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脆在學堂裏做了個夫子,雖然沒有大才,但考了十幾年縣試,落榜的經驗倒是積累了不少,所以這麼些年倒也帶出了四個童生,只可惜此次第一次縣試,四人都鎩羽而歸。
在外人的眼中,自然是不及常墨這個過了縣試的秀才有能耐,不過褚夫子近年來盡心盡力是有目共睹的,族裏念着他的功勞,便還是他主教,常墨從旁協助。
褚東楊自知自己的水準在哪裏,年前帶那四個童生去參加縣試,他偶然與常墨談幾句便起了愛才之心,此子行事看起來有些怕偷怕頭怕尾,但學識不低,看起來是下過功夫的,又比自己的四個弟子多了幾分靈
,他便忍不住指導一二,最後果然在紅榜上看到了常墨的名字。
所以當常母送書信來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此子未來是否能通過府試還未可知,但他們褚村多一個秀才總不是壞事,至少族裏公攤的那三十畝好田可以掛在其名下,僅是不納公糧這一條,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常墨在學堂裏也混了個夫子,每月八錢銀子與褚夫子一樣待遇,他這幾也沒着急教導別人,畢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至少要
悉一段時間,好在學過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拿起書本翻看一遍大致就都記起來了。
里正來找自己説過掛自己名下三十畝良田的事,並且允諾族裏每月給五斗糧食,她沒有推辭就應了下來,畢竟掛在自己名下每年免去的公糧沒有幾百鬥也有上千鬥,她心裏算得清楚,知曉族裏仁義,便也願意盡綿薄之力。
當今聖上求賢若渴,鄉試每年一考是為童生,縣試兩年一試是為秀才,府試三年一試是為舉人,會試三年一試為進士,再然後就是會試考中甲榜者還要參加殿試,排名和任職由當今聖上欽定是為天子門生。
前世自己從縣丞做到縣令,為官幾十年當然知道科考對小村鎮的貧寒學子有多難,雖然大家讀的書都一樣,但參考的書籍就高下立見了,普通學子幾乎沒有什麼可參考的書籍,而世家子弟與富貴人家的書房可以説是琳琅滿目。
在鄉試上還看不出弊端,但縣試就成了貧寒學子難以跨過的門檻,而府試又側重治世、時政等問題,貧困人家不説極少接觸到這方面,便是眼界也低了許多。都説萬變不離其宗,但深諳變化之道在科舉的路上才能如魚得水。
若非聰穎過人,貧寒學子大多連試題都答不完,所以世家多進士,農家少秀才便由此而來。
常墨前世欽點過幾十屆的縣試案首,看過的優秀考卷不勝繁舉,雖然其中不乏走偏門左道之人,但為了一縣的政績,多數還是要取有着真才實學的人,至於那少數的人,她便順水推舟,既收了好處又討好了世家鄉紳,何樂而不為呢。
思及此她臉上一陣暈紅,為自己曾經厚顏無恥的行徑到羞愧,如今學堂裏滿十二歲可參加鄉試的有九人,除卻四個過了鄉試的童生,還有三個尚在蒙學的幼童。
常墨努力回憶了一下記憶中每屆縣試的試題,她相信褚夫子教導學子蒙學和考鄉試都不成問題,但這兩位童生要自己單獨教導。
褚東楊雖然有心自己來教,但又怕耽誤了學生的前程,畢竟自己考了那麼多年還是個童生,他不是心狹窄之人,也知道常墨既然提出來了,想必心裏應該有了章程,掙扎了幾天,他便把自己教出的四個童生以及他們的父母都叫到了自己家裏,對着幾位家長語重心長的説到:“也不怕諸位笑話,老朽考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個老童生,帶你們的孩子到這裏已經是盡頭了,常秀才有心單獨教導他們,他雖然年少但學識不比我差,此子去年既然能一舉成事,想來是摸到了縣試的門道,老朽不才,今
叫你們和孩子過來就是要跟你們説道幾句。
為師還在學堂,都能看見你們,所以爾等要尊師重道,莫要與常秀才為難,否則定不輕饒。”※※※※※※※※※※※※※※※※※※※※第二更來了晚上第三章有紅包,暫定下一章評論的前二十名同學,
謝支持~第30章第三碗湯03:“先生。”已經十五歲的褚石
言又止,其他三人俱都十四歲,所以他就成了四人中最大的那個,他們自蒙學便跟着褚東楊學習,如今貿然換一個年齡相差無幾的人來做自己的先生,一時有些複雜。
幾位家長都是老實的農户,雖然褚夫子,但他們也覺得秀才公要厲害些,畢竟自己的孩子去年榜上無名,萬一那常秀才是個有能耐的,來年就是孩子們的出頭之
了,這十里八村的,哪個村都有幾個老童生,但秀才公卻幾十年難見一個。
幾個人心裏這樣想着卻也不敢表現出來,這褚夫子在族裏是有些威望的,他們也是知恩圖報的人,一時間便沒有人説話。
“褚石你年齡最大,要看顧着他們三個,給他們做個表率,萬不能忤逆常秀的吩咐,今後要恭恭敬敬的叫先生。
褚東楊也動了真情,畢竟是自己的弟子,説是他帶大的也不為過,最小的褚硯,名字還是自己取的,但為了孩子們的前途着想,他要捨得啊。
第二天一早,常墨看着老老實實站在自己院子裏的四個人,心知是褚夫子告知了他們,她看了看四個規規矩矩的少年,揚眉一笑,招手喚他們走近些,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