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371章投其所好很重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梓箐看向朱熙動的樣子,心道,未免太過誇張了吧。∈↗,如果不是他的做戲,便是因為長期服用了‮物藥‬的關係,會將人暴戾一面的脾放大。

無論如何,只要心動了就行。説道:“仙師對世俗一切並不興趣,他無心皇上的天下江山。不過是覺得皇上有一絲仙緣,想成全皇上罷了。仙師傳了我仙術便飄然離開。留下四位仙師輔助,若皇上能得天下民心,功德圓滿,便吩咐我將長生之道傳授與皇上,至於能否把握這份仙緣便是皇上的事情了。”

“當真?”

“當真。”決定權在自己手裏,梓箐應的乾脆利落。她説的是仙緣,又不是要真讓他修煉成仙。大不了給他一段以前在修真世界中隨便一則練氣期的修煉功法便是。

以這個世界的靈氣稀薄程度,最多也就能修身養益壽延年而已,再加上朱熙現在體內堆滿積垢,生命元力被透支的差不多了,是絕不可能在修煉之途有建樹的。

梓箐繼續忽悠,“仙師還説,世人對煉丹之道多有誤區,誤人命。”

朱熙伸出兩指從錦盒中捻起一顆花生米大小的紅丹丸,湊到眼前,仔細端瞧,喃喃説道:“你説…這丹丸裏有致人命的東西?”梓箐覺得朱熙為了長生也是什麼都敢往嘴裏丟,裏面不僅有那幾位發人體潛能,提前透支生命力的‮物藥‬,更是有鉛汞之物。吃了那麼久沒死也真是他命大。

“對,那種‮物藥‬會讓人保持在神亢奮的狀態,不過卻是以透支生命力為前提的。皇上服用了那麼多年,恐怕…”

“恐怕怎樣?”朱熙眼睛緊緊盯着梓箐,神情急切而惶恐。

怕死,特別是帝王更惜命。梓箐心中鄙夷了下自己,又何嘗不是為了活下去而掙扎。最初的願望便是活下去,現在依舊是…只有活着才有資格去那些自由啊理想之類的。

不過…看樣子他也快了。在原劇情中,朱熙就是十來年後死的。

梓箐想到還有接下來的政治變革沒有完成,至少要將這個關鍵時期度過才行。

梓箐從自己的農場空間中拿出兩粒養氣丸。都是最貴的人蔘靈芝等物煉製的華。是小柯練來完的,拿到俗世中也是千金難求的寶貝。

朱熙接過兩粒散發着瑩潤白光的丹丸,一股清新的藥箱鑽進鼻孔,讓人心神為之一振。

他面有些狐疑地看着梓箐。

梓箐莞爾。隨手拿了兩顆丟進嘴裏。先前被關一個多月緊閉。她便是服用這最低級的丹丸補充空氣中的靈氣不足。

朱熙當着梓箐的面也丟了一顆到嘴裏,他已經準備好漸難噎的動作,卻發現丹丸竟然自動化作一泓清冽冽的能量。順着食道滑入胃囊,然後從胃部開始,散發着温暖的覺,逐漸蔓延向全身。

不過一會兒,他突然有種想要入恭的衝動。

梓箐瞭然笑笑,説道:“皇上莫驚,這是強大的能量自動洗涮體內積垢。這只是最平常的養氣丸,補充生命元氣的,沒想到你體內雜質如此之多。且去吧。”

朱熙頓覺一身輕鬆,腦袋裏那種恍惚中帶着亢奮的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和之氣。

梓箐又拿了一小瓶養氣丸,約莫二三十粒,他身體如此虛弱,恐怕個兩三天才能承受一顆的藥效。

此時,他對梓箐奇遇仙人已經信了七七八八。

梓箐施展隔空攝物術對準散落地上的紙張,無數紙片便乖順地飛到她手上。

這一招,更加震撼住了朱熙,儼然將梓箐當成了真正的仙人。

梓箐後來總結經驗,投其所好很重要。

“朕現在該怎麼做?”朱熙眼神灼灼地看着梓箐,一副急切而謙誠的樣子。

梓箐訝然,沒想到事情竟會變得如此順利。

她想了想,覺得這是無數年積累的帝王制,想要一下子全盤否定是不可能的。

眼下最要緊的便是肅清吏治,嚴明律法,讓民間少一點冤案,讓那些瘋狂聚斂的人也稍微收斂收斂,讓百姓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民安民生才是國之本。

梓箐想到在原劇情中再過幾年就到了最艱難的時候,外敵擾境,內有地震洪澇旱災,可謂是內憂外患,恰時又國庫空虛,糧食緊缺…趁着現在這一切還沒有完全捅破,先將那一批蛀蟲全部揪出來。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乏當官的人才,所以她一點不擔心革掉一批官員朝廷會沒有人用。

只是這裏面地方官員與朝廷裏的人關係盤錯節,而且很大一部分都跟內閣裏幾位大員和太子府內的幾位人員有關,牽一髮而動全身。梓箐當時在一個小小云州,真的是步步維艱。

就憑她那樣的“特立獨行”不和大眾,若不是她憑着自己的金手指,她早就被那些人算計的連骨頭都不剩了。想到這裏,梓箐覺得上令下行,最關鍵是吏治。就怕皇帝會覺得這觸碰到那些人的利益,會想原主記憶中那般對那些人再加袒護。

沒想到梓箐將自己的想法説了出來,朱熙竟然毫不猶豫就應諾了。

而且是非常雷厲風行,將朱七等錦衣衞招了進來,吩咐下去,將玉璽掌握在自己手裏。

頒旨,封楊安為監察欽使,協助皇上肅清吏治,有便宜行事之權。錦衣衞協同護衞。

梓箐由一個普通的鹽運巡察使變成政吏監察欽使,有對任何官員奪的權利。

貌似這樣比較符合她的行事風格,懶得那麼多政黨之爭和利益權衡,直接一刀砍下去,按照大明律法,做到真正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管你是不是當官的還是地方豪紳,也不管你是否和朝廷哪位大員有親戚關係,犯事的統統丟進錦衣衞設立政吏監察院,進行審訊論罪。

一時間全國上下一片譁然。

據律例,在朝官員即便犯事也必須先摘掉官銜,然後押往督察院審訊,最後再有皇帝定奪殺與不殺。

所以原本這些勾結成黨的官吏,彼此間已經連成一片,從案件審訊偵察再到最後定案,中間要通過層層關節,隨便哪個環節有人説上一句話做點手腳,有罪變成無罪,輕鬆就放了出來。當然,這隻針對朝中有人或者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普通平民不在此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