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17章捐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張寬為什麼會如此痛恨一個和尚,文明遠毫無頭緒,他只能憑着一個商業經理人的本心,友善地提醒一下。

“老闆,國家有法令,不得歧視或打壓宗教人員,有些話你藏在心裏就行,沒必要説出來。”土鱉卻一臉的不以為然“中國的宗教事業已經變質,早該取締。你瞅瞅那些光頭,那個不是肥頭大耳?整天不事生產,騙吃騙喝,對社會做出貢獻了嗎?”明遠聞言再次滿頭黑線,萬幸周邊沒人,低聲對張寬道:“老闆,還是悄聲些,佛教向來都是走的高層路線,我們普通小民惹不起的。你這些大不敬的話要是傳開來,會有大麻煩。”

“能有什麼麻煩?”土鱉很理直氣壯“事實如此嘛,這個社會上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國家做貢獻,唯獨這些光頭,他們做了什麼?憑什麼吃好的喝好的?”明遠見狀,就不敢再跟老闆辯論,他的思想已經左了,再説下去於己無益,於是轉變話題“在這裏建寺廟,施工可能有問題,太臭了。”張寬就笑“臭了才好,越臭越好,我就是要搞臭這些光頭,不用多説,施工的時候給民工們發口罩,多簡單。”明遠點頭記下,又問“那計劃花多少錢呢?”張寬很隨意地指點“一個破廟能花多少錢,五千塊差不多了,唔,四面四堵牆,上面蓋個頂,留兩窗户一個門,夠了。”老闆這番説辭,讓明遠瞪大了眼,這哪裏是蓋廟?這是蓋牛棚呢。心裏就急了,寺廟這東西不是隨便蓋的,那是有大功德的,那能這麼隨隨便便敷衍?

可是看老闆的表情,分明就是故意敷衍,就是要羞辱和尚,羞辱佛。

老闆任不懂事,做經理人的卻不能胡來,他要真給建個這種四方廟,恐怕沒有和尚願意來唸經,那這廟就廢了,不如不建。

明遠就對張寬把這道理説了,張寬卻吹鬍子瞪眼“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乎那麼多幹什麼?別説牛棚,就是豬圈,也能修佛,心中有佛,佛就無處不在。心裏無佛,就是住白馬寺,也是假和尚。”明遠見説不通,乾脆換個思路,對張寬道:“老闆,我説的不是這個意思。既然建廟,那就是為百姓祈福,這是好事。如今做虧心事的那麼多,誰不圖個心安理得?你牽頭建廟,號召大家捐款…”張寬畢竟是個油滑之輩,一聽這個,立馬明白,哎呀一聲“這是藉着建寺廟的名義號召大家捐款,然後藉機發財?哼,我張某人就算貪財如命,也不會賺這種生兒子沒‮花菊‬眼的錢,建寺廟又不是建學校。如果是建學校,我捐個一百萬,被人貪污五十萬,那好歹有個學校建好了,能造福下一代。建寺廟,我捐十萬百萬,佛祖就保佑我不死?”張寬越説越氣,開始指點江山“如果佛祖靈驗,能保我不死,哪怕是我做了壞事,他就是個壞佛。如果我捐了錢,他又保不了我,那就是不靈的佛。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好結果,所以,寺廟這事,拿來消遣可以,大張旗鼓地搞,就是壞事。”最後,張總下了定論:“建寺廟,就是這個地方,就出五千塊,多了不給,你看着辦。至於建好後有沒有和尚來唸經,哼哼,那就是和尚的事,與我無關。”明遠聽的滿頭大汗,心説不妥,又不好明説,就試探着道:“人家悟正大師畢竟唸了一個月的經,如此敷衍,不合適吧?”張寬就回:“有什麼不合適?哦,他就坐在哪念一個月的經,我出幾萬元買個地皮建個廟,那些農民一年到頭把頭從東背到西,看看能賺一萬不?這他還嫌少?他念的什麼經?誰聽到了?人民教師教一年書,不比和尚説的話少?教師又是什麼待遇?不合適?哼!就這麼幹。”張寬説完,就讓司機開車,要回萬源,和徐約定的時間到了,要去吃飯。

卻説明遠接了這個茬子,開始犯難。拿地都好説,幾萬元老闆給,可要建廟,五千塊本不可能,好些的狗窩搭起來都不止五千,何況是廟?

説不幹吧,老闆代了,幹吧,五千塊如何成事?

就算真的如同老闆所言,隨便圍四堵牆蓋個頂就算完,如果真這麼幹了,不説和尚,百姓們都要罵死。

你一個大服裝廠老闆,花十萬建個廟有多難?拿五千塊忽悠人?

