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過來,本官有話要與你説。”周若海衝我招了招手,我連忙過去。
“咱們出去坐坐。”於是我打好招呼叫他們繼續修六國部分,順手將自己的紙墨筆硯都鎖在了屜裏。身體力行嘛,我會給他們做個很好的表率的。
一路去了佟欣茶莊,周若海要了金庭玉華,我有些心疼我的錢包。
胡中澤與周若海都是我的上司,估摸着過會兒這茶資還得落在我頭上。剛剛被罰了半年的俸,原本緊巴巴的子,眼下更要緊着過了。
“遊新啊。”周若海拍了拍我的手,“你不必緊張。”我沒有緊張。
真的。
我尷尬的咧了咧嘴,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覺得我緊張,與周若海已見過幾面了,我都覺得他是個格外和藹有趣的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自然是不會緊張的。不像明誠之,總是冷冰冰的一張臉,開口説話就沒有不訓斥人的時候。
“方才聽你説的也有道理。”小二上了茶和茶點,今是蘭台令親自駕臨,他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家當都端上來似的。看得我都有些痛,辛辛苦苦的起早貪黑,賺不到幾分錢就罷了,還得倒貼給達官貴人。
待那小二退下了,周若海又道,“蘭台這兩部分原先也是不在一起的,御史另有御史台,蘭台便只管修史一事。太宗立國,覺得累贅,便一同合在了蘭台裏,只另設了兩位御丞分管。”這個我知道,胡中澤修史,馮建監察百官,周若海這個蘭台令有時倒顯得有些多餘了。也或許是不細化在具體事務上,我見不到,所以覺得多餘。畢竟蘭台與御史台合併,少不得摩擦之處,大約也是周若海一手調和。如今他能將兩位分管的御丞都調/教到服服帖帖,唯令是從,焉知不是一種本事呢。
於是我點了點頭。
“蘭台與御史台合併也不過多少年歲,內閣與相權之爭你也知道,蘭台與御史台也大約如此,只是並不過於明目張膽罷了。如今修史之事繁重,便調了內府庫的公子來,卻還是左支右絀。”周若海微微一讓,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我也跟着抿了一口。今的金庭玉華,便要比我那的更好很多。
周若海説的這些我卻從未想過,只覺得太宗時既已合併,這麼長時間下來,該當沒有任何心思了才對。
“外人説起蘭台,只知監察百官,不知修史。修史的要出頭,監察百官的想分立。”周若海沾了些茶水,畫了一長一短兩柱子,“所以知立和遠道很是費了些手段去平衡他們。”知立和遠道大約就是胡中澤與馮建的字了,忽然發覺共事這麼久了,我竟然還不知道他們二人的字,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就好比一座府邸,這個人忙於外間應酬,便會疏於內宅管理。”周若海又拍了拍我的手,“所以御丞之下又設參議,便是叫你們放手去整頓他們想不到的事情。何況如今修史,咱們與內府庫少打道,往常丟了什麼便只得作罷了,查也查不出來,查的多了便互相攀扯,還影響修史的進度。你如今叫他們互相監督,又各管各處,雖有連坐的嫌疑,但也並不礙事。”我這才聽明白了,又是喝茶,又是繞圈子,原來是叫我放手去將胡中澤顧及不到的地方管起來。
第34章原也不是什麼大事,何必喝着這麼一壺金庭玉華來談,吩咐一聲便是了。
説真的,我有點兒搞不懂周若海的腦回路。
“你缺什麼要幹什麼,只要與知立商議便可,我這邊就算你報備過了。”周若海又笑道,“蘭台很缺些規矩,本官與知立先謝過孟大人。”
“這又是哪裏話。”我連忙按下週若海的話頭,“下官身在蘭台,便該一心為了蘭台。只是今既説到了這些,下官還有些意見與想法,還望周老爺能考量考量,斟酌斟酌。”
“但説便是。”
“第一,內府庫那些人來來回回很費時間,耽誤了不少進度。內府庫的公子們要去內府庫點卯了才過來,路上還要耽擱不少,下官覺得與內府庫打過招呼,叫他們在蘭台點卯便罷了,歲終將他們在蘭台的記錄摘出來報過去,也不會妨礙什麼。”
“有理。”
“第二,修史確實缺人,還望周老爺能向聖上開個口,最好是內府庫,或是從翰林裏調些筆力上佳的人過來。”還有一點,儘量調些公子過來,管理上會方便很多,只是這句話我沒説,想必周若海也想得到。
“很是。”
“第三,兩休沐的做法於修史來説不大好,時間本就緊缺,偏偏人人還指着休沐兩天混子。若有可能,下官還想請老爺向聖上進言,將這兩一休沐延至四或者是五一休沐。”這次周若海開始沉了。
延長工作,着實是件得罪人的活兒。
畢竟國家發放俸祿,不求有功,只求無過,好安安穩穩的在自己該有的位置上坐下去,能拖一天是一天,能輕省一天便輕省一天。我以往便是這樣想的。
只經了慶史一事,心中實在有些惶惶,實在想早點爬到旁人無法撼動的位置上。
而聖上對全心全意為着自己的人,向來是格外寬容的。
譬如明誠之。
他幹過的出格事也並非沒有,只是聖上知道他一心為了大夏,便隨他去了。
“遊新説的有理。知立如何覺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