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説謊的代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是要分手?!
張豔玲不能忍了,立即給張寬發視頻,手機響了半天,張寬都不接。張豔玲就怒了,打字過去説,分手就分手,我們當面講清楚,別躲着不接。
張寬想想也對,同時嘆了下高科技真好,如果不是能手機視頻,面對面和張豔玲這樣的悍婦提分手,估計對方會生撕了自己。可有了視頻通話就不同了,她再生氣,總不能摔手機吧。
視頻再次聯通,張豔玲特意擺了個自認為最美麗最漂亮最動人的姿態出來,沒想到仍是把張寬嚇了一跳,在那頭驚聲問道:“你是誰?”豔玲一抬眼睛,也嚇的往後一跳“哎呦我的媽,你臉上那是啥玩應啊?”張寬無奈地用手機把自己全身照了照,對豔玲説謊道:“出了個小車禍。”豔玲就慌了,忙問“你人沒事吧?”問完又覺得這話多餘,沒看他全身都纏着繃帶,人能沒事嗎?
一想到張寬開着捷達和別的車撞在一起的慘樣,豔玲就忍不住的哭了“我才走了幾天,你就照顧不了自己。”張寬努力翻着白眼“誰要你照顧了?你不是有了新男友麼,我們還是分開的好。”豔玲一聽急忙辯解道“那是逗你玩的,我沒找新男友。”張寬就不想多説了,自己和張豔玲之間,早晚有個了斷的,既然今天開了口,索把話説開吧。就對豔玲道:“你逗我玩,但我是認真的,你沒找男朋友,我可有了別的女人,而且早就有了,我不想欺騙你,今天就對你坦白了。”豔玲聽了愕然怔住,不知道該説什麼好,明明很生氣,卻什麼都説不出。
旁邊的閨也看到這情景,對豔玲示意關視頻,然後對她道:“這還不明白嗎?你老公才是最偉大的,他自己出了車禍,或許已經殘疾,不想拖累你,才故意説他找了別的女人,其實那都是謊言,就是希望你能找個比他優秀的丈夫。”聽閨如此説,豔玲心裏又變的歡樂起來,這麼説,張寬是個非常非常愛自己的了?為了自己能過上幸福子,甘願編造出那麼荒誕的理由。
這種做法,實在是…太可愛了。
於是她再次問閨“那現在這情形,我該怎麼辦?”閨答“首先你得問問自己的心裏,是不是真的愛他,是的話,就破除一切困難,和他在一起,給他鼓勵安。如果不是,那就剛好分手。”豔玲立即搖頭“我能確定,我是真的喜歡他,不管有什麼困難,我都會在後面支持他。”閨聞言把手一拍“這不就結了,既然喜歡他,這個時候他剛出車禍,肯定需要修養,需要人陪,這可是你一展人風采的最佳時機。”豔玲聞言連連點頭“説的對,他出車禍這麼大的事,我應該回家一趟去看看。”閨又道:“另外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如果只是簡單的傷勢,他不應該説出那種喪氣的話,肯定是受了某種致命傷害,不好會出現殘疾,我的意思是你最好提前問清楚,不然等到見面,你大呼小叫地説這裏不好那裏不好,他會傷心的。”豔玲此時也是慌了,心裏一團糟,聞言就給張寬打電話,問道:“你出車禍傷重不重?”張寬含糊地嗯了聲“不太重。”
“不太重是多重?”
“呃~~反正沒缺胳膊少腿,腦子也正常,醫生説過幾天就出院了,你不要再問了,還是和你的新男友去玩吧。”張寬説完就掛了電話,豔玲則鼻子一酸,有眼淚下來。
“不就是出個車禍,有多大的事,他就像變了個人似得,説話句句帶刺兒。”閨就抱着豔玲,輕聲安“不哭不哭,我倒是覺得,你老公是個響噹噹的男子漢哩,要是換了那些本事不濟的,出了車禍就怕女朋友跑了,又怕變成殘疾人受人鄙視,無論如何都會賴一段時間,你看這位哥哥可倒好,一出事故,第一時間就和最喜愛的人斷絕關係,説明什麼?説明他心裏非常在乎你,這是多麼樸實無華的素質啊。”這番話很快讓豔玲由悲變喜,誰説不是哩?時至今,難怪張寬平時不怎麼和自己聯繫,原來是出車禍了。
想通這點,豔玲就舒服了許多,開始思考張寬話語裏的意思,渾身上下都纏了繃帶,臉都被纏了,只能説明一個問題,張寬受了很重的傷,以至於要急切地和自己劃清關係。
因此,豔玲立即做出決定,等這個星期六,就趕回渭陽。
和豔玲剛完,張寬還沒氣,張長貴就帶着徐嬌嬌走了進來。
儘管張父已經對徐嬌嬌説過張寬的事,可真正見了面,才知道那傷有多重,徐嬌嬌一眼瞄過去,心疼急了,也顧不上自己這次來的主要目的,來責問張寬和萬源究竟是怎麼回事。
見張寬渾身都纏着繃帶,徐嬌嬌直接一句:“你就在家安心養傷,公司的事情給我了,你不用擔心。”張寬聽了大喜,這情好,正求之不得呢。
自此後幾天,張寬就好過了許多,每天拿着手機玩,在家看電視,又和若若天天視頻學粵語,沒事就吹壎,吹嗩吶。
徐嬌嬌則天天在外面跑,每天都會告訴張寬,今天出了多少衣服,出到了什麼地方,那的人又如何等等。
而且,徐嬌嬌還空去見了回宋局長,買了不少禮品,作為宋局長和自己閨女見面時的賀禮。
宋局長尷尬地笑着“以後儘量不能給我搞這種花裏胡哨的東西,你人來就行。”徐嬌嬌聞言一驚,仔細看了宋局長兩眼,沒從對方表情上看出什麼問題,就笑笑過了。
等到星期六的時候,張寬還在家裏玩手遊,就聽外面門響,有人蹬蹬蹬地衝進來,張寬奇怪,這個時候,誰會來呢?
很快,客人就到了,居然是從西京趕回來的豔玲,一見渾身是繃帶的張寬,眼淚就止不住的“你可把人急死了。”