,讓他們自己蓋個容身之所,先住在外城。

新來的民慣例先將養三天,等身體緩過勁兒來,就可以接一些比較輕省的活計,一邊做工一邊賺錢賺貢獻值。

更讓夏琛驚喜的是,某次細娘他們小隊外出,帶回來一個好消息,有個近千人的小型基地,決定整體遷移至望鄉城,希望望鄉城能夠接納他們。

這個小型地基在距離望鄉城有兩天多路程的一個縣城,末之前就是方圓有名的富裕縣,那裏有個極出名的書院,山長是頗有名氣的大儒,青陽縣也有學子去那個縣城求學。

夏琛當初若不是拜了孟先生為師,夏老爺甚至想過要不要將他送去寧大儒那裏。

之後,大儒寧智淵偶然發現文氣的存在和用途,立時收攏了書院弟子,他有名望,書生們都信服他,在真的把殭屍驅逐後,更加堅定了信心。

縣城裏的倖存者得知消息,紛紛前來投奔,寧智淵一代大儒,心懷天下,憐貧惜弱,自然不會拒絕。

於是便以書院為中心,向周邊輻,建立起一處小型地基,不光收留本縣的倖存者,周邊村鎮得知消息的人皆來投奔。

然而寧智淵擅治學,卻不善管理,一味的容留倖存者,又以身作則率領眾弟子扛阻殭屍,卻並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糧食物資也是平分給眾人,不論功績。

書生的文氣起初只能阻擋殭屍而不能殺死殭屍,這些殭屍盤橫不去,且等着書生們哪天撐不下去了就一擁而上,將這堆新鮮的血分食殆盡。

後來糧食短缺,一些被庇護的人也不願意離開書院去搜集糧食,甚至有人説,書生們不怕殭屍,就應該讓他們去尋糧,讓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去,豈不是讓他們去送死。

寧大儒雖然不善庶務,但也不至於糊塗到這個程度,按照他的想法,這些人危難時他們伸出援手,並未想過回報,後也該同心同力,共同搜尋物資,然後共同分享。

不得不説這位老先生是十足的理想主義者,也難怪沒當上大官兒,修了一輩子的書,晚年回鄉繼續做教書做學問。

寧大儒好心勸誡,那些混人卻説不通,最後他心灰意冷,將管理之事全給自己的一個學生處理。

這學生名王正業,以往在書院裏才名不顯,學問做的普普通通,但是對於這些庶務卻頗有心得。

更難得的是,這學生心氣兒很正,準確的説,寧大儒收學生,看中品重過學問,所以他書院裏的書生,大都是品行端正之人。

王正業當即制定數條規定,後不再分發口糧是肯定的,還有按勞分配,入住書院庇護範圍需要納一定物資等等。

這些規矩雖然簡陋,但確實是當時必行且可行的良策。

但是因為寧大儒之前的放縱行為,養肥了這些人的胃口,將別人的庇護當做理所當然,不但不肯接受這些規定,還大鬧起來,叫囂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