想着就頭疼,但畢竟是做生意的,腦子轉的快,一個轉身,就有了主意,興沖沖地去找温塘口的村長徐新和。

徐村長已經知道明遠找地建廟的事,並不太關心,反正那塊地是荒地,又臭又爛,隨便他們折騰,自己只要管好村民,保持住温塘口的gdp就行。

但明遠畢竟是萬源的代表,作為温塘口的第一龍頭企業代表人,徐村長自然不會輕視,連幾個牌友的麻將都推了,在自己家裏接見了明遠。

明遠知道徐村長忙,長話短説,萬源老闆張寬前不久去西京,結下佛緣,近些天心生悟,要在温塘口建寺廟。

建寺廟,是大功德,自然有大福報,張總實誠,願意將福報和温塘口的廣大村民們分享。

徐村長就懂了“你是打算號召村民們捐款修廟?”

“不是修廟,廟太小,請不來大佛,我們得建寺,西北名寺有幾個?基本都在西京,青龍寺,慈恩寺,千佛寺,法門寺,我們渭陽有什麼?什麼都沒有。”徐村長聞言眼睛亮了“哦,是這麼個理,不過要建寺,恐怕得去國家佛教理事會申請吧?”明遠道:“這個倒不用擔心,有悟正大師去解決,我們只需要籌集資金,給出地皮即可。”明遠説完,見村長皺眉思考,繼續循循善誘“再説,建個寺院,自然會有香火,別的不提,這四面八方五十里內,只有這一家寺院,到時候人如織,你還怕不能給温塘口創收?”

“是了,除了創收,同時也給温塘口爭了名譽,有個寺廟在此,號召村民向善,少些糾紛,一團和諧,這不正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誰説不是呢。”明遠呵呵地笑“徐村長,你的號召力大,不如把這事組織一下,等到寺廟建成,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全都刻在寺廟的福緣壁上,千古留名,你看咋樣?”

“行,我覺得這樣行。”徐村長意氣風發地道“能起到旅遊景點的寺廟,造價可不低呀,我覺着,怎麼也得一二百萬吧?”

“唉,一二百萬哪裏夠?一二百萬能建,我們萬源自己就可以出全資,這一個旅遊景點,不僅僅是寺廟,周邊的相關設施都要建立,佛教文化傳媒,音響圖書,少林功夫培訓,摩天輪,過山車,水上公園,這些都得有啊。”隨着明遠的描述,徐村長的心思也活泛了,自從上任以來,自己多次跟其他村的村長去旅遊景點學習開會,往往都會嘆人家那裏的繁榮昌盛,哀嘆渭陽地區的經濟落後。

現在一想,渭陽地區沒有寺廟,也沒有好的旅遊景點,工業化生產已經逐漸沒落,連萬源這樣的巨無霸企業都快頻臨倒閉,温塘口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發展旅遊業,不免是一條出路,先個寺廟,引一下人氣,而後再逐漸的擴大發展,過個四五年七八年,温塘口將會成為渭陽的第一大遊樂場地,何其美哉?

想到此,徐村長熱血沸騰,動地握着明遠的手“説的好,説的好呀,到底是從廣東回來的,思想就是活泛。我這就聯繫人,開會討論,商量建廟事宜。”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説回張寬去跟徐吃飯,剛上徐的車,就遇到了準備下班的提莫隊長金道文,遠遠看見張寬就跑過來,叫苦不已“寬哥,我有話説。”張寬也是大路貨,讓金道文上徐的車,説一起吃飯,邊吃邊説。

金道文也不管徐要殺人的目光,只顧拉着張寬的手訴苦“寬哥,文總這麼搞,公司倒是節約了不少開支,可是工人們受不了啊,現在訂單量增加,工人們的勞動量比以前提高兩倍,工資卻被以前少了一半,很多人都嚷嚷着辭職不幹哩。”對於這種抱怨,張寬只能報以呵呵。

提高效率,減少開支,正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應該做的事。有員工這樣抱怨,剛好能證文明遠的工作能力。工人幹活多了,工資卻低了,對老闆來説,這是好事呀。

金道文道:“我也知道這個道理,關鍵是員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源就是靠着這些員工才能活,如果員工們都罷工,萬源還怎麼賺錢。”對於這種疑問,明遠早就料到,已經提前給張寬打了預防針。所以張寬一點也不急,呵呵笑道:“你説的沒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你別忘了,公司跟國家不同,國家是由百姓構成,因為有百姓,才會有國家。可公司不同,是因為先有了公司,才會招收員工。這是兩種概念。百姓可以不認可國家,因為沒了百姓,國家就不存在。但員工可以否認企業嗎?你覺得這個企業不好,可以離開。而企業,永遠不愁找不到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